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游客到陕北遇到一个放羊的小孩,游客问:"小孩,你这样每天放羊为了什么?""挣钱娶媳妇。"小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娶了媳妇以后呢?"游客又问。"再放羊挣钱,给媳妇生娃。"  相似文献   

2.
俺媳妇是位小学语教师。趁着教师节这节骨眼.俺得赶紧跟大家“诉诉委屈”。  相似文献   

3.
难忘的歌声     
我刚从固原师范学校毕业。就被分配在宁南山区一所破旧的初级村小任教。小小的院落不时传来孩于们甜美而快乐的歌声,多少给我寂寞的心灵些许安慰。这个村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杏花村。每年一到四五月间,村子周围满坡满洼的杏花就会竞相开放,掩映着这个贫穷偏僻的小村庄。学校就坐落在村头。带头唱歌的是位稍大一点的女孩,名叫刘珍珠。她们三人一组,每人向后伸出右腿,脚套脚连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花篮”,向右旋转,边跳边唱: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媳妇,媳妇名字叫个编花篮。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她们最爱…  相似文献   

4.
[原文]刘大妈已经好些年没进城了,这次是为儿子看家才出来的。确切地说是为了帮媳妇照料那只长毛狮子狗才进城的。儿子和媳妇结婚三年多了,孩子不要偏养个小狗,看得跟命根子似的。这次要外出旅游一个月就特意把刘大妈接了出来。媳妇在走前给刘大妈上了一整夜关于如何照料小狗  相似文献   

5.
顽症     
转眼春节将至,空气中充满了浓浓的节庆气息。吃过早饭,玉梅被阿四媳妇拉着到了小店,店中人声喧哗、麻将翻滚,热闹非凡。店里的女主人,也就是要军媳妇,见到玉梅和阿四媳妇,笑咪咪地打了声招呼,急忙提了二把椅子放在店外太阳晒得到的地方,转身到小店中装了一碟瓜子,拉着玉梅和阿四媳妇去店外晒太阳。三个女人边嗑瓜子,边东家长,西家短地拉起了家常。  相似文献   

6.
钟培旭 《读写月报》2023,(13):19-23
<正>《百合花》故事动人,牵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篇小说以“我”(一位文工团女兵)的视角展开,写了“我”被小通讯员带到包扎所,后来一起去向老百姓借被子,遇到一个刚过门三天的年轻媳妇,颇有些曲折地借到她唯一的嫁妆——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  相似文献   

7.
郭媚 《学语文》2021,(2):76-77
萧红的写作,与生命同行。她的人生始于北国的呼兰小城,在她的生命将近终点的时候,她写下了《呼兰河传》这部巅峰之作,小说在五、六、七章分别写了三个悲苦的人物: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小团圆媳妇的故事被放在首位,这足以见得它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小团圆媳妇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悲苦的,但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不仅是呼兰河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十、杀媳妇 运城俗语称娶媳妇为“杀媳妇”。外间人初闻,莫不骇然,窃思:娶妻乃喜庆之事,何以竟动兵刃曰“杀”?当地人虽习闻已久,见怪不惊,然对娶妻何以曰“杀”,亦不甚了了。 景梅九先生《罪案》一书,谓安邑话之“杀媳妇”即“索媳妇”,此说极是,惜乎未言其详。  相似文献   

9.
不亦乐乎     
1.有个坎儿 有一个哥们儿,他对他媳妇说:“媳妇,我算命了,算命的说我135岁的时候有个坎儿!他媳妇冷冷地说:“咋的?坟让人刨了啊?”  相似文献   

10.
禁不住我的再三“逼迫”,儿子终于决定回国发展。不过他去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时却是三个人。除了小孙子永泰,他还给我带回来一个会讲汉语的韩国媳妇朴恩贞。看着我那小孙子,我对他宠爱有加,恨不得天天都把他捧在手心里。可是恩贞却迫不及待地把他送到了学校。我对媳妇说:“我和他爷爷反正没事做,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博览》2011,(4):50-50
1从前,有一对夫妇生了十个儿子,儿子们先后娶了媳妇。九个媳妇整天搬弄是非,兄弟间常常争吵不休。  相似文献   

12.
先来讲两则故事。 一个是:有个人喜欢集邮——开始并不喜欢,只是为了赚钱,每天跑邮局、蹲马路,五分变一角,一角成一块。早期集邮者都发了点小财,这一位也不例外。后来就买了家具、娶了漂亮媳妇。富起来以后他还是爱集邮。这回不倒腾了。买进来收藏,不卖。有钱了嘛。但凡遇见好邮票,决不放过。后来,简捷地说吧,开始变卖家具买邮票,直到家徒四壁,媳妇也走了。他又和先前一  相似文献   

13.
一位亲戚,两年前不幸遭遇了车祸,留下了孤儿寡母和老人。亏得公婆还精神,家务、田地摸爬滚打.一路帮衬着孙子媳妇。我也利用工作之便。让俩孩子享受上了贫困助学金。亲友们更是出力捐物.亲戚家的日子总算没有太寒酸。  相似文献   

1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庙会,村里的百姓按照老规矩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演出。 一大早,张三一家出去赶庙会了,只留下张三的媳妇一人在家收拾屋子。下午等张三回到家的时候,却发现妻子死在了窗户边,  相似文献   

15.
我们班有位学生叫小海,从初二开始就很令老师们头痛:作业不做,考试全是白卷,极易与老师发生矛盾,如果他看着哪位老师不顺眼,就会当堂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来台,然后扬长而去。接这个班时,前任班主任告诉了我他的情况:他的父亲离过两次婚,找了三个媳妇,每个媳妇都生了一个儿子,小海是第二个媳妇生的。他从小跟奶奶长大,他父亲的店铺虽然与他奶奶家是隔壁,但他从不去他父亲那里。他的亲生母亲与他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关系非常紧张,恰巧又再嫁给了本村人,因此孩子在其中就成了他们斗争的一颗棋子。  相似文献   

16.
作家冯唐新文见诸网络,备受网友赞赏。新文名为《我妈》。我跟媳妇一起读,大笑间或小笑无数。冯唐形容老妈,用到慓悍、大器、茂盛三词,新鲜,有劲儿,传神。  相似文献   

17.
"公公背媳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源于江汉平原天、潜、沔三地的一种极度变形的另类婚俗,婚礼上公公和新郎的角色发生置换,以戏谑公公和媳妇作为婚礼的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种另类婚俗的表现形态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本文将对天门市另类婚俗的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进行比较,探究其流变原因,并考察现今该婚俗在当地的接受情况,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天门地区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及独特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都将"媳"字条目下"媳妇"与"媳妇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进行注解,分别有两个词条共四个义项。然而,通过对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考察发现,"媳妇"与"媳妇儿"在语义和用法上完全一致,二者其实是一个词,儿化并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其词义只有三个义项:儿子的妻子、妻子和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  相似文献   

19.
向守万 《教育文汇》2011,(10):31-31
一次复查试卷时,我被六年级的一篇作文吸引住了。这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同学们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下面是一位学生《我想娶她做媳妇》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两株甘蔗苗     
他大约30出头,中等个子,宽肩,方脸,眼微凹,蕴含着善良与热情。他是我调回原籍结识的第一位同事与好友。那年他任这山沟学区教导主任,既是青年教师的“头”,也是外地教师的“代言人”。有位大龄男教师找同行女伴,他当“红娘”不算,还帮忙把这媳妇调进区里“安巢”。那位大龄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