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播客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净 《新闻传播》2006,(5):28-29
2005年,广播发烧友有了podcast,于是“有声博客”——“播客”横空出世。2006年,播客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使它成为了中国传媒业和网络营销业的新热点。对于博客、传统广播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播客也是一个必须要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张碧霞 《视听界》2007,(5):101-102
2004年8月13日,IPOD的发明者美国人亚当·科利开通了世界第一个播客网站一一“每日源代码”(www.daflysourcecode.com),随后,因特网上掀起了一场播客风暴。截至目前,视频播客类网站约150多家。面对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有人惊呼,“播客杀死广播明星”。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3.
金俊 《视听纵横》2006,(2):72-73
在2005年,一项新的网络技术让广播感到了一种压力,也看到了一扇新的门。它就是目前风靡互联网的“播客”。“播客”,是一种“比博客(blog)”更新潮的概念,它使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声音节目并将其传到互联网与所有人分享,同时也可以选择或订阅别人提供的节目,并下载到M P3播放器中随时收听,“播客”让很多普通人享受到了做广播主持人的感觉,它“的草根”特点,它自由的传播模式,让人们禁不住预测“:播客”将给传统电台带来怎样深刻的革命?一、什么是“播客”“播客”,是英文“Podcast”的音译,是“iPod”(美国苹果公司M P3播放器)“和broadcas…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广播传播理念的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新技术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现阶段的广播理论。对于广播而言,目前最受瞩目的新技术当属基于网络的“播客”(Podcasting)技术。它的诞生是广播进化的一个转折点:它继承了传统广播的优势,并且成功弥补了传统广播的天然劣势。“播客”广播具有与传统广播相同的特点:一.传播迅速:二.可移动接收:三、接收设备都具有“便携式”特点。四.它们的用户都将是“动众”,即移动、流动状态下收听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许加彪  梁少怡 《当代传播》2023,(3):103-105+112
随着中文播客用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考察其“以声会友”的社交方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议题。本文遵循媒介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法,结合深度访谈内容,试图阐释作为个体交流的中介——中文播客之于在线社交的价值与隐忧。研究发现,虽然中文播客提供的“声音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在很大程度上舒缓了用户的疲惫感、孤独感与焦虑感,但“听播客”也会再造焦虑,如何调整是中文播客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赵红 《传媒观察》2005,(10):41-42
在闪客和博客流行之后,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播客都怀疑是不是写错了字。与博客翻译自blog一样,播客源自Podcasting的意译,它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最初借助一个叫“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自助广播。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将此类广播节目下载到自己的iPod或其他MP3播放器中随身收听。  相似文献   

7.
人民网“三剑客”是指人民网“强国博客”、“人民播客”和“掘客”三个频道。对博客和播客,大多数的网友并不陌生,而掘客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掘客’,音译于英文dig(挖掘),是从Web2.0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它来源于英文网站Digg.com。”“掘客网站其实是一个完全由用户自发参与内容创建、评论和分类的网站。网站内容完全由网民提交,网民自己发掘、上传信息,用户阅读量决定信息在网站上的排名。”本文拟对人民网“博客”、“播客”、“掘客”三个频道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栾轶玫 《今传媒》2005,(10):14-15
如果说自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诞生就是技术的产物的话,那么基于网络的“播客(Podcasting)”技术则是广播进化的一个全新转折点。“播客(Podcasting)”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传播理念。它可以使“人人皆为(广播)播者”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  相似文献   

9.
王欢妮  张冲 《新闻通讯》2009,(10):40-41
播客是自媒体进化的产物,它衍生于博客,却优于博客,是“一种订阅式音视频的个人媒体”①,往往以“有声有像的博客”自居,故而广受众多网民青睐。中国播客的发展与世界同步,自2004年诞生之日起,大量的播客网站及个人播客蔚然成风,一时间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紧接着又派生出了众多“山寨版”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李磊 《新闻实践》2006,(2):28-29
所谓播客,是POCTOAST的中文直译,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 最初借助一个叫“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播客”网站为用户免费提供30M至100M的使用空间,“播客”可以用麦克风、电脑录下自己的声频版日记,然后传到自己的播客上。作者还可以选择与广大网友分享,网友通过下载、订阅“播客”到电脑和MP3,就可以收听了。说到底,播客就是用声音和影像来写的博客,目前为止受限于网络技术主要以声音为主。  相似文献   

11.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播客便成为最引人关注的广播新技术,更值得注意的是它改变了旧有的传播理论。”  相似文献   

12.
播客的内涵什么是“播客”?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博客是新一代报纸,那么播客就是新一代广播,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文件允许用户订阅并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播客与其他音频内容传送的区别在于其订阅模式,订阅播客节目可以使用相应的播客软件,这种软件可以定期检查并下载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施国龙 《新闻窗》2014,(3):58-59
在“微博”、“微信”、“博客”大红大紫的今天,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播客”都怀疑是写错了字,而此时“播客”(Podcasting)正在网上掀起网络广播电视革命的浪潮。用一个麦克风、一台电脑加上制作软件,播客爱好者就可以将自制音视频节目传到网上,从而“秀”出自我风采,众多网民只需要通过一个小软件自动下载节目到电脑、MP3或其他播放器上,就可以随时随地收听。  相似文献   

14.
杨柳 《中国编辑》2006,(2):27-30
仿佛是一夜之间,一种新兴媒体——播客席卷全球。播客,不是博客,而是继博客之后的又一代网络新锐。有人认为:“如果说博客是新一代报纸,那么播客就是新一代广播。”如果说博客颠覆了受众被动接受文字信息模式的话,那么播客则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收听模式。在媒介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已不再满足于只做传播流程中被动的接受者,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传输、单纯的信息告知,已经不能适应受众的需要。无论是播客还是博客,都是受众寻求的一种能更好地表达自我的方式。播客继承了博客的原创性和大众性,饱含着浓郁的“草根”情结,受到众多网络先锋们的热烈追捧,并且还有迅速主流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兆杰 《今传媒》2005,(10S):67-69
究竟是受“播客”头衔的吸引,还是为了赶时髦,今年5月,中国收听率第一、访问量第一的大型网络电台——天网电台突然改名换姓,主站改名为“播客中国”。天网电台的高层到底打什么算盘?‘  相似文献   

16.
播客的发展及对电视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兵 《新闻世界》2009,(8):157-158
当前,许多年轻人对播客的热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中国几千万的播客来说,播客就是生活。“播客生活”已经成为今天时尚生活的代表,播客的代表人物正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对于经营注意力经济的电视媒体来说,尤其应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吴翔  洪婧 《视听界》2006,(4):45-48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媒体正在进入一个“不速之客”的时代。正当“博客”、“闪客”、“维客”等大量新兴媒介形态还在不断涌现时,一种比“博客”更为新潮的概念已逐渐在网络上蔓延开来,并极速蹿红,呈现出主流化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新兴的传播媒介——“播客”。“播客”概念溯源播客,英文名称为Podcast,本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允许用户订阅并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后衍生为用此方法来制作的音频节目。追溯起来,播客(Podcast)一词源于苹果公司MP3播放器(iPod)和广播(broadcast)的嫁接,原义是“出现在iPod上的广播”。随着宽带网…  相似文献   

18.
宋祖华 《中国广播》2006,(12):54-55
播客,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或视频文件并允许用户免费或订阅接收的传播形式。它进入我国不过三年时间,却发展迅猛,呈现出“井喷”态势。据菠萝网统计,2006年1月15日的中文播客数量是19.876个,到8月23日,这一数字已经攀升为112,007个,增长了近五倍;人们对播客的关注度也迅速提高。2006年1月15日,笔者曾用“百度”搜索关键词“播客”,找到相关网页约1,800,000篇,而8月23日再搜索,则找到约20,700,000篇,增长了  相似文献   

19.
仿佛是一夜之间,一种叫做“播客”的新兴媒体席卷全球。播客是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通常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显示出了一些与传统媒介不同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向明 《新闻前哨》2006,(2):107-108
网络的新宠儿——播客 每个人都可以当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软件免费下载播客提供的节目,订阅自己喜欢的内容,这种被称为广播下一代的“播客”,一夜间成了继博客和RSS后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据美国研究机构的最新统计,目前美国已有84万人在使用播客,预计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56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