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支教故事多     
抢人来支教之前,就听说云南有抢亲的风俗。来到云南德钦二中以后,我问校长阿瓦琪是否真有这样的风俗,他说:"我抢过人。"我们还来不及惊讶,他就自豪地谈起了他的"抢人"经历:三年前,正当云南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上海派来了第四批援滇支教老师,原计划给德钦分5人,其中一中3人,二中2人。由于管理和生活不便等原因,有人提出把5个人分到一个学校,一中当然是首选对象。阿瓦琪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到德钦,在那里等了三天,终于等来了5位支教教师。恰巧德钦一中  相似文献   

2.
支教故事多     
来支教之前,就听说云南有抢亲的风俗。来到云南德钦二中以后,我问校长阿瓦琪是否真有这样的风俗,他说:“我抢过人。”我们还来不及惊讶,他就自豪地谈起了他的“抢人”经历:三年前,正当云南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上海派来了第四批援滇支教老师,原计划给德钦分5人,其中一中3人,二中2人。由于管理和生活不便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春华 《上海教育》2007,(6B):32-33
我与先后到云南支教的好几位教师都比较熟悉,无论是已经结束支教工作返沪的,还是正在云南支教的,谈起支教云南的经历,心愿都惊人的相似:“想回云南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的遗憾     
正2003年9月,我到乡下的一所中心小学支教,担任该校五年级唯一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以往这个班每个学期都是学校的"文明班",而且一直以来都由支教老师任教,在学校有"支教班"的称号。我想:"‘文明班’这一荣誉决不能在我的手上丢掉。"确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与西藏的边际处,有一个叫德钦的小城,那里,住着我的两位好朋友,他们是四年前去西部支教的,朋友在来信中把那里描绘得有如仙境,我早就想去看看了,看看这两位在共同追求中结合的小夫妻,也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我这两位朋友四年来痴心不改志守乐园。  相似文献   

6.
张曙 《教书育人》2004,(10):25-26
在云南与西藏的边际处,有一个叫德钦的小城,那里,住着我的两位好朋友,他们是四年前去西部支教的,朋友在来信中把那里描绘得有如仙境,我早就想去看看了,看看这两位在共同追求中结合的小夫妻,也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我这两位朋友四年来痴心不改志守乐园。  相似文献   

7.
“当地生活条件之艰苦,教学条件之差出乎想象;支教教师工作之投入,成效之出色出乎想象;支教对当地教育事业繁荣帮助之大出乎想象。”这是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在回复上海市大境中学赴滇支教教师杨勇的来信时写下的一段话。这充分体现了教委主任对支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支教教师的真挚感情。自2000年以来,上海已向云南选派了支教教师460人次。六年来,上海教师情系边疆教育,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努力传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为提高云南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水平和推动当地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云南省各级教育部门和贫困地区各族人民的欢迎和高度评价。为了表达对支教教师的关切和支持,上海市领导每次都前往机场送行,市教委领导更是将赴滇探望排进了每年的议事日程。新的学期拉开了帷幕,上海第六批赴云南支教的101位教师已整理好行装,踏上了返滇的路途。他们将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把上海人民的深情厚意传递到彩云之南。在沈晓明主任的关心支持下,本刊开设“沪滇连线”专栏,广大读者:悔从中了解到上海教师在滇的真实生活,将从中体会到他们为祖国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同时,本刊也将建立一个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和帮助支教者的渠道,从而推动上海教育形成关注支教、关注边疆教育的良好氛围。你想了解支教教师工作、生活的哪些方面?你想了解云南更多需要帮助的学校情况吗?你想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都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本刊:电子邮箱hdlx_shjy@yahoo.com.cn。  相似文献   

8.
深深的眷恋     
时间永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匆匆之间,一年的支教工作就已结束。在深深的眷恋之中,我离开了云南,离开了生活工作了近一年的金平县阿得博,离开了那些可爱的哈尼族学生和大山里的同行们。一年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都将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化作对彩云之南深深的眷恋。我热爱这片土地2001年的8月26日,我踏上了赴滇支教的征程,带着那颗探究未知与神秘的心,来到云南,来到红河州金平县的阿得博乡中心小学。这一年的支教生活锻炼了我,也成就了我,注定在我记忆深处珍藏。在阿得博,我们住简易宿舍,开门见山,低头见云;我们喝的是山涧自然流淌的清泉…  相似文献   

9.
《当代教师教育》2014,(2):23-26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模式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完全的分离开来,导致学生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水平都低,而且缺乏教学反思能力,发展后劲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新的师范教育理论,利用实习支教的平台,将"三明治"模式应用于师范大学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中。这种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实习支教前,主要学习教学反思理论知识;实习支教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反思;支教支教后,总结经验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0.
感谢支教     
2007年7月,我告别了回龙中学,结束了一学年的支教生活,亲朋好友都说我长胖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心宽体胖"吧。"心宽"则快乐,快乐则缘自支教。初来乍到,我就有幸结识了一位好友——来自潮州的细兰,她刚从师范学院毕业,正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回中支教。年轻漂亮的细兰和我成了"忘年交",我们无话不说,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记忆     
到云南支教的日子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人民都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工作之余,我画了一些速写,以记录我这次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学子是“勇于担当”的,他们似助学支教、志愿服务等方式践行公益、传递爱心。研究生支教团十几年风雨无阻赴西藏和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的十多个支教点开展支教工作;校园里有很多学生公益社团,他们在节假日到康复中心帮扶残障儿童,到贫困地区关爱留守儿童,到社区开展义工活动;中山大学学子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大型盛会中,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正当云南省民族贫困地区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第三批上海支教教师满载上海市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云南6个地州的27个县支教。两年来,从哀牢山到红河,从高黎贡山到澜沧江,支教教师们辛勤哺育着边疆各民族学生,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新篇章,为云南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两年的支教眨眼就过去了。7月8日,第三批上海支教教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离开了云南,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学生。在离开的时刻,我们有很多的话要说,有很多的往事不曾忘记。早在1993年,上海就与云南建立了教育对口支援关系。11年来,在上海市委、…  相似文献   

14.
正在流火的8月,到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玉皇庙第一小学支教的经历让我感慨良多。都说支教是做奉献去了,对我则不仅如此,支教更像是一次净化心灵之旅,一次重塑信仰之旅。7月,我和万柳部数学老师肖蕾、语文老师张建新,中关村部体育老师张俊杰接到了到玉皇庙小学支教的任务,准备工作即刻启动。对我们4人的支教,玉皇庙小学方面表达了很高的期望,让我们既感到光荣,也担负着不小的压力。需求说明书上明确写着:  相似文献   

15.
网上曾有这样一篇文章被广泛转载:"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我们都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们公益的热心……真的,叔叔阿姨,我没有任何恶意,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再来这里支教。"支教、义工,这些是我们大学生在假期最常扮演的角色,各个高校几乎每年都会组织或让学生自行组织各式各样的支教活动,或帮助留守儿童,或关爱农民工子弟。可是我们这些关爱怎会得到如此回应呢?看上去那样美的支教给孩子们带去的收获到底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云南教育基金会获悉,日前云南教育基金会颁布《“十二五”支教助学规划(要点)》,确定“十二五”期间支教助学的目标和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9月12日,我受蜀山区教体局委派,来到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颍上县支教。在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李兴玲校长给我们一行四人分配了教学任务,我接手的是二(3)班语文教学工作。二(3)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王孝兰老师热情地向我介绍班级的情况:班级实有学生48人,多为留守儿童,基础弱,底子薄。她对我寄予很高的期望。一、初识,从习惯抓起周一上午,我迎来支教的第一课。按照惯例,我来到教室的门口,等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后,再缓步走上讲台。教室里一片安静,所有的孩子们都紧闭着小嘴巴,神  相似文献   

18.
"从2000年8月到现在,我们一共接收了6批、128名支教老师,他们在16个支教点为我们县的教育无私奉献,如果没有他们,光凭我们崇礼县1286名'土'教师,7000万可用财政的国家级贫困县,通过第二轮'普九'复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河北省2005年度'普九'巩固提高先进单位、崇礼县教育局局长谭小恒对张家口市支教老师的由衷感谢.作为张家口市支教工作首批受益县,崇礼县的师生们自然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自己。在宁蒗支教,我体会到了这种快乐,在这里,我不仅圆了自己的教师梦,更让我体验到在校读研或者在城市里工作都不会体验到的经历。艰苦中的磨砺时间回到去年的九月,耳畔是近六十小时的火车轰鸣声和金沙江的湍流声,满眼是险峻的盘山路,我和四位队友从哈尔滨一路踌躇满志地来到云南宁蒗。在这个国家级特困县里开始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宁蒗位于祖国的大西南,海拔  相似文献   

20.
蔡新颖 《辅导员》2013,(24):32-32
<正>近两年来,我一直有支教的想法,不为别的,只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苦孩子。终于,今年六月,我顺利参与到北师大"厚爱筑梦"社会实践活动中——到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乡老道沟小学支教。在得到确切消息以后,我在学校内部开始寻找同心同行者。很快就组成了12人的支教团队,不仅有三小的老师,也有三小的学生,大家共同筹备着支教事宜。2013年8月13日晚上23:00,我们长途跋涉来到了老道沟小学。远远看见校园里的灯光,在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