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廖伟德 《体育师友》2012,35(3):54-56
通过对汕头市106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配备、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建立早操制度、开展运动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校体育法规建设;按有关标准配备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科学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开展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以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加强督导评估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2.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些年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发展迅速,普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师生体育教学和开展活动使用;有的中小学虽有了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却使用低效;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开发方面存有不够重视和缺少思路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实践探索、调查总结、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设性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开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更好地为中小学体育开展所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 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活跃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农村学校,加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那么,怎样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搞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呢?我们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及省编体育课本的要求,从1985年起,用三年时间抓了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到1987年底,90%的学校已基本配齐,10%的学校也只是有少数体操器材未配齐。三年中,县、乡(镇)、校投资的体育经费达59.5万元。新建200米田径场4个,150米以上的小型田径  相似文献   

4.
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福建南平市教委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匮乏是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障碍。为改变农村学校的落后面貌,我们南平市教委克服困难,充分调动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加快体...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除了要编写一套符合国情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建设培养一支质量稳定的体育师资队伍外,加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这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使得学校的体育工作有个较好的物质基础,它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搞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呢?我们根据体育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学校体育的物质基础。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工作是实施学校体育的物质保证。目前,我省还有很多地区、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很不平衡,有的残缺不全,有的还很落后,不少体育教师和学生苦于无用武之地。据了解,主要原因是由部分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轻视体育,办学思想不端正造成的。现在教育经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使学校体育场地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满足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的不同需求,有必要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保证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科技含量不断加大高科技的材料、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引入是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断发展,既与环境相适应,又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因素。先进理念的引入,使人们加深了学校体育器材对学生的影响的认识;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入,使学校场地器材的制作符合了不同年龄与身体形态学生的需要;环保理念的引入,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与制作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一…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物质基础,是践行素质教育及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依托。影响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可能因素中,有研究表明与体育场地器材有直接的关系。国家"十二五"时期,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加强体育场馆、器材的建设与管理并采用有力措施按目录逐步配置和完善了必要的体育设施。近几年来,从本地区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数量、品种上就可以看出得到了明显的大幅度地提高和改善。因此,各地学校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对现  相似文献   

9.
<正> 久闻吴川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特别是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更是硕果累累、颇具特色。笔者趁在湛江市参加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研讨会之机,慕名前往参观访问。吴川县从1980年开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大搞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十年来全县共开辟田径场182个,篮球场342个,游泳池3个,自制各种体育器材27000多件,大型联合器械82套。目前,全县360所中小学已有96%的学校达到《广东省不同类型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其中有30%以上的学校超标,部分学校达到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标准。这项系统工程为吴川县学校体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吴川县学校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正>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临汾市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学校体育却一直比较落后。1985年调查发现,占全市小学生总数80%的农村小学,绝大部分没有体育教师;体育课徒有虚名;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难以解决;缺乏适合农村实际的体育教材。根据这一实际,从1986年开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创了我市农村学校体育的新局面。一、建立机构,加强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市26个乡(镇)都成立了小学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各教办设立体育辅导站,配备专职体育辅导员。各中心校建  相似文献   

11.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条件。近几年来,我区按照《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基本标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区、乡、校协调一致,在改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通过扩展、挖潜、搬迁、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扩展。即设法征用土地,扩大场地面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学校原有运动场地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而学校内部又无法挖潜的前提下,征用一部分土地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对此,不少学校依据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区教育局的协调下,得到比较妥善的解决。南舍初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学校体育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学校体育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其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工作就难以开展,而器材设施建设是否科学合理亦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任务的完成。因此,本文对如何建设学校体育物质环境提出了初步设想。一、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依据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走、跑、跳、投、攀登、平衡、悬垂、支撑、负…  相似文献   

14.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校体育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我国高校因教育经费有限,在体育场地器材方面还有不完全满足体育工作需要之处。我院是一所发展中工科院校,在体育场地设施不够的条件下,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十多年来自制器材59种376件,修复200米田径场,开辟二片排球场,四个沙池,整理一片足球场,总投资10150元,共节约104134元,得到省教委领导和兄弟院校的赞扬。我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8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装备工作部成立大会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装备标准化建设专题论坛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教育部副总督学杨贵仁,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宋尽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18日,由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主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装备工作部、首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承办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装备标准化建设专题论坛"在首都体育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基础物质条件,丰富、适宜的体育场地器材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参与积极性。在探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良现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途径,用案例的形势,总结出开发、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5种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达到了促进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应对和解决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问题,确保常态体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除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加大对各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外,还必须加强小学体育常态教学管理建设。根据目前常态体育教学的现状和课程改革的目标,笔者就加强小学体育常态教学管理建设提出四大构想:  相似文献   

19.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一、“七五”期间工作的简要回顾在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国防教育工作方面重点抓了四项基本建设: (一)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管理体育卫生、国防教育的机构,配齐体育教研人员。 (二)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和卫生人员队伍的建设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已由1986年的27万人增加到30余万人,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已基本上得到了缓解。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也有所加强。 (三)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和卫生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