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松华 《科教导刊》2024,(8):143-145
近年来,同伴介入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研究中,并被证实能够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为探讨同伴介入法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干预研究的进展情况,文章从参与对象、目标行为、研究设计、干预结果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增加同伴介入法本土化实证研究;建立被试与同伴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加社交可能性;丰富介入同伴的多样性;探索同伴介入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一名被拒绝幼儿进行观察后发现,被拒绝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以下问题:交往时间短,失败率高;交往时缺少眼神交流;经常中断他人的游戏;交流话题自我中心色彩明显;喜欢独自游戏.进一步的访谈表明,社会交往经验匮乏、同伴偏见、电视媒体的负面影响等是被拒绝幼儿社交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笔者从社交技能、同伴接纳、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对其实施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以期促进社交退缩儿童青少年的同伴交往。结合相关实证研究,本文对4种主要的干预方法,即社会技能训练、同伴介入法、自我管理策略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基于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4点展望:(1)干预方法应结合对社交退缩类型的分析;(2)注重对干预效果社会意义的评估;(3)注重对认知因素的调节;(4)强调同伴、教师和父母的介入。  相似文献   

4.
随班就读智障生的同伴交往常存在一些问题:普通学生在接纳随班就读同伴上存在障碍、随班就读智障生缺少与同学进行交往的技能、普通学校忽视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等,可采取多方面促进普通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同伴、培养智障学生基本的交往技能、学校提供同伴交往支持等教育策略改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5.
卢玲 《教育导刊》2010,(8):30-34
文章通过对情绪能力与同伴交往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澄清了情绪能力和情绪智力两者的关系,为改善社交不利儿童的社交状况,增强同伴接纳程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其主要的影响人物就是父母与同伴,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交、情绪、人格和认知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影响因素,能帮助我们及时有效地干预儿童的心理健康。本文介绍了个体差异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情绪、社交技能和行为特征,探讨了本领域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铃 《教育导刊》2006,(11):63-63
同伴交往是儿童学习社会技能的重要背景。发展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期缺乏社会交往是成长中的危险因素,社交退缩被看作儿童的消极行为表现。然而,很多临床研究者认为社交退缩只是儿童暂时的行为表现,能够自行调节,不需要特殊干预。社交退缩指交往场合中,儿童不跟其他人交往,独自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交退缩行为逐渐被看作复杂多维的现象,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退缩行为表现:抑制行为,指儿童的无所事事和观望行为,反映了儿童气质上的羞怯、抑制,既希望又害怕接近同伴的动机冲突;安静退缩,指儿童单独进行安静地探索或建构性游戏,…  相似文献   

8.
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交往及相应的技能是儿童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观察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们常会发现:他们中有的善于交往,很容易被同伴接纳,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则不善于交往,常常会遭到同伴的拒绝,人际关系难以令人满意。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及与此相关的交往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了解儿童交往技能的发展水平及其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融合情境中应用同伴介入法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交语言研究的进展与现状,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干预执行同伴、干预策略、干预方法、干预活动、干预效果等方面入手,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后续同类研究与实践的开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同伴交往指儿童或青少年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这种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班级或学校生活中,有些学生一直游离于各个共同体之外,缺乏与同伴樊同的交往经历,从而导致他们的社交、认知甚至运动能力的发展都会明显滞后,这会影响到他们作为儿童个体的存在感。教师要关注儿童在同伴交往活动中的参与度,指导儿童顺利加入已有的活动共同体,帮威儿童在共同体内提升彼此的信任度,并能够以;爱护与开放的心态正确保护他们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1.
幼儿社会技能——进入儿童群体的重要社会标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在儿童群体中以人缘的好坏来衡量。社会技能是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从“同伴接纳”的角度分析,主要用于评定同伴接纳或者人际关系(如同伴社会测量地位)。幼儿社会技能是进入儿童群体的重要社会标签,社会技能的获得将促使幼儿良好的心理行为的发生。根据社会技能干预的理论,本文提出社会技能干预训练的方法,以帮助幼儿成功获得进入儿童群体的社会标签。  相似文献   

12.
儿童同伴群体是建立在感情基 础之上的,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不同类型群体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社会化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重视和研究儿童同伴群体,意义重大。儿童同伴群体的发展经历了由“前同伴群体”到“同伴群体”的过程。入学之初,儿童严重缺乏社交技能,交往本着就近的原则,冲突频繁,合作意识薄弱,同伴关系很不稳定,尚未形成群体,两个人还能交往,三个人在一起时,交往合作就会发生困难,属于“前同伴群体时期”。但在这种初步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开始发展。在共同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没有朋友的儿童的鉴别卢淑泉编译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关于同伴交往困难与不被同伴接纳的儿童的问题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统计表明,大约有6—11%的儿童存在此类问题。儿童同伴友谊的缺失,不仅直接导致儿童孤独、缺乏自信、社会技能发展障碍以及严重的心理创...  相似文献   

14.
钱璐 《江苏教育》2022,(56):55-57
<正>【设计理念】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前青春期”,对同伴交往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会因性格、习惯不同产生一些矛盾。正确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本课通过绘本《搬过来,搬过去》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接纳个体差异,学习换位思考,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法,提升同伴交往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同伴交往能力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从南通市8所幼儿园选取的587名幼儿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滞后于本地儿童,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流动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呈V字形发展态势;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更具亲社会性,但社交障碍更多,其语言能力也相对滞后;流动男孩在社交主动性、亲社会性上的发展优于女孩,而流动女孩在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上发展更好,且其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社交退缩行为影响儿童中后期的心理适应。社交退缩一般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三类。社交退缩的干预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儿童的社会认知干预和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交退缩行为影响儿童中后期的心理适应。社交退缩一般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三类。社交退缩的干预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儿童的社会认知干预和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与同龄同伴交往相比,异龄同伴交往表现出非对称相依性、非竞争性和角色匹配适宜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异龄同伴交往活动成为改善交往不足儿童和交往不当儿童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教育者应为社交障碍儿童创设参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与条件,并注意在环境创设、交往引发以及交往过程的疏导等方面做好相关的支持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法,对混龄背景中儿童的异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异龄同伴交往主动性不存在差异;儿童更愿意与异龄同性同伴交往;大、小班儿童在选择年龄相差1岁或2岁的同伴交往上不存在差异;儿童使用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交往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性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结果与交往时间存在年龄差异;异龄同伴交往行为次数反映了儿童异龄同伴交往的态度,要考察异龄同伴交往的质量,还需结合交往时间与交往结果。  相似文献   

20.
心理理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作用有:幼儿对同伴交往情境的正确分析,促进其社交安全感的获得;幼儿对同伴交往策略的合理选择,促进其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幼儿对同伴交往行为的深刻反思,促进其心理移情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运用心理理论对幼儿同伴交往策略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幼儿使用正向策略,建立合理的交往观念;重视幼儿体验,引导儿童正确分析他人的心理状态;创设同伴交往情境,丰富幼儿的交往经验;引导幼儿自我反思,交流共享内心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