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本文的上篇集中讨论了庾氏家族的兴起及其在西晋的地位这两大问题。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说庾氏家族在西晋中朝已积聚了相当的户门势力,足以使其子孙待时而显,龙腾虎跃,翻云覆雨。而  相似文献   

2.
庾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因为庾氏家族汉代时萌生于颍川鄢陵,故史学家有"天下庾氏,望出颍川"之语,它萌生于汉代,崛起于曹魏、西晋,隆盛于东晋,衰落于南朝,在近400年间里人才辈出,创造  相似文献   

3.
东晋一朝,不仅出现过“王与马共天下”的历史现象,实际上还形成过“庾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这句风谣,一方面反映了东晋君主制下权贵合议的政治特征,另一方面显示了琅邪王氏家族在东晋时期的政治地位和赫赫声威。那么,庾氏家族何以异军突起,出将入相,侯爵辈出,与司马氏共坐江山呢?一般说来,经济实力和援玄入儒是六朝时期大家族振兴的物质、文化条件,但具体到每个家族的历史而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国家一体”,“家国一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家是国的缩影,国则是家的扩大,家族的昌盛败落与国家的兴隆衰亡密不可分。仅此,我们即不难看出开展对家族史的研究与国史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展家族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颍川鄢陵的庾氏家族,兴于汉魏,盛于东晋,败落于南朝,400年的家族兴衰史反映了魏晋南朝的历史风貌。勿庸置疑,对庾氏家族盛衰的原因及他们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考证这个家族的子孙繁衍,世系源流,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为此,笔者依据  相似文献   

5.
永嘉之乱 ,名士、高僧大量南徙 ,江左佛教盛于一时 ,“士大夫佛教”和“王室佛教”正式形成 ,佛教开始了上层化的传播路线。高僧与士族、王室交游频繁 ,佛教在义理与物质两方面均获得很大发展 ,但也因此卷入了士族间的权力争夺。成帝咸康六年 (公元 340年 ) ,庾冰、何充关于沙门应否致敬王者的争论 ,是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案例 ,此前研究多从伦理层面的解释是不具说服力的。本文将争论置于门阀政治的权力格局之内 ,从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门户之争的角度重新加以考察 ,以见江左佛教在兴盛背后尴尬的处境 ,及世俗权力对中土佛教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庾阐《扬都赋》作于成康五年(339年)至成康六年(340年)间。《世说新语》中庾亮与谢安对《扬都赋》作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这牵涉庾亮的政治举措和东晋颖川庾氏与琅琊王氏两大门闽世族的政治角逐。  相似文献   

7.
永嘉之乱,名士、高僧大量南徙,江左佛教盛于一时,"士大夫佛教"和"王室佛教"正式形成,佛教开始了上层化的传播路线.高僧与士族、王室交游频繁,佛教在义理与物质两方面均获得很大发展,但也因此卷入了士族间的权力争夺.成帝咸康六年(公元340年),庾冰、何充关于沙门应否致敬王者的争论,是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案例,此前研究多从伦理层面的解释是不具说服力的.本文将争论置于门阀政治的权力格局之内,从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门户之争的角度重新加以考察,以见江左佛教在兴盛背后尴尬的处境,及世俗权力对中土佛教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颖川长社钟氏家族渊源考谢文学颖川长社钟氏家族为汉魏望族之一,永嘉之难,纷纷南迁,明清之季,流布台澎,远播海外。1991年春,“台湾钟氏宗亲会”派50多人的代表团到良葛县(古长社)寻根祭祖.为此,我用了二个多月的业余时间,撰写了《颖川长社钟氏家族研究》...  相似文献   

9.
所谓爱国情感,通常是指对祖国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感情。它表现为对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人和事产生肯定、忠诚、热爱、自豪的体验;对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人和事产生否定、憎恶、仇恨、义愤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当今之际,中国的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这就是素质教育。而培养学生素质之首要任务,无疑当为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其核心则是爱国情感。爱国情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性情感,具有社会性、时代性、阶级性和历史性。以“史”为镜、以“史”激情.历史学科无疑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10.
儒学独尊地位在西汉的确立,使得中国农耕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大家族都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地方望族名门,多有儒家之信徒,“其为学也,则从师授经,或游学京师,受业于太学之博士。其为人也,则以孝友礼去见称于宗族乡里。然后州郡牧守京师公卿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知道:情感可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如快乐、欢喜、自豪等,它们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评论界对陈染作品中呈现的“孤独”情感多有论及,并形成共识。通读陈染本,可以发现“孤独”是贯穿其作品的核心因素之一。观察她生活中的表现,可知“孤独”也是其个性上的特点。陈染的“孤独”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外显的物化为本的个人心路与身路历程。二是内隐的深层化心理结构。这二一表一里,相互影响,而后绝对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陈染的“孤独”旅程“越走越远”。陈染的“孤独”对我们审视存在、质询自我,具有形上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庾蔚之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很重要的礼学家.他的著作很丰富,但已全部散佚.清人马国翰辑佚了庾氏《礼记略解》一书的部分内容,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而庾氏其它礼学著作仍有相当数量的佚文散见于《通典》、《礼记正义》等书之中.本文在马氏辑佚工作的基础上,对庾氏礼学著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与辑佚.通过考证,本文从《颜鲁公集》、《礼记正义》、《通典》与《晋书》中共为庾氏《礼论钞》辑录了82条佚文;从《梁书》与《礼记正义》中为庾蔚之所注《丧服要记》辑录了2条佚文;从《通典》中为庾氏《礼答问》辑录了1条佚文.此外,本文还对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庾氏《礼记略解》的不当之处进行了匡补.  相似文献   

14.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5.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6.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7.
“下面请程瑶同学上台领奖。”主持“学雷锋活动月”颁奖大会的老师话音刚刚落下,同学们的目光像磁石吸引一般投向了“倔丫头”——程瑶。看着她涨红的脸蛋上掩饰不住的自豪与笑意,我的心里竞升腾出一种涩涩的又夹杂着甜甜的情感。思绪像一片轻轻的云朵又飘到了半年前的那个下午。  相似文献   

18.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19.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20.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