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lm 《快乐阅读》2008,(12):118-118
他在十岁的时候才上小学一年级,而同样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了。为此他问他的母亲自己是不是很笨,母亲委婉地告诉他: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而已,但在这个时候,需要努力地吸他在十岁的时候才上小学一年级,而同样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了。为此他问他的母亲自己是不是很笨,母亲委婉地告诉他: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而已,但在这个时候,需要努力地吸  相似文献   

2.
<正>线,总是和风筝在一起,日子久了,风筝腻了线。一天,风筝认识了小鸟,鸟儿告诉他自由的好,风筝越听越想挣脱线。那天,风很大,风筝飞高了,想要挣脱线,线却拉得越来越紧。"嘣"的一声,线断了。风筝回头,笑了。就在他暗自得意之时,暴风雨给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使他跌倒在地。这一刻,他才知道,线就是他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微世界     
微话题"十年体":我们的十年"甄嬛体"之后,又有一种"十年体"在微博上流行起来。十年前,女:"对不起,我不会喜欢你,你不要再坚持了,你这就好比在虹桥机场等火车,而车是永远不会来的,有意思伐?"男生听后默默走开。十年后,在上海虹桥始发的动车上,我听到一名城市交通规划师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爱情可遇不可求,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却成就了故事里的失意者。"冲冠一怒为红颜",十年磨一  相似文献   

4.
习惯是基础 小孩子一般都不爱吃蔬菜,我家也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扩大蔬菜种类,并告诉他"一口肉、一口蔬菜",中和一下.有的时候我也会用"激将法",告诉他白菜和韭菜不要吃,因为太好吃了,我要和爸爸分着吃.孩子一听,不给我吃,那怎么行?那份好奇心就出来了,他就主动跟我们抢着吃.我和他爸爸经常在有朋友的场合强化他的优...  相似文献   

5.
深深赞赏一句话——我们既不能"跪着听课",也不能"骑着听课"。我们在听名师的课时常常丧失了自我,因为是名师就盲目崇拜,失去了辨别力;而在听青年教师的课时,往往是看缺陷多,看错误多,提意见多,挑刺多,是骑在人家脖子上去听。抱着这两种心态去听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6,(10):45-45
搞笑故事: 小毕是个特别热心的人,总想帮助别人,可是他的好心却常常办坏事。 今天编辑部突然热闹了起来,我们有一个新同事参加了进来,小毕表现最积极了,人家还在擦桌子,就过去跟人家说:“你是新来的吧,赶紧去综合部拿钥匙……”过了十秒钟,这时这位新来的同事才抬起头,把耳机拿了下来,“你有什么事吗,”原来她在听音乐。  相似文献   

7.
叶欢 《现代语文》2007,(6):126-126
说书人喜欢在一回末了卖个关子,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吸引听众下次再来听。"请"字是敬辞,显得很礼貌,听众听了舒服。现代人很注重人际礼仪,不吝说"请",叫人家坐下说"请坐",让人家讲话说"请说",写文章指明出处或需要参看的地方,也不忘说一句  相似文献   

8.
杨晴川 《高中生》2012,(19):46-47
西方政要,特别是美国总统,似乎口才都不错。他们但凡公开演讲,总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其中的一些著名章句,还成为经典名言,一直流传下去。事实上,这种"口才"并非完全是个人成就,而更多的是集体创作的结果。比如,美国总统就有专门的写作班子,这些白宫写手才是造就"总统口才"的幕后功臣。白宫设置专人为总统撰写讲稿始于20世纪20年代。首位白宫写手是贾德森·韦利弗,他为1921年至1923年在任的沃伦·哈丁总统写稿,当时的头衔是"文学书记官"。美国的白宫写手们把他尊为祖师爷,并将他们的联谊组织命名为"贾德森·韦利弗学会",肯尼迪身后的"白宫幽灵"  相似文献   

9.
<正>我知道父亲是不完美的,他打我屁股的时候,往往是我没犯错的时候;而我该被"修理"的时候,他又将我缓刑处理了。他性情温和,偶尔发起脾气来却令人不寒而栗。我知道老爸所有的缺点,却没告诉他,因为我觉得告诉他他也听不进去。他不完美,但是他真的很聪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想,所有真正聪明的男人都会成为总统。我希望他成为总统的时候,我正好到了可以恋爱的年  相似文献   

10.
正真正的课堂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那么启发思维就更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了。在中国古代就有所谓"君子之道,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牵,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学生学习起来才感到轻快;开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启发诱导。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  相似文献   

11.
儿子的大学     
老张天还没亮就背着一袋干粮和衣服出了门。老张是昨晚才决定出门的。老张出门是去看看儿子的大学。昨晚吃饭的时候,老张的儿子告诉他说他报考了省城的一所大学。老张听了就问儿子那所大学好不好,儿子告诉他还可以,说他是从网上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学费真贵大一新生报到,同宿舍的相互介绍。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同学说:"大学学费真贵,家里卖了头牛才交的学费!"另外五个同学听了都挺同情他,在生活上就对他多加照顾,能请他吃饭就请他吃饭,毕竟人家为了  相似文献   

13.
火花     
妻子出差了。每天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吃喝,可把他忙坏了。这天一早,邻居大嫂神秘地告诉他:"你家孩子最近也老是去网吧……"他听了后,心里一颤。邻居大嫂的孩子因为沉迷于去网吧玩游戏,被他父亲一记耳光打得耳膜穿孔,花了好几千元才治好。自他知道孩子迷上上网后,就开始留心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任教五十年,钱理群在2012年教师节前夕宣布"告别教育"。从北大退休后,他投身中学教育十年,试图"改变人心",却得到屡战屡败的结果。他说,今后他会在"教育之外"关心教育。"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2012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寻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前,在电影《刮痧》中,那个美国律师这样理解我们的孙悟空:"别人种了9000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摘来便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  相似文献   

16.
正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学写字。他很聪明,八九岁时就学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大人们的称赞。虽然父亲常常告诉他:"写字好比练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献之却当做耳边风。有一天,献之在书房里写字。他模仿父亲的笔法连着写了几十个"大"字,拿在手里左看右看,越看越得意,越看越觉得自己写的字  相似文献   

17.
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兄弟"。他指着"兄"字对哥哥说,这个字读兄,兄就是哥哥,又指着"弟"字,这个字读弟,弟弟就是我。"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哥哥却坚持读那两个字为"弟兄",简短却很坚决地读,弟,兄!走出哥哥房门时,他哭了,哥哥是在告诉他,哥哥心中,弟弟永远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8.
我知道父亲是不完美的。他打我屁股的时候,往往我并没犯错;而我该被"修理"的时候,他又将我"缓刑"处理了。他性情温和,偶尔发起脾气来却令人不寒而栗。我知道他所有的缺点,却没告诉他,因为告诉他他也听不进去。他不完美,但是他真的很聪明。我很小的时候就在想,所有真正聪明的男人都会成为总统。我希望他成为总统的时候,我正好到了可以恋爱的年纪,我想这样我就能以总统女儿的身份出嫁了,白  相似文献   

19.
鹦鹉学舌     
在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是当地的首富,巴结他家的人很多.有个名叫尔尔的人,想找他家当靠山.知道那家主子特爱听奉承的话,于是从很远的地方弄来一只会学人说话的鹦鹉,教它说些人们爱听的话.嘿,你别说,它学得可快了,什么"长命百岁",什么"年年有余",让人听了,啧,心里那个舒服啊!  相似文献   

20.
读书,大抵不是一件强按牛头喝水的事情,需要自觉。康熙时的朱竹归田后,时值荒年,邻居"讶其日午无炊烟",乃"叩门馈以豆粥",发现他还是"书声琅琅不辍"。方苞以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人家来探监,他便借此"谘经诹史"。狱友说:"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姗笑何?"判决书下来,方苞还在神态自若地读《礼经》。有人把书扔到地上,告诉他:要杀头了!方苞答:"朝闻道,夕死可也。"往前看,做官时的黄庭坚也是如此,刘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