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践告诉我,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儿歌,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在教《粗心的小画家》时,我按儿歌内容,画了这样几幅画:(见下图。)课上,我请小朋友认一认这是些什么动物?观察了一会儿,小朋友都嚷起来了:“老师,画错了!画错了!”小朋友一一指正后,我就告诉他们:“这都是丁丁小朋友画的。他对别人把口夸,说他什么东西都会画。可是,八条腿的螃蟹他  相似文献   

2.
以往,我们教儿歌时,总是先将整首儿歌亮给幼儿,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逐句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往往会给课堂造成一种索然无味的气氛,并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我教儿歌《值日生》时,先出现的是我画的一幅画,然后我请幼儿看图说说这幅画的意思。幼儿会说:太阳公公笑眯眯;太阳出来了;太阳升起来了:太阳红艳艳……这样就让幼儿以他们自己为主体自由地组织语言。然后老师再作小结:“太阳出来眯眯笑。”幼儿愉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怎样培养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让他们有一个灵活的小脑袋的呢?(一)在各科教学中启发幼儿动脑筋。语言课上,让幼儿看图说话,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充分想象,从观察一幅画到观察几幅连贯的画,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讲完整。教儿歌时,在学会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设计  相似文献   

4.
上初中时,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本随身簿,让我把随时看到的、想到的记在上面。这样的小本本对我的写作大有好处。后来工作了,不知不觉中,这样的小本本消失了。有一次备课,内容是教幼儿画国旗。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孩子画五角星有一定难度。我记得曾在《幼儿教育》上看到过一篇教孩子画五角星的文章,当时我就觉得很好,如何画法我也记得,可就是边画边念的儿歌记不得了。我抱来一大堆《幼儿教育》,找得头昏眼花也没找到。  相似文献   

5.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6.
一、在授新课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在课堂上造成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重大意义。”我在教《儿歌配画》一课时,为了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上课我就放了一首儿歌录音,“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同学们一听是他们儿时常听的儿歌,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这时我说:“这首我们听过无数遍的儿歌,如果再配上一幅相应的图画,欣赏起来就会是另一种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试一下。”我用幻灯打出了这幅儿歌配画。等待中  相似文献   

7.
“画”儿歌     
中班《小雨点》这首儿歌,我是用绘画的方式教幼儿的。我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按儿歌段落顺序绘画,并要求幼儿记住老师画的先后次序。随着我的粉笔,黑板上很快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小雨倾斜落下,一边是盛开的花,中间是小池塘,里面有条小鱼,另一边是一片麦  相似文献   

8.
“改”教材     
李莉 《四川教育》2003,(12):40-40
教材上《太阳》一课有这样的问题: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我感到这一设计太笼统,不能完全打开学生的思维。为此,我对问题进行了修改,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你知道太阳公公从哪里出来吗?请画一画,说一说。(2)学完儿歌,你想对太阳公公说什么?这么一改,学生可喜欢啦!修改后的第一问,其实是想让学生学着儿歌的韵律编写儿歌。先画后说,让学生有了说的对象,降低了儿歌编写的难度。同时“画一画”也符合儿童愿意动手操作的特点,激发了说的愿望。来看看学生编的儿歌:沙漠里,太阳从海市蜃楼里走出来;田野里,太阳从泥土里拱出来;操场上,太阳从运动员哥哥…  相似文献   

9.
儿歌教学,要因“儿”而异,因“歌”而异。如何进行,应视情况而定,我一般采用以下六法: 一、构图法所谓构图法,就是教者根据儿歌内容,画出相应图画,制作幻灯片,充分发挥视觉作用,让幼儿结合图画学儿歌。如大班教《小熊过桥》时,可制作下图所示的活动幻灯片(图中小熊能左右活动,流水、鲤鱼、乌鸦能上下活动,竹桥也能上下活动),边操作活动部件,边引导幼儿观察,学说儿歌。这种方法,具有直观的好处,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漂流瓶     
将我画的那颗金太阳还有妈妈粘糊糊的爱奶奶教的古老儿歌爷爷那些神奇的故事全装进那一只勇敢的漂流瓶  相似文献   

11.
我教儿歌《吹泡泡》时,为了指导幼儿画好熊猫,我自己必须先画好圆圈。王老师还特别提醒我,在画圆时,自己必须侧过身子贴近黑板画,才能使幼儿都看清我画圈的过程。为此,我不知练了多少次。后来,我自作“聪明”,事先在小黑板上淡淡地画上虚线的圆,这样上课时只要一描就行了。可这一招被王老师看出来了,她不声不响地走过来,把黑板上的虚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对我说:“你要相信自己,认真画是可以画好的。”果然,在王老师的激励下,我顺利地上好了这节课,画的圆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我教小班幼儿画画,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教学形式注意游戏性。如教幼儿画斜线,我选择下雨天,让孩子观察下雨的情景后,和幼儿共同作画。我画撑伞穿雨披的小朋友上幼儿园,让孩子添画斜线,孩子画斜线时我念儿歌:大雨下,哗啦啦,嘀嘀嗒……当儿歌念完时,图画也画好了。孩子表现得  相似文献   

13.
“张老师,请你到班上去看看。”“什么事?”我一路小跑来到教室,看到年轻的女英语老师正红着脸一声不吭,学生似乎也在静候我的到来。我问英语老师出了什么事,她指了一下讲台,然后跑出了教室。讲台上放着一幅漫画。画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满脸汗珠的女老师,一手拿着教棒,一手拿着  相似文献   

14.
我第一次给小班孩子教儿歌时,教了这样一首:“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谁知这  相似文献   

15.
昆明的雨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幅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这样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角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中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新诗,有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有童趣盎然的童话等。我在教语文课时,不单单把它看成一门教材,而是把它当成一首诗来品,当成一门艺术来欣赏。每学期开始,我就把教材分为古诗、儿歌新诗、写景记叙文、写人记事、寓言童话故事五大类,每类文章都与其他学科整合:古诗类采用谱曲、画、教唱结合;儿歌新诗类采用谱曲、书法、画、教唱结合;写景记叙文类采用图画、单幅或连环画结合;写人记事类采用片段画结合;寓言童话故事类采用图画或连环画结合。如:学习古诗《鹅》一课,就给它谱上曲,让喜欢唱的同学来唱;爱好画的同学就让…  相似文献   

17.
个人档案姓名:张昀蔚性别:女出生年月:1999年1月所在学校班级:江苏省南京市白云园小学二(2)班我很特别:一岁多时就进入东大托儿所,我爱交朋友,很少哭,还教小朋友不要哭;老师教的儿歌,我背得最快。我最爱画画,线描、水粉、刮画我都画过,曾得过市级少儿绘画大赛第二名,  相似文献   

18.
[案例]苏教版一(下)《识字3》教学片段 教者出示儿歌: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要问我们画什么?画我祖国好河山。在教学生字以后,教者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真彩”油画棒,找出“绿”“蓝”“青”“黑”四种颜色。谁知油画棒中没有青色的,短暂调整后教者演示色彩众多的课件,然后进入说话练习。  相似文献   

19.
绿的联想     
我看见过这样一幅画:画中什么也没有,只有绿。我想,是不是作者忘记了什么,或许是因为我站得太远,没有发现其中的一些景物。我否认了第一种想法,因为这幅画之所以能在这里展出,那它肯定是一幅绝妙的画。  相似文献   

20.
此次游戏的目的在于引导小班幼儿学习用图形、短线画小鸡,并运用已初步掌握的涂染法画出树、云彩、太阳等背景,组成一幅画。为此,在游戏前,我让幼儿玩熟鸡蛋、剥鸡蛋、吃鸡蛋,带幼儿观察小鸡出壳,教幼儿做“鸡蛋变小鸡的游戏动作”。为幼儿准备好图画纸、红绿黄黑四种颜色的蜡笔。在此基础上,我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画小鸡。全过程如下:首先我和幼儿一起玩“鸡蛋变小鸡”的游戏,为画小鸡作准备。大家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一只鸡蛋圆圆(幼儿做团身动作),长出嘴巴尖尖(幼儿两食指尖相并在嘴边做小鸡的嘴),两条腿儿长长(幼儿分别伸出左右腿),小小眼睛眨眨(幼儿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