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学安排与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要求:(1)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2)你在预习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3)你有没有与课本不同的想法或你认为更好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陈基惠 《中学文科》2009,(12):53-53
一、指导学生写出预习提纲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养成自学的习惯。而自学环节存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要向学生说明自学特别是预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教师应及时布置预习提纲和思考题:我一般是存上课前一两天,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写出自学提纲,之后进行抽查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必要时则进行全班集体指导。  相似文献   

3.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养成预习习惯,并从中摸索到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1.课前读课本。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本了解主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了解本课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发展。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踊跃发言,汇报预习情况,教师据此整理成提纲,出示在小黑板上。(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2)为什么要通分?(3)怎样通分母?(4)如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5)异…  相似文献   

4.
一、顺着提纲引导读预习是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环节,怎样才能使预习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关键是在预习时要求学生先对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提纲心中有数。例:预习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可以顺着下列思路去读书:(1)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3)光合作用的机器是什么?(4)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预习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课前我就要求学生完成如下预习任务:(1)了解作者宗璞.(2)宗璞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3)课文的标题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从标题你知道些什么?(4)掌握"迸、伶仃、穗、绽、苞、伫、虬、酿、璞"的读音和写法.(5)从这篇课文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的课文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那么学生在预习中不仅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可以利用旧知解决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发现教材中通过自学仍未能理解的一些新知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抓好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途径。但学生的预习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预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先出示预习提纲:(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怎样的?(2)如何进行通分?(3)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预习思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旧知来解决新知,促使知识内化,实现认知结构重组。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自学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的目的,一是预习新知识,二是提高自学能力。因此,教师设计自学提纲时应考虑以下五性。下面以六年制第七册部分教材内容为例加以具体说明。一、启发性。着眼于启发学生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来解决新问题,总结新方法。例如,辅导自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节时,从“启发性”的要求考虑应设计以下提纲。 1.看竖式口算结果。 4)24 2)86 7)89 6)300 5)158 2.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6÷2=3,60÷20=(),你是怎么想的? 4.看例1,思考下列问题:(1)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算式中除数和被除数有什么特点?(3)右边虚框里的算式是什么意思?(3)竖式中是从被除数哪里除起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不仅有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学生对预习方法掌握得好 ,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学会学习 ,终生受益 ,这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学会预习呢 ?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前应该为学生制订出预习提纲 ,也就是把每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要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预习 .预习提纲可帮助学生在预习中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自学 .…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自学,靠自己学”的教导,进行编自学提纲的尝试,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语文科的教学质量.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编自学提纲的尝试呢?为了搞好启发式教学,我们深入到学生中做调查.学生反映说: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不具体,难的课文看不懂,易的课文没看头;课前缺乏预习,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结果是启而不发.学生反映的问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抓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指导要明确,要有具体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决定编写自学提纲,每一课教学之前,把这一课的自学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在此基础上改革课堂教学.一学期来,高中一年级编了十五课自学提纲,占全期课文的百分之八十.高中二年级编了十一课,占全期的百分之七十四.编自学提纲之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相似文献   

10.
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了“指导预习——议、练、讲——概括提高”的三段式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按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认真自学新课。针对重、难点和关键内容,我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主要是一些思考题,以揭示矛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书。如学习“等差数列”一节,布置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做好物理课前预习 ,是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多年来 ,不少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 ,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有的如看小说、翻连环画似的一带而过 ,有的用预习英语的方法来读物理 ,死记硬背 ,不重视将现象与概念、规律联系起来 ,或照抄预习题答案。这样的预习达不到预习效果且收效甚微。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呢?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指导和培养。一、列出预习提纲。预习提纲可帮助学生在自学预习中有目的、有方向、有头绪地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自学理解 ,对提纲中感到疑难的…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在校学习质量,而且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作了一些探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习惯: 一、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自学要求和预习提纲,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起初由我指导预习,经过一段时间,再让学生独立预习,自己解决生字、新词,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发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背景】我本学期担任塘沽一中高二的数学教学,前段时间我们进行圆锥曲线的学习和研究。在学生进行完《椭圆》和《双曲线》学习的基础上,课前让学生再次研究人教版选修2-1,第47页例6,第59页例5。【课前预习提纲】1.在人教版选修2-1,第47页例6,第59页例5这两道有关求轨迹的例题的研究中,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发现?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让学生先学会思考,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2.学习完椭圆和双曲线,研究抛物线应从几个方面研究的?你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1.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事先阅读相关课文。教师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要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要求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  相似文献   

15.
预习,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对课文的自学.究竟是把预习放在课外好呢还是放在课内好呢?我们认为:课内预习效果较好.其理由是:一、课内预习能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培养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计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假如教师只布置几道抄抄写写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外去做,显然达不到预习目的.在课内预习则不然,老师不但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而且可以随时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预习,使学生学会预习,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双曲线方程例1设双曲线与椭圆x~2/(27)+y~2/(36)=1有共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分析:由于椭圆的焦点坐标为(0,±3),且双曲线与椭圆具有相同的焦点,知双曲线的焦点也为(0,±3),从而知所设双曲线的形式应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教育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当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不仅让学生“会学”,而且也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一、教会预习的方法课前预习是学好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提前布置自学提纲与学生提前自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体验到预习的效果和必要性,从而能养成预习的习惯,然后过渡到学生自拟预习提纲进行自学,让学生写出复习的重点和要求。重点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不理解的问题,要求预习的知识与学过的哪些旧知识…  相似文献   

18.
双曲线是三种圆锥曲线中最复杂的一种,其前有椭圆的铺垫引领,后有抛物线的巩固加强,在整个圆锥曲线的学习中占据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与椭圆类似,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的相关知识,基本掌握了椭圆的相关问题及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得出双曲线的定义。而要让学生经历双曲线轨迹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我们应该对它作一番全面的审视与完善,使它更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固有观念中的“预习”有着哪些不足?应该作何改变和完善呢?一、预习提纲:变详细为简约“预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预先学习课堂教学中有关的内容。布置预习,免不了要有提纲。许多老师都认为,预习提纲越详细,越有利于学生课前的学习和教师课中的检查,也越能提高预习的效益。到目前为止,许多老师所布置的预习提纲,从生字的学习到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再到重点句段的理解,以及具体问题解答,简直就是一…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提高预习的有效性?下面就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谈谈预习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第一课时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读了课文,有什么疑惑?写下来。( )第二课时4.画出你认为打动人的语句,并能有感情地读出来。( )5.那株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