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凝早期的爱情小说基本上是一种道德人生的言说,强调爱情与道德的关联,肯定崇高的道义和责任。成熟期的铁凝在爱情叙事上突破了早期的理想和纯净,侧重写入性的复杂和两性之爱的残缺,在解构爱情神话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男性的理想道德人格的想象,这种叙事的犹疑正是铁凝“对人类生活永远的善意、爱和体贴”的叙事伦理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夫妻财产关系作为婚姻关系的一部分,亦受到婚姻道德基础的影响。当代婚姻道德的本质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义务与责任的统一,爱情的持久呼唤男女经济地位平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婚姻所固有的义务与责任又要求夫妻财产相对独立,由此决定了限定共有制更符合夫妻财产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描写和颂扬爱情的美好,表达对爱情执着追求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也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作者对待爱情的观念。近年来,一些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宣扬不受任何约束的、不担负任何社会责任的性爱观、婚姻观,并用“人性”作为支撑其观点的理由。影视作品的作者应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坚守爱情婚恋观的道德底线,创作恪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颂扬健康美好爱情的作品,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修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长篇小说《爱情共和国》讲述了主人公汤姆和菲之间曲折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从爱情的伦理严肃性、伦理责任性和平衡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小说所传递的爱情伦理观,揭示希尔兹对现代人的爱情、道德和责任等方面的伦理思考。  相似文献   

5.
爱情主题中的另类音符--试析《廊桥遗梦》隐含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廊桥遗梦》的表层爱情主题之下 ,在其大量的心理描写之中 ,隐含这部小说的另一主题 ,即爱欲与文明之间冲突的主题。这一主题 ,反映了作者对美国道德文化现状的忧虑和希望重构它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6.
与大多女性作家一样,安妮也选择了爱情婚姻题材。爱情叙事是作家描写的主要场景,而追求女性独立却是它的底蕴与灵魂。我们可以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模式三个角度探索安妮.勃朗特的《房客》的创作艺术,从而揭示其作品中追求道德完善与女性平等并行发展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颓废而又毫无出路,挣扎来去,摆脱不了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难以避免情感的悲剧。张爱玲小说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的永恒主题——无非金钱与爱情。张爱玲与当代女性作家都没有解决女性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8.
奥斯丁虽终身未嫁,但婚姻却是她小说的主题。在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她发表了自己对婚姻的独到见解:理想的婚姻就是爱情、物质、道德、理智的混合体。单纯地为钱财或美丽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经济状况也是错误的。这也可以说是她的爱情、婚姻模式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路鹏飞 《文教资料》2010,(18):94-96
擅长爱情题材的法国著名导演埃里克·侯麦年初辞世,留下了诸多的优秀作品,"道德故事"、"喜剧与谚语"和"四季故事"更成为一道瑰丽的风景。本文将结合侯麦赋予"道德"的概念,分析他赖以成名的"道德故事"之主题。  相似文献   

10.
德国法学教授,推理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通过给读者展开一段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包括爱情在内的多层次的主题.在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主线索下,呈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纳粹统治的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沉思和反思;探讨了爱情与罪孽,情欲与道德.故事结局以曾经是文盲的女主人公的自尽提出了小说自身也一直在询求答案的另一个主题,那就是:在自尊与生命面前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11.
爱情的道德本质是什么,我国伦理学界并未认真对待而解决之.本文作者从爱情的基本成因与事实、道德的本质要求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三个方面提出:“爱情就是为朋友谋福利的一种努力”,并对这一本质从朋友、福利、努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关怀是理想爱情的基础,理解是理想爱情的条件,责任是理想爱情的保障,尊重是理想爱情的主导。  相似文献   

13.
道德责任基于道德主体的道德选择,道德选择的前提是个体的意志自由。决定论者与绝对自由论者分别执着于两个不同的极端诠释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实际上最终都既否定了人的意志自由,同时也否定了人的道德责任。道德个体的意志自由是道德责任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责任是道德个体意志自由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道德意志的自由度与道德责任之间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道德责任与自由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并随着主、客体条件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主体性正是在道德主体意志自由基础上的道德选择与道德实践过程中得以张扬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将"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确定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1989年该组织将"学会关心"确定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呼吁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然而,在当下的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中,谈及有关儿童的责任,大多去追究侵犯儿童者的责任,鲜有人将儿童作为独立的责任主体,重视儿  相似文献   

15.
十部传奇九相思,通过运用叙事学方法对《浣纱记》进行不同的视角分析,我们看到:郎才女貌的外在形象,忠贞执着的爱情行为,反讽、对比的情节设置依然围绕着传统爱情主题而展开,叙事平衡的维护没有脱离对传统道德的宣扬。《浣纱记》对传统对立元素的解构扩大了爱情的内涵和悲剧意蕴,突破了传统剧目才子佳人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模式。抨击假丑恶讴歌真善美,仍然是爱情叙事的本质内容。但由于发送者“行动元”的转移,丰富了情节发展的叙事张力,对塑造人物性格完善人物形象有着重要意义。把充满特色的矛盾冲突寓于普通的叙事结构中,使人物性格、心理的发展在合理的叙事中更加丰富而真实。  相似文献   

16.
健康生活一直是重要的教育主题,当前也被写进德育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健康并非对生理状态的简单表达,而是作为一种道德话语表示人的生命整体呈现出完好状态.健康如美德,追求健康本质上是一项道德活动.对于健康生活,社会与个体分别承负不同的道德责任.对道德责任的认知与践行是德育课程在进行健康生活教育主题时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教育者可关注以下方面:调整观念方向,重视健康生活教育的道德视角;突出情境与背景,丰富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多维分析;引入伦理视角,加深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道德思考;促进实践转化,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力作《广岛之恋》表面上描写了一名法国女演员在广岛与一个日本男人的艳遇故事,但实际上作品的着力点却是女演员在少女时代与一名德国士兵的初恋。他们的爱情因违反了世俗道德标准而被扼杀,这场悲剧引起了人们对爱情、道德、战争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认为,评价男女之间的爱情不但要看它是否符合世俗道德规范,而且应该重视爱情的本性;既要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思考世俗观念,更要彻底否定违背人类本性的罪恶战争。  相似文献   

18.
《孔雀胆》将爱情斗争作为隐喻政治斗争和人性斗争的桥梁,郭沫若的民族、社会、政治责任惑使他在描写爱情斗争时,力图突显出民族政治斗争的主题;而不自觉的浪漫诗人气质,又使他在描写爱情斗争中,流露出对人性善恶斗争的关注,甚至在本文中有压倒政治主题的倾向,从而使爱情、政治、人性的主题交织在一起而呈现出主题多声部演奏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中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充满鲜明的人性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封建道德的束缚,突破官方社会的礼法规范,并帮助青年男女探索了通向幸福彼岸的新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的创痛——《苔丝》与《嘉莉妹妹》主题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道德、冷酷的现实社会和爱情与金钱冲突三个方面对哈代的《苔丝》和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的主题作比较,能更好地理解这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