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作高水准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丁善德音乐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他的创作风格是在不断地研究民歌和欧洲写作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钢琴创作无论在丁善德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故的著名音乐家丁善德先生的音乐创作在20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钢琴作品一直是我国作曲和钢琴教学的经典教材,成为音乐会上久演不衰的保留曲目。今年是丁善德诞辰101周年,为着深切缅怀这位杰出大师,激励我们继续发扬他的创作遗产,开拓钢琴艺术新天地,本文拟对丁善德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部分的艺术特色作专题性的探讨。丁善德先生于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起先师从琵琶名家朱英学习琵琶演奏。不久,便以钢琴为主科,师从原圣彼得堡音乐院教授查哈罗夫攻习钢琴。在校期间,经常参  相似文献   

4.
具有中国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沉淀逐渐受到中外音乐界的一致好评,具有良好的声誉,但是在我国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对于国内钢琴作品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中国高校钢琴学习者而言中国钢琴作品应该是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部分,不仅对于学生学习中国风格的钢琴创作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宣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论述了钢琴乐器的产生与传播,详细论述了中西文化交流与发展。从不同历史时期、多样化的风格分析论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列举大量优秀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充分肯定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的迅猛发展以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以前,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更是推动我国钢琴艺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钢琴音乐的不同创作阶段对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进行探析,以其为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钢琴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赵元任在上世纪初创作的《和平进行曲》是目前发现并留有资料的最早的中国钢琴作品。从二十世纪以来,我国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家,并将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和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的作曲技巧相融合,创作出了众多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钢琴作品,为我国钢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推动作用,奠定了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在世界钢琴艺术体系中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钢琴艺术是如何逐步开始吸收、融合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钢琴音乐形式和风格的,以历史脉络为主线进行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历程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世界发展层面来说,近现代钢琴作品不论是在创作风格上还是在创作手法上,均收获了十足的发展成果。作为世界钢琴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钢琴作品在近现代中不断崭露头角,凭借其卓越的成就在世界钢琴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阐述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发展,对中国近现代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展开探究,旨在为如何促进对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风格特点、创作特点的有效认识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丁善德是一位享有国内外声誉的、硕果累累的作曲家。自他1945年发表作品号为l的钢琴组曲《春之旅》以来,共创作有编号的作品35部,涉及到音乐艺术的许多体裁(如交响曲、钢琴曲、声乐等等)。其中,他的钢琴音乐就有18部,出炉于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他的  相似文献   

10.
谈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和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晶 《甘肃教育》2009,(24):26-26
钢琴是律制不同于中国民族乐器律制的西洋乐器,中国钢琴音乐由于在钢琴上演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独特的风格和体系下,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显示着两种文明交融带来的文化内部的斗争、冲突、融合。中国风格的钢琴演奏多追求整体美、和谐美、人情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是由当代作曲家张朝所创作,在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届中国音乐(钢琴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创作也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结合并运用京剧素材取得较高艺术水平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本文从《皮黄》的音乐内容,创作特色,及在演奏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进行分析,意在分析钢琴曲《皮黄》在创作中对于京剧素材的运用、中国乐器的模仿以及对中国民族化风格的表达方式,并从中探讨在实际演奏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风格钢琴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在演奏中通过对中国式审美观点、旋律韵味及钢琴作品创作特点上的把握及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实现对钢琴作品演奏中国风格的完美再现。  相似文献   

13.
在浩瀚如海的中国钢琴作品中,优秀的地域性作品比比皆是,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给钢琴作曲家的创作带来无限灵感,并为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然而,长期以来,作曲家创作的带有独特地域浓郁风格的钢琴作品是极为有限的,针对各地区钢琴作品进行剖析和研究的专题性文章更为少见。本文对中国民间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来源于西方的钢琴,在中国的音乐创作中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较深,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创作风格上已经不在局限于创作环境,可多年沉积下来的经验和发展历史,对当今的创作还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对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风格及创作手法及其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包括旋律特点、和声特点、节奏特点、复调特点、曲式结构特点、音色和韵味特点、演奏者演奏特点等。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本文着重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形成的背景及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比较陈培勋与丁善德、朱践耳等其他作曲家作品的和声手法之运用,归纳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以及与陈培勋先生在创作手法上的共性,从而体现出陈先生作品在技法与风格上的个性;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引起作曲理论界对中国和声运用问题的更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肖邦的钢琴前奏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体裁。研究其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肖邦及其它钢琴作品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而且各种钢琴作品在创作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创作特征和艺术情怀。研究一种艺术创作特点,可以依据调查法、文献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在传统和现代技法及作品创作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著名的创作方法,全面探究。本文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理念和特点入手,对钢琴作品风格上的特征、创作手法上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一些作品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19.
齐尔品先生作为杰出的钢琴家、音乐家,对我国钢琴本土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创作的钢琴音乐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无论从旋律、和声、曲式和调性以及意境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音乐的特色,他对中国音乐的理解充分体现在作品中,毋庸置疑,他为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32首钢琴奏鸣曲像一条红线,几乎贯穿了贝多芬一生的创作轨迹。它是钢琴工作者、学习者以及音乐欣赏者的必备。把32首钢琴奏鸣曲分成三个创作时期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一部作品。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其早期作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期的创作。可以用继承海顿、莫扎特创作风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来概括。其中,“悲怆”是这一时期的顶力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