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教授培育的1.08亩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亩产达到2276.27斤.这一产量刷新了我国90年代中后期创造的水稻亩产2066.7斤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
追星当追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中国、对世界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从1976年大规模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行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产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在全国增产的稻谷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截至2006年,杂交水稻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启动研究和引种,种植面积己达3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专家简介]袁隆平(1930-),男,江西德安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曾获国家特等发明奖(198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8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1930-),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实现的粮食增产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平简介 名字:袁隆平 出生年月:1930年9月1日 籍贯:江西德安 简介: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我国功勋科学家袁隆平院士30多年来,坚持科学实验,突破"水稻无杂交优势可以利用"的定论,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事迹,以及他表现出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文章由此总结出对广大实验室工作者的几点启迪.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功勋科学家袁隆平院士30多年来,坚持科学实验,突破"水稻无杂交优势可以利用"的定论,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事迹,以及他表现出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文章由此总结出对广大实验室工作者的几点启迪.  相似文献   

8.
回放     
云南农业大学举行70周年校庆本刊讯(记者矣勇)七秩芳华,和谐发展。9月20日上午,云南农业大学建校70周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田欣,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副省长高峰及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等领导出席庆典。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创新过程。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创新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0.
徐兰山 《科技文萃》2004,(11):43-51
新闻背景 2004年9月1日,泰国公主诗琳通在曼谷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隆重颁发"金镰刀"奖,以表彰其在水稻杂交领域的杰出贡献.与此巧合,2004年9月,适逢我国开展(也是世界)杂交水稻研究40周年.40年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群体,在水稻杂交领域展开了一场波澜起伏,坚苦卓绝的科研攻关,终于取得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袁隆平院士获得我国科学技术发明唯一的特等奖、国家主席大奖;获得美国"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世界粮食基金会"世界粮食奖",以及2004年5月由以色列总统卡察夫颁发的年度国际农业沃夫奖等十七项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11.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是说……灵感(inspiration)是人们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11,(14):65
办学性质:公办办学层次:大专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优秀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市区,是籼型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在本院工作37年,现任学院名誉院长。怀化是湘、鄂、渝、黔、桂五省周边中心城市,是中国西南内陆的交  相似文献   

13.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4):F0002-F0002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7年4月29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14.
水稻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消费人群最大的粮食作物。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三系杂交稻培育成功并应用于生产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面积突破了500公斤大关。但进入80年代以后,杂交水稻的产量出现了徘徊局面,主要原因是组配杂种的双亲亲缘关系比较近,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有限。 为了使在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保持水稻总产量有所提高,就必须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地方     
正我国首个海水稻学院在青岛成立7月18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与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合作共建的"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海水稻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目前我国首个海水稻学院,"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任学院首席教授。海水稻学院实行"运行企业化、办学专业化、培养订单化"的运作模式,实现"目标一致、资源共享、架构对接"为主要特征的校企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  相似文献   

17.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近日回到了母校西南大学。有同学问袁老,他最注重学生的哪方面能力。"要下田!"他说:"每次要带学生,我就问他们愿不愿意下田,只要愿意,我就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江西省农科院研究所历经十年实验终于培育出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水稻新品种.这种水稻类似于韭菜,割完以后还能再长.有关专家称,"傻瓜水稻"的出现,将改变千百年来的栽培模式,是继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的又一长足进步.欣喜之余,让我们再走进水稻栽培发展的历史长河,探寻源头,重温这段漫长而又艰难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研究要接地气,就要面向国家和时代发展需要,解决社会面临的热点和难点等现实问题。科学研究最需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艰苦奋斗精神。袁隆平:从人民吃饭问题出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中国最迫切的社会需要——解决人民每天吃不饱饭的紧迫现实问题出发,把杂交水稻作为自己一生的研究课题,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2,(7):72-73
据2012年2月4日《科技日报》报道,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课题组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ms3,它是水稻中第一个被发现并进行了功能研究的长链非编码RNA,不但可以直接应用于水稻"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发展,也为植物非编码 RNA 的功能研究打开了一扇窗。研究报告刊登于2012年1月31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据课题组成员介绍,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