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两个不是故事的故事,两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父母不同的态度,是否向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严峻的课题:今天怎样当儿女?  相似文献   

2.
我先来谈一谈我们共产党人对于儿童和母亲的态度,其次,要听一听各位父母对于养儿育女的经验和各种尚未克服的困难,以便互相参考,互相帮助。 我们对于孩子和母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从我们的观点来看,养育儿女是男女两性共同的任务。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问题,父亲和母亲都应当有一般正确的认识。 我们认为人类是让它绵延下去,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我们正处在抗战建国的伟大时代,要建设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容易走向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要让孩子自己付出爱,给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爱他们,否则就会导致‘无情’。奉劝父母们要学会享受儿女,而不是伺候儿女,孩子的‘无能’是父母过度保护带来的。‘无责任感’是因为父母老是帮孩子承担责任,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自作自受’。”——教育专家卢勤  相似文献   

4.
女儿远行     
“父母在,不远游”,这则中国千百年来的古训,让多少欲搏击长空、展翅翱翔的儿女困顿在父母的身边。然而,在今天,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做儿女的,早已冲破了古训的桎梏。想得很开的父母们,毅然决然地将身边惟一的孩子早早地送出了国门。而在儿女们眼里,父母仿佛会永远年轻,身体永远健康,因而也就头也不回地“壮行千里”去了。我有一个女儿,在如花似玉的季节,远离了我们。作为父母,我们很不舍。我们多么希望亭亭玉立、雀跃可人的女儿永远温婉  相似文献   

5.
“做父母的欠儿女们什么?”美国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表现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做父母的不欠他们的儿女摩托车或小汽车,不欠他们去欧洲的旅游费用。做父母的不一定要供他们的儿女上大学,借贷的方法和奖学金的种类是很多的。儿女结婚后,做父母的不欠他们用分期付款的办法买房子首次该村的钱,也没有给儿女照看孩子的义务。无论做父母的多么有钱,他们也不欠儿女一份遗产。父母所欠儿女的是坚定不移的指导和始终如一的约束,他们的主要义务之一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自身的价值、自信和自重。做父母的有责任使儿女对他们身体的变化感到轻松自在…  相似文献   

6.
这二位父母含辛茹苦.为使儿女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一切围绕着孩子不停地运转,而当一双儿女如愿以偿.众人称他们有福气时,他们却伤透了心,哀叹“悔不该当初啊”。为什么当初父母那么爱孩子,为孩子能成才耗尽了心血,而子女长大了却不懂得爱父母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想过没有,我们该怎样做孩子? 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怎样把传统带回家●张祺1997年暑假,6名曾经在山西省山阴县插过队的北京知青带着4个孩子回到他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村庄。20年了,这是他们第一次返乡,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回去,让儿女们到父母当年生活过的地方看一下,好让家长口中讲述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2010,(7):72-72
孩子是情绪化的,怎样处理他们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的情绪发作呢?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孩子的不良情绪让父母焦躁。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与未来。今天我们做了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也是儿女,也是在父母的或有声或无言的教育与影响中长大成人的。当我们今天回忆这一切的时候,那些我们还能够忆起的,也必是刻骨铭心的。把这些记忆中的片段付诸于文字,不仅能让我们体会父母深情,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孩子,做个称职的父母也有很高的价值,因为那是一个人真切的体验,是一种受教育者对教育咀嚼后的沉淀。让我们高兴的是,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很认同我们这个栏目,并提笔写下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11.
拿起《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这本书,细细品读书名,我们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理解,父母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当孩子发生某些状况时,我们作为父母有时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大声呵斥、指责、埋怨孩子.由此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中两个重要的角色,爸爸妈妈的语言行为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嘉善读者马晓楠来信4岁的儿子有点自私和小气,自己的玩具、食物从不让别人碰。我们经常告诉他要大方一些,不要自私,但没用。想请教其他父母有没有好的教育方法。主持生活中小气的孩子不少,父母忧心忡忡,担心孩子有这样的毛病会不受欢迎。怎样帮孩子克服小气、自私的行为,我们邀请杭州天水幼儿园的家长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惠平 《父母必读》2020,(5):104-106
当家庭结构出问题时,我们要相信孩子身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养育方法得当,父母离婚这件事也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心理能力,激活孩子的抗逆力,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向优势视角与发展视角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  相似文献   

16.
陪伴之道     
<正>如今,焦虑的父母与成长中的子女能否和谐相处、共同成长?怎样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既听话又成人?要学会等待西方有句谙语:"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梁骨长大的。"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那样的人。当你为孩子的考试患得患失、坐立不安时,又  相似文献   

17.
徐州读者张燕来电问:我的孩子经常感到孤单寂寞,但我们家中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我们又不能陪着他。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帮他摆脱孤单寂寞的情绪呢?主持:许多父母都能遇到独生子女孤单寂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现象,但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起来。下面我们看看江苏海安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观点一父母要做孩子的玩伴以前,我的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时,我就指导她数数、写字,时间长了,孩子便心烦厌倦了。她即使感到孤独寂寞,也不愿意找我们。我们做父母的有时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知…  相似文献   

18.
QQ是个孩子     
这篇文章没有讲述很具体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但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全面地看一个孩子。做父母的常常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儿女,做老师的常常认为自己教过很多学生,所以很容易看出孩子的优缺点。其实,我们也常常会片面。本文作者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  相似文献   

20.
过了暑假,孩子就要上学,父母少不了要和老师沟通,这看似简单的事,却让许多父母顾虑。有位父亲这样说:“女儿刚上幼儿园,几次送女儿时见到老师,老师也不告诉我们女儿在校情况。而女儿正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此时老师的主动性很重要,我很想和老师谈谈,又怕我们的意见让她难堪,关系弄僵了,对女儿更不好。”那么,怎样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