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与嫁接是应用最广的创新方法,也是创新的一条捷径。由借鉴而产生的创新,要多于纯粹出自发明的创新。卓越的创新者善于把某个环境中显而易见的构思挑选出来,以某种方式应用于其他环境。露丝·汉德勒在女儿玩纸板娃娃时,萌生了想要给女儿做个塑料娃娃的念头。于是,一个名叫"芭比"的11英寸人偶诞生了。露丝给"芭比"穿上了各种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大设计作品观察,就带有中国色彩的作品寥寥无几和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乃至传统艺术不屑一顾的现象加以议论,从而引出文章主题“一个设计者要会去用本土语言去体现自己的思想,中国的设计作品就要有坚持‘中国设计一中国味’的原则。”虽然国门洞开,借鉴了不少西方的艺术手法,但要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虽然外来事物的渗入,但我们也要遵循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这一原则。通过“玉之韵”、“水墨灵犬”、“陈幼坚工作室LOGO”的一些成功案例,分别从文字、图形、颜色和编排四个方面上进一步阐述中国的设计作品要有中国的味道。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设计也一样,我们还不但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能体现中国思想的事物,还要在西方人的眼里去发现他们头脑中的“中国味道”,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郭丽 《世界发明》2009,(6):31-33
如果仅仅是个普通的一成不变的娃娃,芭比也不会在全世界有如此众多的粉丝,正是因为芭比在设计上的千般面孔和卓越品牌塑造,使得她成为时尚文化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4.
洋娃娃作为一种特殊的收藏门类,如今开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7月30日~8月1日,国内首个大型珍妮娃娃展在三里屯Village原创界展厅举行,99个“娃娃新娘”向观众展现了娃娃世界的别样风情。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34-38
英语“太空人”的单字是astronaut,不过,这专指美国的太空人。如果是俄国的太空人,英语用字是cosmonaut。这一用词是1961年,苏联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YuryAlekseyevichGagarin)成为人类第一个太空人时,当时西方媒体创造的。俄文“kosmos”指宇宙,俄国人称太空人为kosmolaz。随着神舟五号太空飞船顺利升空,中国太空人杨利伟的黄色面孔受到世界瞩目,也让英文多了一个新单词。从此,一个诞生不久的中西合璧新英文单字也融入了西方世界,连日来已成为欧美各国媒体热门用字——“taikonaut”。如今,当我们提到“taikonaut”这个词时,恐怕脑海里面浮现的不仅仅是杨利伟,还会有升上太空的数位华人的身影做为龙的子孙,他们也是我们华夏一脉的骄傲。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几位华人太空英雄。  相似文献   

6.
采访札记:当同事建议我采访软陶艺术家赵春香时,戒心里还在想:小小的软陶,和众多艺术门类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更何况软陶还是其中出现较晚、从业人数较少、也没有形成什么“气候”的艺术门类,上我们这个栏目合适吗?当看到“创艺无限软陶艺术工作室”的一个小小的宣传资料,上面的“感受软陶艺术的魅力,进行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7.
常鹏  刘疆昕 《金秋科苑》2010,(24):150-150,152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最具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代表性艺术之一,西方现代艺术在艺术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我们将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涵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中国书法的艺术特性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有着很多的相近、相通甚至相同的地方。这些共性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挖掘、分析和总结的,在对比中所得到的有益共性将对今后的艺术创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09,(15):7-8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说,娃娃的脸之所以惹人爱并易引起观察者对娃娃的关爱行为,是因为人脑中一个被称为“奖励中枢”的区域受到了刺激。科学家让一些自己没有孩子的女性去观察一些娃娃的照片,同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去透视她们脑部的活动。研究发现,照片上娃娃逗人的面部特征越多越强烈,实验对象的脑部“奖励中枢”区域也会越兴奋。这说明,无论观察者与孩子是否有血缘关系,娃娃的脸都会引起他们大脑的关爱反应。当“奖励中枢”被激活后可以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并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弱小的同类。  相似文献   

9.
戴素素 《科教文汇》2008,(3):185-186
中国和日本虽然都属于东方民族,但中国的设计艺术和日本的设计艺术毕竟生存在不同的国度,两国的设计艺术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也必然不同.同样在对待西方设计上,中国表现了泱泱大国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而日本却表现出了一个好学生的“追赶性”。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任何外来文化时,只有认真分析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借鉴人家优秀的东西,将其融入到本民族的艺术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08,(10):216-216
世纪之交,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发展性共享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成果。东西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信息交融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洪流冲刷着地球的各个角落。于是传统的中国画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于是一些人打着“创新”的旗帜,认为传统的中国画是阻碍其自身发展的最大障碍,提出了“反对传统就是对传统的最好继承”的口号,他们认为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则可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美感。其实真正的艺术创新并不是要摒弃传统的中华文化。我们创新的动力与源泉应是对传统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应是将西方美术艺术的精髓有机地融合到传统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之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肖正 《今日科苑》2004,(10):28-30
两年前,记者有幸与姜老师相识,并欣喜地发现,在滨城,很难找到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夫妻二人及一双儿女先后深造于鲁迅美术学院,又都从事高校艺术教学和创作,并都取得不凡的业绩。当记者称他们家为“美术人家”、“教育之家”时,一向温文尔雅的姜老师急了:“快别这样说,比我们优秀的人多的是。现在回头看看,我近一辈子了还一事无成,简直就像一个没有分裂好的大细胞,什么也不是……”  相似文献   

12.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要回答来自不同的朋友而又是同样的问题好几遍:“你会去CJ吗?”.“我们会在CJ展会上碰面吗?”.“你一定要到我们展台前.我到时候给你娃娃和带你去看美女!”.如此种种.总是围绕着CJ.总是觉得是个人就该去看CJ。可我的回答总是一样“有啥好看的.看来看去.还不是和以前一样!”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当年的提醒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世界误读中国”使国人义愤填膺时,人们却可能忽略了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误读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2,(21):102-104
当NASA工作人员为“好奇”号击掌欢呼,解说员介绍核电池动力系统时,中国人自然也会好奇,我们难道只有大型核电站和核潜艇吗?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西方绘画理论的对比中,尽管中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具有各自的特色和风采;但在艺术精神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中西方绘画理论的结合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惊喜的效果,如“形似”和“神似”,形神兼备,相互转换融合。只有通过仔细的研究和归类,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绘画理论,并和艺术的发展相互对比,才能努力提高自我的艺术层次和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16.
《预测》1983,(5)
在日本,自一九八○年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后,目前正在出现一股“科学技术热”。日本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依靠它发展社会经济.并非始自今日,其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明治维新”时期。一、移植西方科学技术的“和魂洋才”一八六八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新政权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建国方略,除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外,还全面地采纳了以西欧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当时提出的“和魂洋才”的口号表明了日本人学习西  相似文献   

17.
文化软实力     
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知道了经济实力的重要性.所以中国从那以后一门心思发展经济。尤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情。然而.在所谓”80后“成长起来之后,人们发现.这一代人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越生活.他们的思想却有不少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和好莱坞。也就是说.我们在享受西方经济模式带来的物质生活同时,却牺牲了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胡山华 《科教文汇》2009,(1):105-106
对艺术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中国师承教育传统和西方教育理论上都有所体现,但是在东西方相遇的教育现状中却出现了“技能性”错位。如何对“技能性”价值取向矫而不过,这是当下艺术教育“人文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写实绘画受到西学东渐这一变革的影响,中画和西画各有所长,二者虽然精神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对写实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写实艺术和西方现实艺术开始了他们艰难的磨合。写实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紧扣"笔墨当随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赵思山 《科教文汇》2008,(33):253-253
中国画与西画在线的运用、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线”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造型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构成符号,而这种符号又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中西方的绘画艺术都经历过以线造型,以线寄情的表现历史。由于中西方在社会背景、文化心理,欣赏习惯等不同,在不同时期对“线”寄予了不同的表现和精神内涵。“线”已经成为中西方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