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语言的运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日本文化和日语语言学的角度,以日语中的数字"七"为研究对象,从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在文学作品和成语谚语中的体现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发现"七"是深受日本人喜爱的神秘又吉祥的数字,探讨日本独特的数字语言及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马晶 《文教资料》2009,(21):68-70
大多数日本人对奇数情有独钟.日本人的"数字观"是千百年来各种文化力量相互冲击、博弈、交融的最终沉淀结果,因此通过对"数字观"的认识与分析,我们可以透视出日本文化中所存在的一些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は小国というものの、文化は豊かである。日本文化を理解するために、日本人の数字観を研究する必要がある。本稿は日本文化の中で重要な位置をしめる数字文化、いわば日本人の数字観の角度から、日本人の民族特性を分析しようとしていた。本稿は中日の「多い」と「少ない」の意味を含む数字の紹介、吉と忌の数字の異同、奇数と偶数の好き嫌い、また好き嫌いの原則について探究し、日本人の数字観を探ることを試みった。  相似文献   

4.
华辰 《文教资料》2011,(31):76-78
数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具有十分丰富的意涵,并且在传统文化价值观、神话宗教、谐音与谐义、虚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了解东西方的数字文化观,重视数字文化,对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本来是一种计算符号,但不同的民族都赋予了数字特殊的联想象征意义,使数字蒙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对比分析中英民族对数字的文化感知,有助于我们了解数字隐含的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以及深刻的民族的哲学思想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文化差异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不同或相同的数字,汉英有着不同的崇尚或禁忌习俗,以及不同的联想和意义,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对比分析中英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英民族的文化心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拉祜族传统的数字文化反映了拉祜族独特的心理文化和审美习惯等,探析拉祜族数字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拉祜族的传统文化及其丰富内涵,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日文化发展历程中占具重要地位。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数字在中日文化中产生了相似与相异的意义。中日两国在数字喜忌方面异同的背后,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9.
于海英 《文教资料》2010,(23):90-92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近邻。中日之间虽然一直试图认识和了解对方,却远没有达到此目的。本文试图从日本文化特性入手,探讨日本人的"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并试图寻求这种文化意识的根源和具体体现。另外通过对中、日传统文化意识的对比,可以更加理解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文化意识,为读者客观地认识日本人和研究日本社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的谚语除了日本人自己创造之外,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中国文化典籍或以中国特有的人和物为题材。日谚典型的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特征,它保留着日本古代文化。日谚的特点之一是凝练、简洁。日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进一步了解日谚的文化特征,对于正确的理解、翻译和运用日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习语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了解数词的文化内涵是翻译好数字习语的重要基础。简要比较了英汉数字文化,提出了对数词习语的三种主要译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字不仅是可以用于计算方面,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内涵。因国家不同,日本和中国对数字存在着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撑的多元数字空间,数字藏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数字化新形式。从文化传播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知乎关于数字藏品相关评论文本进行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聚集的共享平台与市场中,文化内容的再造、多样的传播形式、情感互动体验与连接、趣缘群体的形成,使文化再一次被数字藏品的形式赋能赋值。多元会话互动、情感互动体验空间、虚拟共同体的建立、流动的情感共同体是新媒体时代数字藏品趣缘群体的构筑路径,这展现了从“人—物“”人—人”关系到独特“人—物—人”平台化的数字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数字”是一个哲学概念,带有一定的民族性,具有文化学的意义。数字蕴涵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心理、与特色。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日本“七五三”节中数字“七五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以其文化现象为切入点也不失为一条捷径,文化现象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特殊的文化现象-数字文化为突破口,对俄汉两民族独特的数字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数字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数字习语在文化内涵和翻译方面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英汉数字习语的比较和分析, 旨在帮助我们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精华和英汉数字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和翻译数字习语,更好地掌握和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申艳星 《考试周刊》2010,(48):23-23
数字是反映物质世界的数和量。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心理、语言习惯、信念和习俗的差异,数字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对不同的数字甚至是同一个数字,都有着他们不同的喜好和禁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数字文化。数字习语的含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单个词意的累加,比单个词的含义要深奥得多、丰富得多。本文将以实例来探究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习语不同的文化内涵,以有助于对外交流更好地展开。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和往来。在友好往来的过程中,中日两国的人民也将自己的风俗习惯带到、或教给了对方国家的人民。所以中日两国的风俗习惯既有各自独特之处,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本文拟以色彩和数字为中心,举例分析说明中日两国风俗习惯在这两方面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和学习中日两国的风俗习惯,增进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上越来越多合作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学习日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了解日本文化是学好日语的重要前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这一课题,开始对日本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和探索。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中国文化必定对日本文化有着很多的渗透影响,本文依据多年的经验针对日本文化影响对媒体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制度化是推进数字教科书规范而有序进入学校场域的根本保障。日本数字教科书制度化的建构,是其因应新冠疫情影响的积极行动;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要求;承应师生教育教学的特殊需要。同时,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看,日本数字教科书制度化具有鲜明的法律规制性、行为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特征。为此,借鉴日本经验,未来我国数字教科书制度化建设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加大强制性制度供给,完善数字教科书法律法规;强化规范性内容建设,研制数字教科书统一标准;注重认知性文化培育,提升数字教科书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