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行为.体现既发展共性又突显个性的有机统一,经调查、研究、实验,我校在一定范围内对教师备课做了全新的改革。成立学校、年级组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突出个性、反思提高”的备课模式.使课堂教学个性纷呈百花齐放,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笔者亲眼见到过因为教学参考书没有及时下发,有的教师没法“备课”而不能上课的现象;平日里,把“照抄照搬”教学参考当成是备课的人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该大力的倡导教师找回备课中的“自我”。  相似文献   

3.
赵密 《吉林教育》2007,(1):40-41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而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互动中,产生思想碰撞,进发灵感的“火花”.进而使教师个体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形成最佳备课方案。但是,长期以来.在集体备课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直制约着集体备课质量。为此,我县在集体备课工作中,提出了“五步”备课模式。这一备课模式的实施,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优势和作用,使我县中小学集体备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益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树从泥土里吸收养料,人从群众中获取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诸如此类的谚语表明,互助能激发、点亮彼此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体。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备课也是如此。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同伴互助氛围,彼此点亮对方智慧之光,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措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经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因为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管理,或因为教师对集体备课方法没有掌握,本应“资源共享、智慧碰撞、互利共赢”的集体备课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成了个别教师的舞台,一些教师集体备课时出工不出力;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成了大家相互拷贝应付检查的范本;在一起美其名日为集体备课成果……一人一课“分工”的教案最后拼凑……集体备课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纯粹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如何让集体备课返璞归真,真正发挥其优势,点亮群体教师的智慧之光,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助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笔者亲眼见到过因为教学参考书没有及时下发,有的教师没法“备课”而不能上课的现象;平日里,把“照抄照搬”教学参考当成是备课的人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该大力的倡导教师找回备课中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刘宏宇 《湖北教育》2003,(21):19-19
何谓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起来备课。是大家在沉下去思考的基础上,浮上来研讨、碰撞,以使该课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的过程,而并非少数人所理解的,简单的个人智慧的叠加。 我见过这样的“集体备课”,同年级组的老师,每个老师备课两个单元,然后把教案简单拼合在一起,复印一下,每人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教育》2002年第8期发表袁建老师题为《备课》的文章。“备课”,也同我在该刊同期议论的“复习”一样,并无深文大义,而正是这种每个教师几乎每天在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才是平凡的教育研究者(有别于专家和行政长官)最该关注的问题。《备课》一文表明,时至今日,就连“备课”的观念也在变化中,而日常教育工作中观念的变化,同有关“更新教育观念”的高头讲章不同。它是一般教师都能感触得到、把握得住的变化。《备课》一文的开头,就对习以为常的“备课”观念提出质疑:“在教育管理者眼中,教师的备课反映在书面上…  相似文献   

8.
在新教材实施中,语文教师应怎样备课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师探讨的“焦点”。因为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此,笔者认为: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备课应该和新教材所体现的格调一致,体现创新、增效、实用、减负的要求,以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一、改变观念求实用目前的评价机制普遍认为:教师写了教案就备了课,未写教案就没有备课;通过校园网选用网上教案是“偷懒”;同级同科目的集体互动而写成的教案为“雷同”或“抄教案”。这样检查评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已明显地滞后了,至于…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在“减负”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自己。因为,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材必须烂熟于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发之于外;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乃至心理素质等因素,是教师确定教学方案的依据;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炼”,提高业务能力,则是教师搞好备课的关键。只有在平时备课中兼顾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一、深入钻研教材 融会贯通把课教“活” 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深入钻研教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备课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又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更是一项体现教师能力、水平和智慧的工作。但不少教师认为工作任务繁重,既要教书育人,又要自我提升,还要迎接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导致他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备课,备课只是为了应付学校、上级的检查,甚至有些教师为备课而备课,课堂上随意发挥,毫无课堂效益可言。  相似文献   

11.
沈海军 《河南教育》2011,(11):23-24
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的实施已经有十多年了,最初提出集体备课主要是从服务教师的角度出发,把教师从繁重的撰写教学设计中解脱出来,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一位教师分备一个单元复印给大家.教师根据个人的特点以及学生情况对教案进行删减、实施。随着电子化办公的推广和我校“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如何让集体备课从有效走向高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石东方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12-12,29
备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备教材、备实验我们把它称之为“静态备课”,而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很明显,教师只有在备课时采取动、静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仅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动态备课”.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的备课,在新课程的指导下,一场“备课的革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一、集体备课的内涵及意义 集体备课是指以备课组教师集体智慧为依托,以新课程理念为参照,以学校多年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备课过程呈现更大的生成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一项集体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促进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提高教师整体教学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黄宝圣 《教育探索》2001,(10):65-66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根据师范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备课要认真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主体与主导”、“德育与智育”、“教材与教法”、“严肃与趣味”、“教案与媒体”等六大辩证关系,为提高师范化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经典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职校,专业课教学往往倍受重视,但又常常缺乏浓厚的教研气氛。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办学规模还比较小,所设专业多而杂,每年每个专业往往只招一至两个班。在开设某门专业课时,也就仅仅一两个教师是有“共同语言”。很难形成象开设文化课时有众多教师共同参与的局面。那么,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1、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俗语云:“一人不及二人智”,大家坐在一起,围绕某一课题进行积极的探讨,扬长避短,最后可以形成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位教师都要提高认识,高度负责,提高备课质量。对于怎样备课,每位教师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为此,在备课中更应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集体备课,这样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集体备课有利于分享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不能完全代替个人备课。从实际效果来看,集体备课之后还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即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反思后用于自己的课堂,这样才能既分享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特色。集体备课后的“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9.
现在,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实行了教师集体“坐班”制度:除了上课时间外,学校要求教师部一律以年级组或学科组为单位实行集体备课、批改作业、研究问题。坐班时间一般是上午八点半年十一点半,下午是两点半至五点,有的还要求晚上七点至九点也要坐班(周一至周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教师的“家常饭”,教师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还要努力提升自己备课的境界。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课前备课必须把握“模、磨、摩”三字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