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次重大改造.后现代视野中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发展是学生管理的实质内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及其实践活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真情实意的关怀是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的伦理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的后现代转向作为一种新的视角,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对传统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来说是一次重大改造。后现代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主要表现为: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运用语言技巧,帮助大学生合理表述和重构"自我";平等对话,与大学生共筑"期待型"关系;情感互动,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伦理诉求。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后现代转向,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是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革的需要。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瞄准目标.拓宽渠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配备,优化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创造条件,发挥优势,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观主张教学是真理性知识的习得。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学为学生回答问题给予支持;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现代教学观下,学生是问题的"回答者"。后现代教学观主张教学是互动对话,生成新的认识。后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学为学生提问创造空间;教学过程重在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是学生提问的协助者。后现代教学观下,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在后现代教学观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创建问题情境,开展批判性学习,践行个体性评价,让学习者敢于、易于、善于、乐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科学内涵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价值目标和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思之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关键是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学生本位”思想:深入研究每一位学生,熟知学生的动态;变“灌输”为“沟通”的方式,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主客体之和谐对话。  相似文献   

6.
使用文献法,目的在于研究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视域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涉及社会职业认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也涉及复杂的人性问题。后现代心理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是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是具有主体性与差异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的。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启示。这种启示表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使教师能以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学生,建立起去中心化的教师;要能够适应不同角色的集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师;要能够打破个体创造性的局限建立群体反思具有创造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合理的价值判断即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科学内涵已成为在整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价值目标和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思之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关键是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学生本位”思想;深入研究每一位学生,熟知学生的动态;变“灌输”为“沟通”的方式,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主客体之和谐对话。  相似文献   

8.
盖顺 《广西教育》2012,(14):4-4
后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科学哲学史上写下了新的一篇,同时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它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后现代科学观及其特征后现代科学哲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内部结构、概念逐渐发生变化,后现代科学观便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后现代科学观在对事物自身的认识上,体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在对科学活动及科学知识的看法上,强调开放性;在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形式及方式的看法上,运用综合整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较大陆起步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台湾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学生社团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强化法治管理和强化服务意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根本要求,这些经验值得大陆高职教育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新生管理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新生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规范的学生管理,能够很好地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办学质量。为了做好高职院校新生的管理工作,必须针对高职新生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学生为本,丰富管理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积极挖潜,实现入校新生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