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鹤龄<愚庵小集>是<四库全书>著录的清初唯一的遗民别集.除了传统的文学标准,<愚庵小集>的入选既与四库馆臣对朱鹤龄同钱谦益矛盾的刻意利用及对<愚庵小集>的删改有关,也与文集本身丰富的学术底蕴有关,体现了乾隆及四库馆臣对清初别集的新的选录标准.  相似文献   

2.
《俗言》一卷,最早见于万历四十五年焦竑所编《升庵外集》卷六十三,本为"部类"之名,卷首题"成都杨慎著、瑯琊焦竑编"。清乾隆年间,罗江李调元辑刊《函海》丛书,依据《升庵外集》,将《俗言》一卷单独刻入《函海》中,卷首题"成都杨慎撰、瑯琊焦竑刊本",并将《俗言》编入《升庵著述总目》附刻于《函海》内。至此《俗言》由"部类"之名成为一部专书之名,后世沿习以为升庵专著。  相似文献   

3.
元好问编、郝天挺注《唐诗鼓吹》载有赵孟頫、武乙昌、姚燧序,卢挚后序。因姚燧《牧庵集》于明清之际亡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录其作品,排比编次,厘为《牧庵集》三十六卷,意义重大,然颇多谬误。卷三所收《唐诗鼓吹注序》,乃拼接武乙昌序文前半部、姚燧序文后半部而成。《全元文》、查洪德编校《牧庵集》沿袭其误,失之考订。同时,武乙昌序佚失已久,诸书不载,赖《丽宋楼藏书志》以存,亦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唐伯虎和祝枝山都是明代的名人。唐伯虎的书画,祝枝山的书法,直到现在还经常为人称道。这两个人也都能诗善文,唐伯虎著有《六如居士集》,祝枝山著有《怀星堂集》,祝枝山编著的《兴宁县志》,稿本一直保持至今。当时,唐、祝两人都出卖文稿,收取稿酬。明人李诩撰著的《戒庵老人漫笔》卷一《文士润笔》条曾记载他们的一些情况: 唐伯虎在孙思和家有一“巨本”,记录自  相似文献   

5.
《全宋诗》册一二卷六六四页七七六九吕陶《范才元参议求酒于延平使君邀予同赋谨次其韵》诗,出《净德集》卷三二。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册三一卷一七八五页一九九○四张元干,题同,出《芦川归来集》卷二。考吕陶(1028—1104)为北宋人,张元干(1091—1131)为南宋人。查苏籀《双溪集》卷三有《次韵范才元中秋夜》,李处权《崧庵集》卷一有《送范才元》,吕本中《东莱诗集》卷一九有《送范才元》,且张元干诗中另有《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此四人皆南宋人,范才元与他们同时。吕陶《净德集》乃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故有误,此诗应为张元干作…  相似文献   

6.
陈衍素来留心师友文字,尤喜王渔洋《感旧集》,用力四十余年增补其中诗人小传,其编选《师友诗录》或受此启发。《石遗室师友诗录》最初刊载于《国学萃编》,后因与沈宗畸交恶而停止刊载。现存《师友诗录》六卷,选张之洞、陈宝琛、陈书、沈曾植、梁鼎芬等九人诗作,后以此为蓝本成《近代诗钞》,并奠定了其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一》著《周易订疑》一书,云:"旧本题董养性撰,不著年代。考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尝官昭化令,摄剑州事。人明不仕,终于家。所著有《高闲云集》。或即其人欤?"《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存目一》《高闲云集》(两淮盐政采进本)条下云:"元董养性撰,养性有《周易订疑》,已著录。养性人明不仕,作《高闲云赋》以自况,因以名集。"《四库全书总目》这两条错误颇多,《周易订疑》著者与《高闲云集》著者虽皆名董养性,但并非一人,前者为清初山东乐陵人,后者为明初江西乐安人。  相似文献   

8.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愚庵小集》,“提要”说: 至其与钱谦益同郡,方谦益笺注杜诗时,尝馆于其家,乃集中无一语推重之。所作《书元裕之集后》一篇……盖隐刺谦益而发,尤可谓能知大义者矣。  相似文献   

9.
郎菁 《图书馆杂志》2005,24(10):64-69,36
清乾隆时被列入四库禁毁书目的,有陕西人所著三部诗文集:《溉堂集》、《槲叶集》和《弱水集》。其作者孙枝蔚、李柏、屈复,是清初陕西诗坛的中坚人物,其中孙枝蔚、李柏在遗民诗界也享有盛誉,屈复虽生于清初,因其同样强项不屈的民族气节,也被误归入明遗民,同出一脉的反清思想是三部诗集遭禁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明诗综》一百卷,系秀水朱彝尊(1629—1709)编选之明代诗歌总集。其中,卷八一上收录明遗民程用楫《雨宿桃源庵》《慈光寺神庙赐额》《月夜宿院中小阁》《汤泉》《喝石居》《祥符寺即轩辕宫》《初冬送友游浙》《巨门楼》凡八首诗作。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清乾隆二十五年教忠堂刻本《国朝诗别裁集》卷二六,均收录郑鉽(1675—1722)《月夜宿院中小阁》《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扰龙松歌》《夜光木歌》《题殉节录》《寒蝉》《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  相似文献   

11.
《独庵外集续稿》5卷,明姚广孝撰,日本刻本。姚广孝(1335~1418),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名天禧。14岁入本里妙智庵出家,法名道衍,字斯道,号独庵,又自号逃虚子。明建文时姚广孝力劝燕王朱棣举兵,谋佐其以成帝业。《明史》载其事:"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  相似文献   

12.
《我侬说诗》作者为徐我侬,非贾赤夫、苏静涵、文鲁斋三人。此书发展了金圣叹和徐增的分解说诗理论,将其细化到诗艺技法层次,标志着分解说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3.
《清代诗文集总目提要》页七八五著录有徐珠生撰《画雨楼稿》,未详其生卒年,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亦未及其人。据笔者考订,《提要》所云著者名字不确,且其生卒年实可考。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画雨楼稿》六卷《画雨楼词钞》一卷合为一书,著者乃清徐珠,字生庵,江苏如皋人。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各民族民间文学组联合编选的《中国歌谣选》(第一集近代歌谣),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大型《中国歌谣选》的编选和出版,贯彻和体现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生前的遗愿。早在一九五八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提倡搜集民歌。当时,在我国出现的新的采风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决定编选这部  相似文献   

15.
五经     
《五经》是儒家五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为孔子编定,但后人认为不可信。《书》即《书经》(又称《尚书》),为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相传是孔子编选的。《礼》即《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似文献   

16.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页一二三○著录白□□《海南白先生集》十九卷,道光二十八年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今按:此集内署“葛长庚”。长庚乃宋人,生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卒年不详,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名白玉蟾,字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嫔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  相似文献   

17.
姚广孝《独庵外集续稿》为辽宁省图书馆独家收藏,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其中有36首诗为《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所无存。这对姚广孝的研究及《全明诗》的编纂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初文学家侯方域的作品流传至今,其古文辞载集仅存者一百四十二篇,诗三百九十八首。笔者辑佚古文五篇(见拙著《侯方域集校笺》上中州古籍出版社92年版),其他皆已散佚。一、侯方域诗古文辞的散佚。侯方域虽然三十七岁抑郁而死,但古文远不止《壮悔堂文集》中所收。其《与任王谷论文书》云: 仆十五岁时学为文,金沙蒋黄门呜玉方为孝康,有盛名,每  相似文献   

19.
《历史档案》2003,(3):68-68
由兰州大学出版社编选的当代著名学者自选集张注洪卷——《燕因求是集》日前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0.
《十子诗略》是王士禛为活跃于康熙初年号为“十子”的十位在京诗人所编选的诗歌总集。“十子”当日名噪一时,但该集却在乾隆年间已不可见,目前存世者仅有曹贞吉、宋荦、颜光敏三家集。其中,曹、宋之集版式与诗集编次方式完全一致,确为该集中二家单行本;而现存颜光敏《乐圃集》则疑点重重,并非该集中颜氏原集。《十子诗略》的选刻并非一蹴而就,厘清该集的流传状况,对于进一步了解“十子”的早期交游及创作状况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