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悟式学习中,"体悟"是学生的体悟,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各项条件自主学习,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所得。所以,学生必须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另外,教学活动要井然有序,就必须有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那么怎样才能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呢?本文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谷凤姣 《湖南教育》2005,(15):22-22
体悟,指的是体验和感悟。所谓体悟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营造“身临其境”“绘声绘色”的体验氛围作用下,主动、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省”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具体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体悟中学习呢?听中体悟。这一方式就是让学生通过听来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几分之一”的读法时,教师一般先是举出一个分数,如21,告诉学生: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再范读或带读两三遍,这样的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接受式学习中。如果让学生以体悟式方式学习,则可以这样教:教师先说出…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的要求明确强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熏陶,应该成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指南。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在阅读教学中惟有学生的读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惟有学生的读,才能实现探究。倘若离开了学生的读,自主探究的课堂情态是不能形成的。现在的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读中产生语感、引发语感、训练语感、强化语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阅读教学要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品味语言,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就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张岩 《黑龙江教育》2006,(11):12-14
(年级:五年级版本:教科版课型:阅读)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讨的问题:如何使学生深刻体会“军神”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品质。解决的对策:一、自主表达感受。把谈“学生的感受”作为学习课文的突破点,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悟,畅谈自己的体会。二、走进课文,体验人物的感受。研究沃克的感受,了解他情感和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刘伯承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敬佩的意志。走进课文,亲历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灵,将分析、讲解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进一步结合起来。三、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培…  相似文献   

8.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果实现学生、教师、文体之间的良性对话,学生就会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要在“读”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教师的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在一切语文学习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读,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的把握作品的情感,走进作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读不仅仅是用嘴巴发声,更是用心感受。恰如其分的指导读,对于培养语感,发展孩子们的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活跃思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中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逐步感悟父亲和母亲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爱 ,并联系实际 ,谈谈自己的感受。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读为本 ;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感悟父母不同的爱 ,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师生共同进入学习情境师 :同学们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 ,童年生活将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里 ,…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有两个基本层次:一是读文,二是读人。文是人所写,文亦是人之心声。如果只读文本而不读人,就很难读懂文之真义,而读人又是以读文为基础的。所以先读文再读人,在读文中读人,就成为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之说是强调“读”的重要性。读有利于培养语感,有利于积累语言,有利于提高写作。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有些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教学的百病之源。”所以我们要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真正做到“读”书。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中加强“读”的指导,有助于学生从诗词简短、精练、  相似文献   

13.
朗读,能使学生对作品充满生命的活力,得到深切的感受和体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读这个根本,变繁琐拖沓的分析为扎扎实实的读书指导,让学生多读、巧读,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本课时可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同时,根据文中对“岭”“林“”花”三部分内容写法大致相同这一特点,宜采用自学辅导法,以“一段”带“多段”,由  相似文献   

15.
《加了一句话》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富含哲理、具有强烈的语言感染力的美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理念,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感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使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水乳交融,并创设活动情境加深体验升华情感。一、通读课文,自主确定探究主题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发生在法国巴黎街头的故事,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你们想读吗?生:(大声地)想!师: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相似文献   

16.
“以读代讲”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 的热点问题和实践方法之一。用师生的朗读代替语文学科知 识的分析,用学生的生活体悟代替刻板的情感灌输,在文本和 学生之间形成“敞亮”的对话交流,是教育者目前在实践的课堂 中需要关注和平衡之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1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 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李健 《教师》2011,(19):71-7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读课文、让朗诵贯穿课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能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收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朗读的意境中体悟到语言美,想象美,情感美,“读”是我们语言教学的第一法宝。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那么,如何使阅读教学更有实效性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自主阅读,贴近文本,感受文本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总习惯让学生带着老师事先设  相似文献   

19.
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读”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义”。那么该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多读多思中增强参与意识,体现主体地位呢?一、读中质疑,读中释疑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在教学古诗《暮江吟》时,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典的解释为“把东西散开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改实施以来,阅读教学作为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专家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对精读部分的引导和教学,而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自读阶段的领悟和诵读阶段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