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军政机构以及一些民间团体发行了大量孙中山像纪念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孙中山像纪念章,从颁发时间和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逝世后、1929年奉安大典期间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孙中山"这一价值符号的建构与认同。在全国范围建构"孙中山"这一价值符号是从民国初年开始的,但由于此时孙中山实力不济、北洋军阀专制等原因,其开国元勋的历史地位并没有获得官方的认可。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以在野之身,从党内强化孙中山的革命领袖形象,并向民众宣传推广;待掌握政权后,又通过奉安大典完成"孙中山"这一价值符号的国家建构和取得民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2.
<正>在抗战过程中,国民政府为孙中山举行了逝世纪念、奉安纪念以及诞辰纪念三种典礼仪式。本文以抗战为背景,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层面来探讨国民政府是如何通过纪念活动的开展来兜售其党国理念,因而选取更具社会化色彩的忌辰与诞辰来予以讨论。一、纪念活动的类型1.忌辰纪念。1925年9月,广州国民政府颁布国府令,规定每年3月12日为"先大元帅逝世纪念日",各机关均应放假一天,并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民族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馆以抗战文艺为主题,举办了"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该系列展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展览组成,再现了抗战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学艺术为武器,唤起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激励广大民众参加抗战的轰轰烈烈的抗战文艺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逝世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曾经做出决议,每逢周一,党政机关、民众团体、大中学校都要举行名为“总理纪念周”的简短仪式,内容主要有:向总理的遗像默哀、颂读“总理遗嘱”等;有时还不定期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党军政要员都要登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广大民众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慷慨激昂,共赴国难。为顺应激扬民气、砥砺国魂的抗战形势,大量的抗日歌谣应运而生,成为大后方抗战文化的一大特色。目前,尚存的抗战大后方口述歌谣档案,形象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深重罪恶和野蛮暴行,生动展现了大后方人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为研究中国的抗战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档案资源,也是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16)
孙中山在近代史上意义重大,今日普通民众对其认知相对单一,认为其卓绝伟大。然其生前在报端之形象呈现纷繁复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至北伐结束而趋于单一。作者以新记《大公报》为例,通过梳理《大公报》于北伐期间对于孙中山的社论,重建彼时《大公报》报端孙中山媒介形象的演变。通过梳理发现,孙中山的媒介形象随时间推演大体经历"革命党统率"、"反帝反赤"、"近代领袖"到"一代伟人"的变迁,且彼此之间层层累积,并非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7.
抗战爆发后,四川省政府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鼓励四川民众捐款献金,支援国家抗战,并制定指导民众献金宣传政策,指导民众献金,以此争取抗战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8.
2015年11月8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决定,将于201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消息一出,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地方一直坚持对孙中山先生诞辰进行纪念.而且,将孙中山先生诞辰“逢十”纪念作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节日隆重纪念的做法,早巳成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的惯例.  相似文献   

9.
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看到贵刊发表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文章,我突然想起,70年前每周都要唱‘总理纪念歌”的那一幕幕。经过近10天的回想,我全部回忆出歌词并能完整地唱出来。兴奋之余,我欣然记录下来,投送贵刊,供与我同龄或经历相同的朋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10.
王献唐、孔德成、李炳南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山东籍人士,因志趣相投,并在抗战时共同保护山左文物,而成为莫逆。今就新发现的三人抗战期间在四川时的往来信札,略作考释,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17日,在"9·18"的前夕,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同志来我馆参观"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景俊海同志兴致勃勃,仔细观看展览,不时驻足,与大家交流,共同研讨。参观过程中,吕章申馆长向景俊海同志汇报了展览筹备和开展以来深受观众欢迎的情况。景俊海同志对国家博物馆举办抗战与文艺系列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抗战文艺为揭露日寇侵华暴行,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众坚持抗战,坚定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斗志和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一生亲民爱民,忠诚党的事业,其丰功伟绩昭如日月,尽人皆知。在他逝世30周年之际,笔者回忆起十年动乱中,总理不顾个人处境的艰难,挺身而出,想尽办法保护党的大批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一事,略述点滴个人亲历,以资对总理的纪念。邓宝珊将军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我党的老朋友。抗战期间,他出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率部驻守陕北榆林,抗击日寇。他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多次去延安访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4年…  相似文献   

13.
从《民兵葛二蛋》看草根抗战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现森 《新闻世界》2013,(3):132-133
红色抗战剧在某一时期总会成为荧屏的主角,题材的变化革新,成为新的红色抗战剧突围的关键。《民兵葛二蛋》做为红色抗战剧转型的代表,为红色抗战剧的突围提供了借鉴。草根抗战的形象更得到了观众以及业内人士较高评价。  相似文献   

14.
卢鹏 《兰台世界》2012,(25):46-47
鸦片战争之后,国运衰败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以孙中山、黄兴、秋瑾和蔡元培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号召和领导民众以武力推翻腐败昏庸的清政府的同时,也积极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民众的身体素质和提升兵士的作战能力,开展了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体育救国活动。一、孙中山的体育救国活动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由于自幼就参与艰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6.
中山纪念堂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建中山陵,在国民革命政府临时总统府的所在地广州建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这两座纪念建筑均是由当时建筑工程师吕彦直设计并主持施工建设。吕彦直生于1895年,于1929年3月18日因操劳成疾病逝,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三十分逝世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终年五十九岁.孙中山灵榇于三月十九日移中央公园(即今中山公园)社稷坛,四月二日移厝西山碧云寺,是日,三十万人送至西直门,万人送至碧云寺并举行公祭.一九二八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经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议决,将总理灵榇奉安于南京紫金山.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在碧云寺举行奉安公祭,二十六日移灵榇南下.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二○周年,现将北京市档案馆所藏当时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就此活动给管理颐和园事务所的一组训令公布.这组档案史料反映了移灵期间北京纪念活动的组织情况和隆重场面.  相似文献   

18.
陈长河 《历史档案》2000,(2):116-122
1914年7月,中华革命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并由孙中山出任总理。9月,孙中山派遣数以百计的党员秘密回国,分赴山东等地点燃反袁革命烈火。中华革命党一经成立,即主张并坚持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可以说,它是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国内继续坚持反袁武装斗争的唯一政党。  相似文献   

19.
一、纪念抗战、二战胜利60周年童书闪亮书界为纪念抗战、二战胜利60周年,少儿出版界出版了一批以抗战、二战为纪念主题的重点图书,中少社重新修订、第三次再版《神圣抗战》,同时推出《战役王中王——二战经典》;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推出《抗日英烈传  相似文献   

20.
<正>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2016年11月8日,我馆举办的"天下为公大道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开幕。我馆馆长吕章申,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于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馆领导冯靖英、李六三、陈成军、白云涛、谢小铨等出席开幕式。吕章申馆长讲话。于群同志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黄振春书记主持。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94年,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