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命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两者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德育尤其如此。然而综观当前学校德育,对教育对象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惟独忽略了我们教育的对象。其结果是,德育常常走入形式主义的泥沼,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智育的附庸。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的基础上,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构建起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创造条件。具体地说,道德…  相似文献   

2.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命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德育尤其如此。然而综观当前学校德育,对教育对象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惟独忽略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与受教育生命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两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德育尤其如此。然而综观当前学校德育,对教育对象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惟独忽  相似文献   

4.
综观当前学校德育,对教育对象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唯独忽略了我们教育的对象。其结果是,德育常常走入形式主义的泥沼,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智育的附庸。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的基础上,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构建起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综观当前学校德育,对教育对象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唯独忽略了我们教育的对象。其结果是,德育常常走入形式主义的泥沼,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智育的附庸。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的基础上,以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思维的价值趋向。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要求我们尊重人的个性人格修养,弘扬德育对象的自主、自立和自强精神。德育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  相似文献   

7.
冯旺 《考试周刊》2015,(48):185-186
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尊重学生,可以让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德育内化。尊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为此,我们可以同学生直接面对面"促膝而谈"或通过周记、书信等间接谈心;尊重学生,还要公平待人、全面关爱,避免针对性,注意教育的全面性,避免对象限制,注意教育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应使人“愈成其为人”。传统的德育工作在理念上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德育工作只是简单的规范人、教育人的工作,这是德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并运用民主的方法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生命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生命教育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进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对生命的意义和内涵理解的越丰富、越透彻,就会对德育把握的越准确、越深刻。英、美两国生命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目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只停留在表面。因此,通过比较分析英、美两国生命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异同,以期为我国有效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或者说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追求,形成并贯穿于60年来的德育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创造性应用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自觉追求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教育服务人民、着眼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德育人本追求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这一德育追求,是我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许佩卿 《文教资料》2012,(8):135-137
对话德育的提出,既是对传统德育的理性反思,又是对现实变化的积极回应。对话德育体现人本性、基于平等性、强调理解性、体现互动性、追求互惠性。尊重真诚的教育姿态、观照生活的教育情境、宽松包容的教育氛围、求真向善的教育导向、运筹帷幄的教育智慧是实现对话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池田大作是日本著名的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提倡“人类和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全世界,其德育理论也十分丰富。为此,文章系统分析了池田大作的“生态德育”“人本德育”“和谐德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等德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21世纪教育的七大“核心价值观”:和谐教育、尊重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创价教育、生命教育、和平教育和幸福教育,总结了池田大作对21世纪人性革命和创造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德育工作是人对人的工作,没有对德育对象的充分尊重、理解和爱护,没有“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任何德育过程,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的。  相似文献   

14.
德育的逻辑     
正作为一种理性实践活动,德育是有逻辑的。经过十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学校德育的逻辑越来越清晰。我以为,理解德育的逻辑,有四个关键词,这就是:生命、生活、过程、道德。一、生命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或者说,是未成年人。如何去理解学生?把学生视为听话的"工具",视为可以任意涂画的"白纸",这样的认识和实践,存在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至今仍有影响与痕迹。基于对这种"目中无人"德育的批判,有人提出要尊重儿童,尊重生命。那么,如何去理解生命?应该强调的是,学校德育实践所面  相似文献   

15.
1寻找师生间的沟通点师生间融洽的感情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师生间的沟通点是建立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发展融洽的师生感情的桥梁,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德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没有一个朋友式的平等师生关系,德育工作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主要靠教师去培植去建立。班主任一定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了解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尊重是动力。那么怎样沟通呢?  相似文献   

16.
构建高校立体式多维度德育工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立体式多维度德育工作体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多维度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多维度,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过程多维度,知、情、意、行相统一;德育方法多维度,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德育结果多维度,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尊重的教育是当代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思想。尊重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对“尊重的教育”与“尊重的德育”意蕴的阐述可知,所谓“尊重的德育”就是把“尊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整个德育过程中。所以,以尊重的教育理念为视角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施“研究生德育关怀工程”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应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于德育实践之中,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促使德育不断走向人性化与科学化的统一。以此为基本工作理念,东华大学实施开展了"研究生德育关怀工程",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尊重研究生的选择,顺应研究生的需求,发展研究生的能力,创新研究生德育载体,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四期素质教育"模式提倡"以人为本",倡导关爱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赏识教育等,强调渗透式、参与式、体验式等德育方式.依据四期素质教育,职校生的德育成长过程可分为始业期、修业期、歇业期及结业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德育目标、内容及手段.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理解模糊化、德育主体失落化、德育途径简单化、德育研究和政策导向滞后等问题.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德育基础研究,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作为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