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阳近年出土的唐《宋彻墓志》以及武周《田玄敏夫人李氏墓志》中均有洛阳胡坊的记载。结合《洛阳伽蓝记》等文献的记载,洛阳考古发掘出土的胡俑以及隋唐墓志对于祖先洛阳行迹的追述,可知墓志中的胡坊应该渊源于北魏时期在洛河南岸安置西域胡人的慕义里,由于大量胡人聚居于此,故有此称谓。直到唐代前期,胡坊旧称尚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胡坊村。两方墓志中胡坊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文献所记载的中古时期大量西域胡人来到洛阳的历史事实,承载了这一时期北魏洛阳城胡人汇聚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2.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论及"归德坊"时说:"长安、洛阳均有归德坊,因坊名相同,故易致误。录以俟博考。"但据《唐两京城坊考》(以下简称《城坊考》),两京坊名相同者有安业、崇业、道德、道政、敦化、归义、通济、延福、修行诸坊,但无归德坊。杨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隋唐嘉话》中记载有"坊州杜若"的事例,"芳洲"缘何变"坊州",文章梳理故事的同时,对芳洲和坊州的文学及地理渊源进行了考释,芳洲为诗词意象,坊州却为接近边塞的贫瘠之地。  相似文献   

4.
张桂芬 《兰台世界》2012,(12):78-79
隋唐时期,皇家藏书数量十分可观,在我国古代图书典籍收藏整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文章以隋唐为例,对我国古代皇家藏书收藏整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图书典籍搜集整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定古城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部的滹沱河北岸,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座,城内高密度分布的隋唐以降的文物古迹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大体具备分析其平面格局的条件。本文在梳理正定城址变迁历史的基础上,运用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点、线、面相结合,由近及远,依次复原了清光绪时期、明末清初、唐宝应至明正统、唐初至唐宝应等四个阶段正定城的城市范围与平面格局,厘清了初唐以来正定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重要变化。唐初至唐宝应年间的镇州城呈四门十字街的格局,十字街将全城分为四个坊,各坊内均有"十字区划"法的残留。宝应年间李宝臣之拓城,系在旧城的四面重筑城墙,从而使旧城成为新城的子城。明代正统年间的拓城对整座城池的形态改动较大,城墙呈现"地陷东南"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6.
程凯丽 《兰台世界》2016,(15):154-157
唐代长安城的怀真坊位于外郭城朱雀大街以西第二街,从北第五坊,从西第四坊。对于怀真坊的坊名,历代文献的记载并不一致,有怀贞坊和怀真坊两种名称,而现代学者大多采用怀贞坊的说法,但是也有部分学者采用怀真坊的说法。试图从现存文献史料、考古资料入手,探究怀真坊的真正坊名以及讹误原因,以补充长安城里坊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内三处道路遗迹的考古发掘,其中西南隅的东西向道路遗迹包含三层道路,隋唐时期的铺砖道路遗存在蜀岗古城范围内尚属首次发现,叠压其上的两层南宋时期道路遗迹,当与宝祐城东城墙南侧的城门相关;而同样位于西南隅的南北向道路,或与北城墙西段东部城门遗址相关。这两处道路遗迹的延长线当形成十字路口,对于寻找蜀岗古城西半部的南北向干道、西半南部的隋唐宋时期的东西向干道具有重要作用;基本位于隋唐时期城址中轴线上的南北向道路遗迹向南、北的延长线,或分别与蜀岗南城门遗址、北城墙东段西部东晋南朝广陵城"北门"或隋唐时期北城门遗址相关,亦是探寻广陵城南北向主干道的重要线索。这三处道路遗迹的发现,对于了解蜀岗古城西半部的轴线乃至隋唐时期整个蜀岗古城的中轴线及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海斌  吴晓菲 《档案》2014,(11):8-12
隋唐时期进入到了中国古代文档名词的稳定发展期,文档名词出现的数量、频率都有所提升,出现文档名词的文献范围也扩大,种类与内涵也有所丰富。本文以隋唐时期229部典型文献为检索对象,对检索的11个重点文档名词的出现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做了统计与分析,并且按照"文"、"薄"、"籍"、"书"、"案"、"牍"、"卷"七大族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卷"族名词的产生是这一时期文档名词的重要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9.
扬州唐罗城因河而市、因市而城,既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池,也是一座因地制宜规划而成的城市。本文介绍了扬州唐罗城的城墙和城壕、中轴线、城内格局以及相关运河概况,探讨了隋唐时期淮南运河过扬州唐罗城段之位置,认为扬州唐罗城四至范围和中轴线与隋唐及其以前开凿的运河有关,扬州唐罗城的形成与其周边水系的发展变化相辅相成;隋唐时期扬州城的形制既受当时两京形制影响,又具有以运河为中心围筑城池、交通水陆并行等诸多南方城市的特色,还带有从中古封建封闭型里坊制城市,向以近世经济生活为主的开放式城市格局过渡的特征;隋唐时期淮南运河过扬州唐罗城段之位置,或即在扬州唐罗城中轴线的汶河一线,然尚不能排除在汶河西侧二道河一线的可能性。唐扬州城因其处运河咽颐的特殊地理位置,随着水运贸易的繁荣而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10.
古代公文成文日期的标注规范,与现代公文一样包含"标注项目"、"标注方法 "、"标注位置"三个方面,但内容和方式相差甚大。标注项目方面,东汉中期之前,干支和序数结合纪时;东汉中期至隋唐逐渐向单纯序数纪时转变;隋唐之后单纯使用序数纪时。标注方法方面,基本使用小写汉字数字,唐代之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偶尔使用大写数字。标注位置方面,东汉中期之前一般在文首,东汉中期之后一般标在文尾。  相似文献   

11.
水南村位于古崖州城(今三亚市崖城镇)南二里处,因处宁远河南而得名。水南村由上坊(一村)、中坊(二村)、白腊根(三村)、头塘、大蛋、麒麟坡、高山、独村等八个自然村组成。北傍宁远河,南依南山岭,西有大蛋港,东南临崖州湾,是海南古代有名的通商口岸。唐高僧鉴真和尚于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第5次东渡日本时,遭台风袭击就在此港湾靠岸。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兴盛的社会文化渊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古代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究其社会历史文化渊源,作者认为其源有三:一是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创造了重人文、重历史、重学术的风气,二是忠君顺上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建立的"君举必书"制度,为文献编纂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三是祖先崇拜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和皈依.这些文化心态为档案文献编纂提供了生长机制和发展契机,促成了档案文献编纂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各朝多在太常寺辖下设置鼓吹署(局),这是西晋、梁、陈、北魏、北齐之制的沿袭。但自隋唐开始,"卤簿鼓吹"的分部形式与前代颇有不同,并直接影响到以后多个朝代,所以隋唐时期实为古代鼓吹制度发展、转变的重要关捩。此外,五代"熊罴十二案"久废无次、前蜀王氏以鼓吹祭庙、宋代鼓吹乐人取于诸军、金朝太乐兼辖鼓吹等事,都是鼓吹制度发展史上较为重要的变更。探讨这类问题,可以为古代音乐史、戏剧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书坊,又称为书肆、书铺、书堂等,是我国古代民间专门从事刻书、售书的机构。在古籍分类中,通常将书坊刊刻的图书称为坊刻本,以别于官刻本和家刻本。实际上,我国古代书坊刊刻的图书不全是坊刻本,有一部分也是"官刻本"和"家刻本",这与古代某些书坊所兼具的"印刷厂功能"有关。古代的书坊,通常拥有书工、刻工、印工,书坊主人或聘请编、校、撰人,或自编自刻,集编、刻、售于一身,相当于现代的出版社和书店。其特点是受经济规律的驱使,以刻印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为主。版本学上所谓的"坊刻本",指的应该是这一类书坊所刊刻的图书。还有一些书坊,则经常接受官府、私宅的委托刻印图书。委托方负责出资,以及书稿的编辑和校对等,在版式的设计,纸张、墨色的选择上书坊必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办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发展到隋唐,进入了一个繁盛时期,都城制度也为之一新,步入中国都市史的集大成阶段。承继自隋的唐代洛阳、长安作为东、西两京,规划设计相似,在天宝以前,由于统治阶级在两地之间往来不断,使得两者经济、人文都极盛一时。这两座城市的坊里、宅第、风俗、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情状,都值得我们探寻。文献是我们接近历史真实的基础,有关唐代两京城内地理记述便  相似文献   

16.
九洲池是隋唐宋洛阳宫城内一处重要的池苑建筑,荟萃了唐宋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可谓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典范。本文根据考古资料,对九洲池遗址进行考古分期,对不同时期九洲池的形状规模、池岸结构、池底结构、池中岛屿及建筑等园林要素进行归纳。分析九洲池的宫苑布局特点:"广水无山",平地筑园;多岛屿,九洲池中发现十多处大小不同的岛屿,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池三山"的传统依然存在,但并不拘泥于"三"这个数目;园林建筑形式多样,既有长廊建筑,又有亭类建筑,还有殿阁建筑;巧妙应用"尺度设计";生物配置范围广泛,品种丰富。"园囿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九洲池始建于隋代,得益于汉魏时期引谷工程而形成的小面积水域,唐代扩大面积,成为政治舞台,宋代九洲池面积变小,随着北宋西京政治地位的衰落,皇家的九洲池也随之衰落、废弃。  相似文献   

17.
官府藏书体系起始于周商。成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及宋朝,鼎盛于明清。本就汉王清代重要官府藏书机构择要作一概述,以期理清古代官府藏书机构产生、发展、消亡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8.
官箴文献是我国古代重要历史资料之一种,在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官箴文献数量巨大,类型齐全,官箴文化出现了繁荣景象。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利用明清官箴文献,必将有助于明清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官箴文献是我国古代重要历史资料之一种,在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官箴文献数量巨大,类型齐全,官箴文化出现了繁荣景象.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利用明清官箴文献,必将有助于明清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古代官箴文献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予以批判的继承。我们曾对它作过一番清理,觉得很有进一步整理研究的必要。兹将初步认识公诸同好,以作引玉之砖。隋唐之前的官葴商周之际,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剧变时期,作为小邦的周居然夺取了商的天下。当时许多人都不理解这个事变。商亡国之君纣王面对周邦的迅速崛起,还自信天命在身:认为"我生不有命在天!"灭商的周武王"克殷后二年",还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