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把朗读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建议“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朗读个性是影响学生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朗读训练的现状.我们应彻底从“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式的朗读中走出来.不断加强朗读训练的研究.强化朗读朝I练的个性策略.从而使朗读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而这个要求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体验和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不仅能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积累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4.
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深知朗读素质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把朗读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已经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身上达成共识。《新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求七-九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建议“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和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读训练.导致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马嘉雯 《考试周刊》2012,(64):37-38
新课标对朗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耍“追求朗读教学的诗意美”。这是因为,“朗读”不仅仅是出声的读,大声的念书,也不只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它是强调学生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因此.语文教学应在情感朗读训练方面有所尝试,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语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一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 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陈静静 《教师》2012,(4):57-57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具有重大且深刻的意义。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即点明了朗读的重要性,中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就有大量的诗歌,皆为学生朗读的佳作。同时教学目标也要求学生使用正确的普通话、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那如何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朗读教学存在“五大缺失”,即教师示范朗读缺失,朗读基本要求缺失,学生个性朗读缺失,课堂“机会均等”的缺失,学生朗读实践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我们在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读为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朗读”教学误区的再认识 1.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异化为一种朗读技巧的指导。教师要求用统一的语调、语速、统一的情感来“齐步走”,把教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解读收获“善意”的下嫁给学生.让他们异口同声地读出教师精心预设的“感情”来。  相似文献   

13.
陈芳 《师道》2013,(7):67-68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读书形式,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读,是有感情、有节奏、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地朗读。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琅琅读书声时常被教师过分的讲解所代替.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赶教学进度.教学中也忽略了朗读这一环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更不屑大声朗读。语文课堂走向了“只讲不读”、“学而少读”的畸型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王华 《甘肃教育》2011,(10):65-65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诵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求学生朗诵的同时已经检验了学生对文章内在精华的理解程度。朗读不仅是“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朗读,学生“品味”、“体验”了词语的意义、色彩,语段的情感、内容,并受到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15.
听、说、读、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几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环节,“说”在这几个环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 叶圣陶认为说话是“产生和发表的总枢纽”.他要求人们抓住这个总的枢纽有效地挈起语言教学的其他几个环节。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学教材也要求我们重视“说”的训练。那么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运用“说”的作用,使“说”发挥更大的效益呢?我认为,应以“说”为枢纽,在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以“说”为先导,进行阅读教学 (一)突出朗读。朱绍禹说:“朗读是说话的最好形式之一。”朗读…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知道读出感情。这种带着感情、读出感情的朗读。称其为“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杨桂荣 《考试周刊》2012,(41):33-33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却存在着课堂朗读时间少、形式单调枯燥、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朗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因而,应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优化朗读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小学朗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第一要义,《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语感增强,心灵受到震动.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培养,语文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朗读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学生小学阶段进行重点培养。运用质疑、求解、感悟、创造的朗读有效性策略,课堂评价从情感体悟、想象的个性化不断超越.教师们在朗读教学上有长远的眼光和个性化的方法,追求朗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让琅琅书声成为有效课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倪付美 《考试周刊》2013,(77):37-37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所以作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朗读。  相似文献   

2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足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却始终没能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