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习作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创造有趣的实践活动来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好实践活动,引导儿童积极探索,体验儿童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自由表达真情实感,享受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习作创作是一项高端的思维运转活动,有效写作思维的训练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内部思维品质的铸造,更要与现实生活中外显素材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历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奠定基础。从通过"找春天"历练习作素材的选择思维,"画春天"历练习作内容的描摹思维,"写春天"历练习作语言的表达思维三方面探讨借助实践活动历练习作思维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习作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思考、想象、积累、表达。由此看出,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习作的原动力。一.亲身实践,丰富习作储备语文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习作能力也是从实践中锻炼形成的。语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到四从写话、习作人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兴趣,增强自信。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和加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因此,习作的评语也要以此为重点。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走边儿童的经验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用自己的心去感怊孩子的心灵,用自己的情去评价孩子们的习作,用自己的一词一句去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被欣赏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实践与写作不是两回事,而是相辅相成的。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经历,积累素材,积淀情感,最终为提高习作水平奠定基础。实践最终指向写作,教师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积累习作素材和知识,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力倡导真实的写作思想,引导学生习作走向创新,走向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由于身心变化和外部影响,小学中期儿童创造力发展会出现低潮。作为与创造力息息相关的活动,习作教学理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基于儿童自身的需求和教育的内在本质,习作教学要在快乐、宽容、关爱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并在作文命题、习作课堂、习作活动、作文评改中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走出创造力低潮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王蕊 《辅导员》2011,(Z3):67
作文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开拓习作素材的源头。一、以生活为源泉,积累素材(一)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在参加活动时,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访问、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收集写作素材;要  相似文献   

10.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一、活用教材资源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第一条就是"乐于书面表达".但事实上许多小学生是害怕写作文的,一是不知道要写什么,二是不知道该如何写. 因此,要在习作教学指导上突破这个难点,笔者认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至关重要.要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又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激励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体验的布置、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挖掘,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钟爱华 《成才之路》2022,(14):87-89
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体现习作的本质追求,对此,教师要有整合、优化、创新、拓展的意识,引导学生捕捉生活元素,适时融入生活素材,丰富习作内容,让写作充满光彩和感人的力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如何让学生科学合理搜集写作素材,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生活感悟,如何进入习作的情感世界,这是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探究语文习作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小学生是不会写作的,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写作。教师在强势推进作文教学、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落入到权威的窠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超越儿童的言语特征,轻视儿童鲜活动感的生活体验,作文课成为习作制造课。游记习作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快乐体验,在观察和感受中体会游玩乐趣,在快乐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儿童实践体验的习作教学就是先让学生按照习作要求自行创作,然后教师再进行指导.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发现学生习作中的真实问题,在此基础上的教师指导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其逐步愿写、爱写、乐写作文.我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教师在批改中要以正面诱导、表扬为主,尽量避免批语的"冷漠"面孔.  相似文献   

16.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这一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依葫画瓢,模仿文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活思维、拓宽思路的好办法,是学生动笔的基础.因此,在习作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而模仿文本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作为儿童作文的教学者,要努力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彰显学生作文的儿童天性。一、让习作与生活无缝链接回归儿童本位的习作课堂,就必须努力做到关注儿童生活,尊重每一个能够激发儿童表现欲望的  相似文献   

18.
习作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视角写好评语。习作评语基于儿童立场,尊重儿童错误,关注儿童情感,承认儿童差异,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使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淡化作文指导,就是要精指导、巧指导学生的习作,要在儿童的"活动与游戏、幻想与想象、探究与体验"的活动中,追求教师指导与学生习作之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于无声处,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  相似文献   

20.
"笼笼统统教写作,模模糊糊学写作"成为当下习作教学的常态,也成为习作教学成效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教"的真实发生,断然不会有"学"的确实成效。习作教学需要教师钻进儿童的圈子里,需要教师懂得儿童:呵护原点价值,激活习作兴趣;需要教师唤醒儿童:拓宽教学资源,激发习作潜能;需要教师引领儿童:立足精准知识,润泽习作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