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对于知识的教学只是浮于表面,过于注重结论、方法以及习题,学生就无法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文章立足于"数学证明",深层剖析"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涵和价值,并针对如何利用小学生力所能及的"证明"展开探讨,给出"剖析教材,发掘素材""以错引措,以误换悟""探本溯源,突破界限"和"多样证明,活化认知"等策略,力求将"数学证明"融入课堂,使之成为学生探寻数学本质的最佳路径,让课堂充满浓浓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2.
数学样例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探索、发现和逻辑思辨的素材;同时,样例学习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抽象知识的典型应用模式,产生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通过合理补充教材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学习的本质;合理引申教材"情境"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背景;合理设计教材"美育"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合理开发教材"诱错"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辨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高甜 《教师》2012,(24):85-85
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课堂中所要关注的是:学生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不能在每一节课都有所发展。至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不是最重要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要解放学生,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斗争"的过程.结合课堂实例,讨论教师如何抓住时机,通过示错—纠错—悟错的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误中思,思中悟,误中求悟.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而学生的错误同时也是课堂中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无心之错"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在"将错就错"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每错必录"中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无一不是对错误资源充分利用的体现,是错有错着。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错误,教师应善于变"错"为"宝",引导学生针对错误"把脉诊断",找到"病根"、治愈"病情",让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要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强调:"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暴露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正确描述思维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鉴于此,学生课堂答问后,教师不能仅用"对了"或"错了"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当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是这样",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缺陷,又能让学生在自查自理、自诊自治中,学会合理地调整思维方向,逐步不走或少走歧路.  相似文献   

8.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融错"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融错"不仅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合作交流、主动纠错、形成感悟、提升认识的有效载体。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设计相关的"融错"环节,在有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尝试在"融错"中提升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说:"哎,我怎么这么笨呢,怎么就不能多想几种方法,让你们能够理解呢!"也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啊,天哪,这道题我讲了不下于三遍了,怎么还是错那么多呀!"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育,怎样才能最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做哪些变革和调整?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打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课堂,只有真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辩论是制造高潮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课堂辩论,能够让学生对教学难点、错点、重点有深刻的认知,由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教学实践入手,在辩论中发现、分析并修正错误,为学生创设课堂辩论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陈寿来 《考试周刊》2014,(64):59-60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应以多元联动为核心,把握课堂节奏、导入数学活动、采集生活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就初中数学大课堂。  相似文献   

12.
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设计有助于学生尝试体验和发展思维的数学活动。经验"链"中得,即实现原有经验、生成经验、再生经验到新经验的积累;经验"错"中得,即化错累经验;经验"比"中得,让学生在方法的对比中深化对各种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将初中数学课堂打造为"生活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要架设好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享受"数学,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一、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树立学生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数学课堂在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被真正激活。数学课堂真正依靠什么来吸引学生?数学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方法,必须彰显数学学科特色,为学生思维开路,引领每个学生参与思维运动,获得思维成果,不断积蓄数学课堂的思维能量,用数学最本质的思维之美,去打造数学课堂的真正"颜值",呈现数学学科之美,将已走远的数学拉回学生身边,让学生真正走入数学世界,因数学思维乐趣而"爱"上数学,使得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数学复习课教学往往存在教师讲完例题,学生练习的固化模式,对学生来说能力得不到培养,只是解题的工具。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课堂中要给学生独立、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中的每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好教学中"错解"、"错因"与"练习"的关系,对典型错误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办法,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徐微 《江苏教育》2013,(1):36-38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人化的、阶段性的、经验性的、表象性的、非严格的、可错的、动态变化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强调的是"发生"而不是"强加于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不同,教学的实际效果也相差甚远。在教学中,存在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缺失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加深认识理解、完善备课观念、拓展课堂内涵外延、注重科学评价等方法来促进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7.
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师生关系民主融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开放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扩散。智慧的数学课堂如风细雨,春意盎然,让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构建和谐、开放、智慧的数学课堂呢?一、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心心相印"我喜欢我的数学老师,她待人和蔼,笑容亲切,我喜欢她,尤其喜欢她上的数学课。"一个学生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成功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暗恋,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18.
"数学味"的课堂实质就是要体现数学的学科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实现"数学味"的课堂,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研究教材和课标,寻找"数学味"的配方;关注思维和过程,感悟"数学味"的魅力;渗透思想和方法,领悟"数学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和经验,顺应学生的内在需求,挖掘课堂生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让"教"契合学生的"学"。这样既使数学课堂走向自然、深刻,又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数学成长,凸显数学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28):75-76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