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怀庵 《广西教育》2007,(9A):46-46
一堂《插秧》(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二册)公开教学课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我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体会农民插秧时的心情。许多同学的发言都与我的教学设计不谋而合——农民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中插秧,心里感到高兴、快乐。我对同学们的回答很满意。当我正要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一个学生执着地高举小手要求发言,我给了他发言的机会。这位同学激动地说:“老师,我不同意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认为农民插秧时感觉很苦很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堂《插秧》(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二册)公开教学课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我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体会农民插秧时的心情。许多  相似文献   

3.
课余,整理教学笔记时,有一个我曾经引以为傲的教学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那是几年前我在外地上公开课时发生的一幕。那堂公开课上,课一开始,在复习生字这个环节,我请学生上来领读上节课学的词语。孩子们十分踊跃。其中一个小男孩高举着手拼命地挥舞,表现得特别积极,我马上请了他。小男孩兴高采烈地登上讲台,清清嗓子,流利地发出了命令:  相似文献   

4.
李蓉 《宣武教育》2004,(5):27-29
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课《詹天佑》时,碰到了这样一个教学难点:要学生通过对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的理解,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詹天佑这个人物。考虑到教学的效果,我准备改变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默读思考问答改变为默读绘画辨析。  相似文献   

5.
今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莫怀戚的《散步》。我按精心设计好的教案讲课.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神采飞扬,就这样顺利地进入到第四个环节——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联系课文进行品味探究。我期待着学生能马上提出我所预设的问题,以便直奔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沉默,思考,课堂一片寂静,我等待着。可是,两分钟过去了,  相似文献   

6.
本教学设计,重在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提供一个作文话题,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翼翅,尽心地放飞想象;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津津乐道;作文时,多些鼓励,少些束缚,让学生放胆地“我手写我口”“我手述我情”,努力体现着教师作文观念的转变——蹲下来看学生眼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享受阅读中的无限乐趣。我在一年级的朗读教学中做了下面一些尝试,愿与同行探讨。1.抓“词语、短语、句子”的分节朗读。“分节”朗读要在拼音教学时就进行。如在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时,每课都附带一首儿歌,这些儿歌都得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背诵。学生在朗读儿歌时,又及时地复习了已学过的音节。在拼音教学即将结束时,我就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试着读一读,引导学生先画出词语。即“小蜗牛,背书包,迎着红日去学校。好长时间爬一米,天天早起不迟到”。然后按一个词一个词连起来朗读,也就…  相似文献   

8.
古诗《惜时》是我最近的一次课堂教学内容。对“惜”字的扩词与理解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小小环节。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当我请学生谈谈对“珍惜”这个词的理解时,令我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一个普通词语知识点的教学。却意外地引发了学生真切丰富的情感表达与情感联想。俗话说“教学相长”,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也启发了我的教学思维。扩展了我的课堂教学空间。面对这宝贵的课堂教学“火花”,我“因时制宜”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情感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情趣性,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趣氛围,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如在上律动课《小鱼游呀游》时,我在学生将律动的基本动作——小碎步和手臂波浪学会之后,放着旋律优美的三拍子音乐《小鱼游呀游》时,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以“还”字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理解了全诗,现将教学过程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厚东 《小学生》2010,(7):54-55
我在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尝试,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我认为一个教师教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看教师会不会引导学生去学习。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的做法是,当学生一进中学时,首先就要设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体育课中耐久跑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小学生在练习时容易感到枯燥和辛苦。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往的课堂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娱乐性。有感于此,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结合体育新课程理念,对耐久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改造,大胆运用体操棒进行耐久跑教学,以“一棒多用”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我通过设计“我是一个兵”主题式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搬主动地参与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民,她的手非常勤快,从我记事的时候,就没有看见这双手闲过。我家后院有一块菜地。一有空,妈妈就扛着锄头、拿着铁锹,在地里挖土、除草。她种的莱一年四季全家人都吃不完,有时还拿到街上去卖。妈妈是插秧能手。插秧时,只见秧苗在她的手上快速地翻动,却看不见她的手。一眨眼的工夫,一行行整齐的秧苗就出现在她面前。街坊邻居都说,妈妈的手插秧比插秧机还要快。  相似文献   

14.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的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当脑中不断再现于老师讲授《全神贯注》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就我的视角、我的体会试着走近于老师,走进他那精彩课堂……一、尊重赢得尊重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从语文教学上看,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学生赢得的是…  相似文献   

15.
一、要重视课题教学下校听课,我看到小学数学课上忽视课题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教师小看课题教学的作用,他们仅仅把课题看成是板书的一个内容,并不进行课题教学,以至课题成了黑板上的一个摆设,课题的教学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其实,恰到好处地组织课题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地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对于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都是十分有益的。进行课题教学,其具体方法一般是,课题出示后,就让学生去品嚼。例如,教师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题后说: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想知道约数和倍数,能…  相似文献   

16.
于彤 《天津教育》2002,(1):47-4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要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既要使教师的“教”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又要使学生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面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去想,引导学生去探究。在设计问题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从旧知引出新知。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原理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学生走出单纯的模仿,也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机械地记忆,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去探究,相互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最重要的,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教学工作中。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这是新课标中的要求。我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文中情节引起共鸣,让学生很快地走进文本,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了情感情境,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我在《如何进行观察》的作文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而言的,它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它是主动的假设,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其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想丰收,但没想到当农民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年来,我一直在深思一个现象:上课我示范时,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活动开始时,学生们跃跃欲试;下课时,孩子恋恋不舍的眼神……是什么促使我拥有如此欣慰的课堂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