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踪诡秘的它们生来就喜欢挑战人类的智慧。一旦人类找到它们,它们就会公正地为人类的智慧“打分”。所以千百年来,人类非常热衷于寻找它们。  相似文献   

2.
“小确幸”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在春上村树的随笔集《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春上村树说自己喜欢买内裤,尽管穿不完。但仍会乐此不疲地不断买回来.然后把这些“宝贝”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整整齐齐地码在专用抽屉里,内心获得只可意会,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2011,(3):59-59
“幸福不是浮云,不是因为我爸不是李刚,也不是羡慕嫉妒恨。幸福就是希望过日子中没有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工作上的鸭梨不要一筐又一筐,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蚂蚁喜欢吃的食物不一样,但相同的一点是,它们都很聪明,会自己寻找或制作喜欢吃的食物,如收获蚁喜欢吃植物的种子,它们常把多余的植物种子储藏在洞穴里;而割叶蚁喜欢吃蘑菇它们就会自己培植好吃的蘑菇,很厉害吧?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向上,幸福人生 ”的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纳入幸福指数,确立校园主导价值观为“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以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为辅,通过加强政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幸福感、教师的事业幸福感、学生的学习快乐感,去构建一种“和谐向上,幸福人生”的校园文化,从而为教师、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和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王纯 《科教文汇》2012,(35):I0001-I0001
每一年,对于世界和国家来说,都是波澜壮阔的。可是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更多的是平淡.想起前不久央视记者的调查提问:你幸福吗?我的答案是:幸福!生活中有许多微小的幸福,串起平淡日子里的微幸福,生活就会像花开一样美好。过去的一年,我们一家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一个温暖的家,才能够把工作学习做到最好。我在工作上一直很努力,暑假期间,领导派我去外地培训,感觉自己收获很大。这一年,我进步了,还被评为“骨干教师”。丈夫亲自下厨,张罗了一桌好饭,算是为我庆贺。他今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调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也非常满足。最值得庆贺的是女儿,每次考试都稳居班里的第一名。她挥着小胳膊说:“下次我要拿全校第一名,耶!”我家的房贷今年还清了,生活宽裕了很多。我和丈夫商量着,要多.对父母尽孝。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吃的用的应有尽有。我们想方设法让老人开心,经常打电话问候,有时间回家看望他们。父母虽然年纪大了,也喜欢到处走走。暑假我们带着父母去了一趟白洋淀,“十一”放假去了一趟五台山。老人们都很开心。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们对“主观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新发现:幸福不分性别,幸福不依赖于年龄,财富不能创造幸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中,他提出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真成了“微世界”:微机、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幸福……其实,还有一种“微”常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微机会”和“小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不认为幸福与科学有什么成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分属于两个系统.一个是情感的范畴,属于精神的领域.一个是物质的范畴,属于无生命的领域(这样划分不严谨,对生命科学有点不敬,请原谅.我说的生命指的是变幻万千的活体感觉.).在科学产生之前很久,幸福就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之中.后来科学出现了,但幸福感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增长,它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虽然有的时候,轨道会发生小小的交叉.  相似文献   

10.
从能跳善舞的角度来评价,电磁波应该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里最杰出的“舞蹈家”。它们都是按照“有规则振动”的方式翩翩起舞。整个电磁波家族成员的“舞步跨度”有大有小、“飞舞次数”有快有慢,物理学家把电磁波的“舞步跨度”叫做波长,把它们在一定时间里的“飞舞次数”叫做频率,他们喜欢用这两个物理参数来揭示电磁波家族里深藏的秘密。在宇宙世界的大舞台上,神奇的电磁波家族飞旋着自己独特的“舞步”,演绎出了一连串惊人奇迹。让我们沿着“指数级台阶”,逐一寻找这个家族的每个成员,并认真欣赏欣赏它们精彩绝伦的“舞蹈”。  相似文献   

11.
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对幸福有不一样的感受.他说:“懂得受苦的人,比幸福的人要强得多。”大作家说出这句话.是想证明.有很多人不懂该怎么正确地痛苦.以及怎么正确地幸福。龙应台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这话等于没说。于是。她继续补充说:“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依旧。”这话靠谱,但也只有受过苦并懂得受苦的人.才可能明白。  相似文献   

12.
法国诗人罗曼·罗兰曾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告诉我们,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状态之中,以下9个步骤也许能帮我们激发动力、找到灵魂深处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早在几千年前伟大的哲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善和幸福”思想,对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很有必要。在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的同时,精神文化建设也不能松懈,当前社会上出现许多道德问题,股股歪风邪气横行,如扭曲的金钱观、歪曲的价值观和不和谐的世界观显露,接二连三的炫富者、拜金者、唯物质论者涌现,诸多人认为有钱意味着幸福,认为世界不存在善,认为善是虚伪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想就亚里士多德的“善和幸福”思想浅谈我的体会。对其思想我们应变通地看,认识到其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业化的主题词是“温饱”,工业化的主题词是“富强”,信息化的主题词是“幸福”。富强可以用GDP来衡量,幸福用什么来衡量呢?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到“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变性”等词汇。“蛋白质结构”是指蛋白质呈现出的空间造型,而“变性”实际上是指它们原有的形态发生改变。那么,蛋白质如何摆出造型?它们为什么要“搔首弄姿”?这些对我们人类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多的教育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或课后进行,属"事后诸葛"型的反思,这样的反思会增加教师的职业内疚感,不利于成就幸福的教师。笔者提出课前"三思",以克服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终生学习型教师,做成长型的幸福教师。  相似文献   

17.
张达明 《知识窗》2011,(5):22-22
2011年3月4日一大早,居住在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的65岁华裔老人阿尔文·王刚起床,就接到《纽约时报》记者道尔·沃森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在过去3年里,美国著名的民意测验公司盖洛普对你生活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调查,认为你比所有人的幸福指数都要高许多。  相似文献   

18.
幸福方程式     
人人都想幸福。72年来,哈佛大学一群研究者致力于发现“幸福方程式”。 从1930年代末期至今,他们跟踪调查了268人,陪他们经历了大学、战争、就业、婚姻、生儿育女,直至步入老年,成为祖父母。在这项史上最全面最漫长的研究中,他们的确有了一些独特发现。  相似文献   

19.
孙扬 《发明与革新》2010,(11):40-40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喜欢“煲电话粥”,可令他们不爽的是常常因为通话时间过长,手机电池电量不够而终止通话。这个问题也许将会得到圆满解决,喜欢“煲电话粥”的人再也不用担心手机电池电量不够而终止通话。  相似文献   

20.
你是否相信,在我们在身体内,埋藏着许多“定时炸弹”,它们各自会在特定的时间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