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石大不同     
<正>小石头,大文章你观察过石头吗?大大小小的石头各有各的质地和纹路,没有哪两块石头完全一样。每一块石头都是独特的,如何利用这些独特之处,是许多艺术家喜欢研究的事。他们有的根据石头的形状绘画,有的利用石头本身的色彩拼贴,还有的对石头雕刻打磨,突显石头的质感。  相似文献   

2.
百科大拼盘     
圆石会自变体重 在我国贵州省惠水县有一块椭圆形的石头,它可以自行增减重量2千克左右。圆石的主人说,这块石头最初只有22.5千克重;1989年春节时,主人的朋友来观赏此"宝石",这时圆石的重量已变成了25千克。有关研究人员在一次测定中,共记录了当天11时13分、1l时43分、12时28分这3个时刻圆石的重量,它们分别为21.8千克、22.8千克、23.8千克。在短短的75分钟内,圆石的重量竟增加了2千克。这种重量变化是否对应了重力场的某种变化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时代》2014,(Z2):52-53
<正>穴居人的石头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住在洞穴里。我们现在有的许多东西,他们都没有。没有斧头和锯,没有刀,没有家具、碟子、黑板或者粉笔,甚至也没有门。他们有什么呢?只有石头。他们用石头做各种事情。最初,他们可能把石头当椅子用。可能用的时间不长,他们又学会了投掷石头。假如一只吼叫的野兽向一个穴居人跑来,这个人能够做的就是逃跑或上树,或捡起一块石头投出去打它。  相似文献   

4.
疯狂的石头     
, 《初中生》2013,(16):50-51
自然界无奇不有。各种珍贵的石头是大自然绚丽的瑰宝。下面这些"疯狂石头"虽不绚丽却极其稀有神秘,堪称"奇石"。我国贵州省惠水县有一块椭圆形石头,可以自行增减重量2千克左右。据石主人说,最初石重22.5千克,朋友们在1989年春节时来观赏"宝石",圆石重量已变成了25千克。随后一连数天,换了8杆秤反复校验,发现此石最重时25千克,最轻时22.5千克。  相似文献   

5.
她做得对     
<正>今天放学时,我兴高采烈(cǎi liè)地从学校走出来。走着走着,突然(tūrán),我被一块硬(yìng)东西绊(bàn)倒了。爬(p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石头。我想:这块石头可真害人那!我还是把它搬(bǎn)走吧。可是又一想:那么重的石头,我能搬得动吗?想到这儿,我连忙转头就走。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首次去南极建长城科学考察站时,就出了不少关于南极宝石的趣事。当时,我们考察队员完成了建站任务后,大家都想带点什么东西回家做纪念。一些年轻的考察队员,看到满地的各色各样的石头,有的就捡几颗小一些的、外观漂亮的石头带回家去给小孩子玩,有的捡几块光滑的石头回去作镇纸用。有一位农村来的年轻队员,他捡了一块从外表看毫无特色而且很重的大石块。同伴们都笑他,捡了块样子难看,又很沉重的笨石头,  相似文献   

7.
我的石头     
我的父亲是收集石头的爱好者,不管是什么样的石头,我们家都有。那些石头不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而是天然形成的。那些石头有的像马呀、羊呀、熊呀:有的像花呀、草呀、河呀,还有的像小桥、大楼、高塔。在我13岁生日的那天,父亲送我一块他  相似文献   

8.
石头缘源     
<正> 自从“红学”研究兴起至今,红学热日见升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红楼梦》这部作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有的研究作者的创作心态,有的研究贾府的宗谱,有的研究大观园的格式、布局……作为《红楼梦》的忠实读者,我颇想就一块贯穿全书而又近乎神奇、荒诞的“石头”,探讨一下宝玉、顽石及曹雪芹之间的缘源。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景色迷人。家乡的小溪更迷人!我随飘落的树叶一路走来,大约走了一百米,就来到美丽的小溪边。小溪周围有千奇百怪的石头。那些大石头形状各异,安静地卧在小河边,有的像凳子,有的像桌子,有的像蘑菇……小石头则零零散散的,这里一块,那里一块,捡起一块光溜溜  相似文献   

10.
正石头,无处不在。山上有,地上有,水中有,有时,天外还会飞来石头——陨石。不过,有的石头会移动,不是外界因素,是自己在动,那就奇怪了。会动的石头在海里,瞧(题图),灰不溜秋的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珊瑚礁上。告诉你,它貌似石头,其实它是条鱼——石头鱼。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天,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为了勉励学生勤学,讲了一则古巴比伦的寓言:深夜,一个巴格百叶窗商人独自走在荒凉的山路上,突然,一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就会既高兴又懊悔的。”商人一惊,觉得奇怪,不过还是听从了劝告,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渐渐亮了,商人忍不住掏出一块石头,一看,原来是块金刚石,他高兴极了。又连忙掏出另外的石头,啊,是一块绿宝石和一块红宝石,商人欣喜若狂。伸手又往口袋里掏,可是口袋空了。商人开始懊悔起来,为什么当时不多捡几块呢?  相似文献   

12.
万山石头记     
1如果你喜欢看石头,那你就去万山群岛吧。在我看来,万山群岛的石头,是天底下最好看的石头。真的,我不骗你。其他地方也有供人看的石头,但那些石头都不像石头。它们有的像人,有的像兽,有的像鬼。当地的人为了招徕游客,往往还煞费苦心地给那些石头命了名,比如望夫石,领袖石,罗汉石;又比乌龟石,金猴石,卧牛石;还比如山鬼石,河神石,水妖石。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些蹩脚的名字,这都是些骗人的把戏,而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卟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相似文献   

14.
神奇的石     
梗概:一次奇石展使中学生石磊对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到野外寻找石头,由于自己的无知,把一块很有价值的石头毁坏了,石磊从此悟出学知的重要性。石磊到三峡意外地寻到一块带文字的石头,围绕这块石头又发生了一个感人肺肺腑的故事。请细读:  相似文献   

15.
种子成熟了,落到土里,以后又发芽、生长,这件事本来很自然,很合理。没想到有一粒种子却因此触犯了一块石头。那是一块古老的石头,据说它最爱安静,它的行动十分稳健。  相似文献   

16.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例如一团棉花和一块石头,石头比棉花重,石头下落得比棉花快;在同一高度同时水平释放一块铁片和一张纸片,较重的铁片比纸片下落得快.由此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其所受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持有这种观点;在其后近两千年时间里,这种观点一直被人们所信奉,  相似文献   

17.
岁次2009,与金融危机一起成为中国社会热门话题的,是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数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为大学生找工作发愁.有的悲观,有的无奈,有的牢骚满腹,有的忧心忡忡.大学生就业难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国人的心底.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6,(3)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受到大神宙斯的惩罚,要他每天把一块石头推到山顶。可是,当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石头推上山时,到夜里这块石头又会  相似文献   

19.
神石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坐在山脚下长嘘短叹。也难怪,他都快30岁了,还是一无所有。这时,一位花白胡子的老人走到他面前,对他说:“孩子,不要悲观,我可以让你改变命运!从现在开始,你往湖里扔石头,遇到一块温热的石头你就一定要把它留住,因为那块温热的石头就是神石,它会让你梦想成真!”山脚下有很多石头堆,每块石头都拳头般大小,对面的湖离石堆不算远,要把每块石头都扔到湖里去并不是很难。小伙子拿起一块石头,凉的,随手扔进湖里,他又拿起一块石头,凉的,又随手扔进了湖里……他一连扔了几天,除了听到“咕咚”的响声和看到湖面的涟漪以外,仍然一无所…  相似文献   

20.
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哥德,享年8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7个月,才完成了大型歌剧《浮士德》下卷的创作——补写完了难度较大的第4幕,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自己的巅峰。他的好友爱克曼在问及哥德的创作经验时,哥德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创作好比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我又推上去。”哥德的回答就这么简单。这个比喻,可能会给许多人启迪。推石头上山,很可能会出现石头推上、滚下的反复情况,这就需要推石人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如果面对滚落的石头,不再去推,那么无论怎样大小的石头,也难以推到山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