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本来应该尽量明确,但模糊性也是语言的固有属性。语言中的模糊信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示意和释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的总称。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带来翻译的模糊性,在口译中是保留还是去"说穿它",其效果是不同的。本文浅析了口译中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及其一些翻译策略,以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在交际过程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或者语用模糊策略,是交际双方经常使用的交际手段。模糊语言在交际中可承担如下功能:精确功能、避免尴尬功能、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Verschuere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包括语言形式和策略的选择。相反,在诸多的语言形式和策略中,语言使用者如何选择能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个性、动机、交际意图等。从语境顺应角度分析阿Q在交际中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推测出阿Q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等。语言的模糊性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交流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别、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也不可避免的呈现出模糊性。本文将主要分析非语言交流的模糊性以及南亚地区非语言交流的表现形式.作者将非语言交流的模糊性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四类,进而阐明在与南亚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如何理解非语言交流的模糊性,力求在交流过程中增强文化耐性,尽量减弱或消除这种模糊性多造成的误解,并试图说明非语言交流的模糊性对非语言交流的确定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李欢欢 《考试周刊》2010,(23):26-27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本文简要阐述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模糊性语言的语用功能。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主体和客体角度论述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模糊性语言和精确性语言一样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正确使用模糊性语言,不但不会影响人类的有效交际,反而能使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然得体,从而达到精确语言所不能达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模糊性不但不会影响交际,而且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表达会比精确语言更得体、生动、委婉,更意味深长,从而使得自然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文湄 《文学教育(上)》2014,(24):136-137
语言顺应论由Verschueren提出。语言的顺应性,是指其使用者能够在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语言必须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适应,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场景、特定社会规范与特定社区中对话语作出恰当的选择。旅游翻译属于职业翻译,也称为实用翻译,主要目的是译意、沟通、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语言具有模糊性,语境呈动态性和可变性,人的认识过程存在差异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义特征、丰富的语义内涵和灵活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相反会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英汉翻译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模糊语义,因此翻译时须考虑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通过分析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和语用价值,提出模糊性语言的翻译策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和认识英语语言的模糊性,恰当使用模糊语言,指导翻译实践,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林凡 《考试周刊》2012,(76):17-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语言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保证了日常交际的有效进行。本文介绍了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并对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主要讲述模糊语言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然、得体,有效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本文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模糊性不是指词义的所指不明确,而是反映的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不确定性。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的模糊性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一些负面因素。在模糊词的教学中,应当结合模糊词的特点和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语言顺应论由Verschueren提出。语言的顺应性,是指其使用者能够在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语言必须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适应,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场景、特定社会规范与特定社区中对话语作出恰当的选择。旅游翻译属于职业翻译,也称为实用翻译,主要目的是译意、沟通、文化交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通常使用对话语言以达到自身的交际目的,有时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语言使用者会采用刻意曲解这一特殊交际策略。以影视作品对话台词和日常对话为素材,着重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对话语言中刻意曲解的生成手段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大特征,即使是在对精准度要求较高的商务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也始终存在着。在商务英语中,英语的模糊性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表现得最为鲜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模糊语言功能和应用的分析,探讨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模糊性的表现 语言符号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在交际过程中,听读者要通过语言符号去反求被表示的客观对象,就会发现语言符号还具有一种模糊性。 语言模糊性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语言模糊性是指语言所指对象的范围边界不明确。比如“高”,到底多少米是高,我们无法确定它的边界,这就是说“高”这个词具有模糊性。 语言符号的模糊性在音、形、义上均有表现。 1.语音上的表现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结构系统,它是通过人们发音器官的各种活动发出的声音。每一个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模糊语言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心理的和社会的。除此以外,模糊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如在信息传递、语用、修辞、美学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结合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冗余现象在交际中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指出它是与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语言使用者适当采用冗余信息策略能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一、语言模糊性和口译概述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类自然语言体系中客现存在的且难以避免的一种基本属性。1965年,美L.A.Zadeh教授发表的论文《模糊集》,使模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化、数学化,模糊理论向我们揭示了客观事物各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紧缺规定的界限这一事实。语言的模糊性源自人类思维和人子的不确定性,包括认知的局限性,语言环境的变化,以及口头语言的随机性和松散性。人们交际过程中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可  相似文献   

20.
试论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既需要精确的语言,也需要模糊的语言,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存在的必然属性是语文的模糊性和精确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