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正走向品牌化时代,而支撑这一时代变革的则是一批批品牌栏目的崛起和走红,打造品牌、吸引眼球成为了注意力经济时代各类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一项“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新闻联播》和央视主持人李咏分别位居“最具价值栏目”和“最具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俐 《视听纵横》2007,(5):88-89
“时尚”,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时代里,人们所推崇的风尚。也有人说“时尚的意思就是要尽可能赶时髦”。 不管怎么说,“时尚”是“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这是个事实。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只要符合当代观众要求,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它就具有了时尚感,具有了生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末,王建辉发表过一篇题为《他们正在崛起:简论第三代出版家》的文章,他给“第三代出版家”下的定义是:“他们的前锋与主体是由新时期最早的两三届大学毕业生(所谓‘新三届’)组成的”包括整个80年代投入出版界的全部生力军。“这一批人经受过历史的磨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国人刚刚解决了温饱,有了些许闲暇和闲钱,激荡在80年代的“时髦”便裹挟着异域风情,打着“人文”的旗帜摇身一变,改名“时尚”。时尚媒体便是这一现代重要大众文化现象粉墨登场的主要舞台。 正所谓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时尚媒体一开始就是现代文化和现代商业合谋的产物。这种“合谋”关系给时髦注入了新的内涵:如果说“时髦”还仅仅是利用了青年一代的从众和反抗心理,鼓励他们接受新鲜的消费品,时尚媒体则是  相似文献   

5.
探析本土女性时尚杂志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的女性时尚杂志陆续登场,进入90年代后,女性时尚杂志更是开始了风起云涌的时代--国外期刊巨头纷至沓来,国内出版社凭借本土优势竞相创办刊物.进入2l世纪,中国女性时尚杂志更是热闹非凡.,但繁荣的背后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据统计,在2001年,全国共有106种时尚类期刊出现,于此相对应的是同年全年倒闭的时尚类期刊共有54种,平均一星期就有一家时尚杂志倒闭".  相似文献   

6.
王育楠 《新闻前哨》2007,(10):42-4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兴盛,中国的时尚类媒体破土而出。时尚媒体,算得上是个既体面光鲜,又充满新奇和诱惑的职业,有人说,时装编辑是21世纪的热门职业之一。十多年来,正是一批又一批的时尚编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在时尚业发达的国家,时尚编辑终日游走于时尚前沿,洞悉时尚动态,不但在媒体内  相似文献   

7.
我们将《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几乎贯穿整个90年代的竞争,称为广州报业市场的“大三国”时代;将三大报90年代末期先后创立或改造的《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间的竞争延续,称为“小三国”时代;广州报界的“三国演义”其实已经进入了“集团化”时代。而宣告这一时代来临的,正是“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这一点,可以从此次三大集团出征日韩的战略布局中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8.
人们经常说,文学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在经历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商业化毫无顾忌地在文坛新人身上打上烙印,作为中国文坛进入市场化过程中的第一批获利者和受害者,这些出生在80年代之后的年轻作家,被人们统一贴上“80后”标签,这个称谓的背后蕴涵了太多的希望、诡异,他们享受过这个标签的荣耀,现在又在挣脱这个符号的束缚。如今,他们已经步入成年,正在发出这个年龄段面对时代的呐喊。可许多人担心,从外部环境到心理贮备,“80后”准备好了吗?郭敬明们的成长之痛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近年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潮流,成为许多电视台用来提高收视率和吸引广告客户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一批原本从事时政新闻的记者也转向到了采制民生新闻的岗位。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烙印往往与每个时代的消费时尚紧密相连。这枚印制发行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咸宁城关购货券”,票面左侧套红印刷的“最高指示——抓革命,促生产”及麦穗、齿轮、向日葵图案,表现出“文革”高潮时鲜明的政治特色,右侧则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那个年代“购货券”所能购买的商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棉纱、布匹等图形。“购货券”的反面则印有“本证系无价证券,不记名,遗失不补。严禁伪造、涂改,不准买卖,可以赠送”字样。  相似文献   

11.
读不读时尚?     
毫无疑问,今天的社会,某种程度上已是个时尚社会。 时尚,无孔不入地进入了这个社会各个阶层人的眼帘,你不能永远闭上眼睛视而不见,也不能永远游离其外,每个人都在这个时尚时代中生活着。你的家是装修过的,你穿的是“鳄鱼”,有的还只是一只伪鳄,如此等等。时尚,正渗透并濡染着生活的角角落落。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传播媒体的节目模式之兴盛都与特定时期民众的特定心理期待息息相关。远的不说,单从90年代中国电视为观众所关注的焦点趋向看就经历不同的阶段,有专家论断:90年代初是“解闷”时代,所以有了“正大综艺”等综艺晚会的火爆;90年代中期是“解气”时代,所以有了“焦点访谈”的兴盛;90年代后期是“解惑”时代,面临世纪之交,人们受到诸多困惑邀扰,希望有人解疑释惑之际,带有不同程度上“解惑”功能的《半边天》、《实话实说》等栏目为人们所青睐(当然,这个时期人们在某些刺激性的娱乐中也可转移…  相似文献   

13.
人们经常说,文学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在经历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商业化毫无顾忌地在文坛新人身上打上烙印,作为中国文坛进入市场化过程中的第一批获利者和受害者,这些出生在80年代之后的年轻作家,被人们统一贴上“80后”标签,这个称谓的背后蕴涵了太多的希望、诡异,他们享受过这个标签的荣耀,现在又在挣脱这个符号的束缚。如今,他们已经步入成年,正在发出这个年龄段面对时代的呐喊。可许多人担心,从外部环境到心理贮备,“80后”,准备好了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山寨文化”是技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打上了技术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也深深凸显了“草根”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大众消费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山寨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然后以美学的视角对“山寨文化”进行审美解读.进而反思“山寨文化”的现象.并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当下95%左右的时评已经沦落为“时事的牢骚”了(以下简称“时骚”)。这个“骚”不是《离骚》的“骚”,而是搔首弄姿的“搔”,隔靴搔痒的“搔”,臊气熏天的“臊”。说到时评,我更怀念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甚至更靠前的光景,在那样的时代中,时评犹如锋芒毕露的匕首,刺向最需要解剖的地方,由此诞生了一批个性迥异、影响力巨大的时评家,诸如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有关核裁军的新闻报道中,经常能看到“第三代核武器”,“第四代核武器”的说法。核武器究竟是依据什么来划分“代”的呢?其实在这方面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各国都有自己的习惯划分法。比如,有的是按生产设备分“代”,还有的按战略思想分“代”……下面根据国外资料综合归纳如下: 1、按生产设备划分。美国军方习惯于把核武器分为三代:第一代指40年代和50年代研制的大当量核弹头和核炸弹,其爆炸当量都在万吨以上。第二代指60年代研制的小核化核弹头,爆炸当量在千吨以下。第三代核武器是指70年代至今研制的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发展不但助推时尚风潮更替迅速,亦推动时尚传播出现反“滴流”现象.时尚传播由上而下改为由下而上,时尚传播的路径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入网络与社交媒体时代,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不过大型全媒体集团等机构的出现再次改变这一趋势,其“机构化”特征与社交媒体的“圈层化”“碎片化”特征相互冲突又必将长期并行并存,这一发...  相似文献   

18.
辈出·倍出错例:这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辨析:“倍出”应为“辈出”,实无“倍出”一词。错用的原因可能是将“辈出”混同于“倍增”了。其实,“辈出”是指一批一批地出现,并非指成倍地出现。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以来开展的中国社会主义第一代地方志的修纂工作,是我国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其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一代地方志都难以匹配的。它横跨两个时代(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社会主义时代),一般都历经三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客观地记载了百年上下各市、县或省、区全面而系统的情况。诚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它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 10余年来,这一届地方志的修纂工作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仅县志、市志已出版795部(截止1993年2月),其中亦有我们出版界的一分功劳。然而,更大量的地方志有待以后几年出版;而且,在地方志出版工作中满足于给一个书号、批批字号的现象日趋严重。质量,是图书的生命。为通过出版工作把地方志的质量提高一步,在这一届修志中尽一份力量,特刊发此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道德重建、理想主义的探讨日益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公众话题。这一情形恰与80年代初的信仰危机形成反差。如果说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虔信”的时代,80代年的中国是一个“不信”的时代,那么,90年代的中国则是一个寻找和重建的时代。寻找理想,重建信仰似乎已经成为90年代的主题。正是因为有这一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