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淮深碑》为敦煌遗书中系统记述张氏归义军家族事迹的仅有文献,亦是研究归义军初期历史的宝贵资料,原石已不知所在,敦煌写本P.2762+S.6973+S.3329+S.6161B+S.11564+S.6161A保存了此碑文。文章考证《张淮深碑》的作者当为悟真,撰于中和二年(882);写本背面的诗则是不同时期作品的汇集,最早的当写于归义军初期,最晚的写于金山国后期,这组诗的最后编定,当在914年左右。结合写卷字迹可推测,这件《张淮深碑》写本当为张球抄写的张淮深纪念诗文集。  相似文献   

2.
法藏敦煌藏文文书P.t.1097《官府支出粮食清册》应该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当地官府支出粮食等物品的账目记录清单,文书中记载的职官押衙(am va gav)、长史(jang shi,亦可译为长使)、人名ya ya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文书中已出现,并非只是在归义军时期才出现的职官,不能据此将该文书定为归义军时期文书。  相似文献   

3.
盛朝晖 《家教指南》2001,(4):123-128
敦煌写本P.2506、2810(a)、2810(b)、4073、2380正背两面书写《文子》、《中晚唐大事记》。通过对这五件文书进行录文、研究,笔者认为,背面的可以完整拼接,实为唐开元、贞元间的“大事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正面基本上可视为同一内容的《文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语言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利用胡语文献、汉文文献的对勘和历史语音演变规律,探讨于阗文书《甘州使臣向于阗王庭的报告》中的dfim、吐蕃文书《审定沙州蕃汉各族官吏位阶状》中《蕃汉对译词表》中lungrje、古代突厥文Terkhin碑中lumǒisi、回鹘文写本Or.8212—179中lawxan ǒigěi与汉文“龙家”或“龙王”的对音或意义关联。同时,文章也对龙家在第二突厥汗国时期、漠北回纥汗国时期、河西陷蕃时期、归义军初期、甘州回鹘早期的活动有所论及.并认为“龙家”一名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域诸族与中原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P.3257《后晋开运二年寡妇阿龙牒》由三件文书组成。其中第一件是寡妇阿龙的状稿和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指示,第二件是寡妇阿龙和其兄索怀义关于土地耕种的契约,第三件是归义军左马步都押衙王文通询问土地占有者索佛奴、陈状人阿龙、种地人索怀义的笔录和曹元忠的批示。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书进行了校释,并对内容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6.
晚唐五代两件《女人社》文书札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晚唐五代两件《女人社》文书札记杨森敦煌遗书中目前所见仅有两件《女人社》文书。一件是P.3489《戊辰(908年?)族坊巷女人结社文约》文书;另一件是S.527《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正月三日女人社再立条件》文书。现分别录文如下(原文竖排现改为横):...  相似文献   

7.
索崇恩,晚唐归义军节度使索勋的叔祖父,吐蕃统治敦煌末期到归义军初期敦煌名僧,参与了张议潮收复敦煌等地的活动,唐宣宗在大中五年给敦煌佛教教团领袖洪辩的诏书中特别提到崇恩,并赐给信物等。对于这样一位名僧,敦煌文书记载比较零碎,只在P3410号《沙州僧崇恩遗嘱》中有较多的反映,关于崇恩的生平事迹及僧官等情况仍然不  相似文献   

8.
自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打开后,震惊海内外,由此形成了世界性的显学——敦煌学。中外学者纷纷涉足其中,展开方方面面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虽然,敦煌文书所关涉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事关有些课题的材料数量毕竟有限,难以展开深入研究。如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刘进宝教授凭借多年孜孜不倦的学术积累,对敦煌文书熟稔于心,经过十几年的酝酿和耕耘,终于完成大作《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宗舜 《家教指南》2001,(4):119-122
敦煌写卷S.343,不仅有各种社会文书,而且有一些佛教文献。此卷除社会文书、愿文等已经被辨识出来外,其中佛教文献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以致著录出现了不少疏漏。本文将S.343背面的佛教文献全部识别出来,纠正了《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拟目和说明中的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归义军时期敦煌各类文书中所记"太子"或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的考察,指出太子一部分是于阗太子从德等人,另一部分是归义军曹氏府主太子.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归义军时期敦煌各类文书中所记“太子”或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的考察,指出太子一部分是于阗太子从德等人,另一部分是归义军曹氏府主太子。  相似文献   

12.
《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共收录了950件自明代至解放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契约文书,为学界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但该书因契约原件字迹潦草模糊,文字漫漶、缺失,从而导致录文中存在少量文字讹误现象。结合字书及相关文献并核对原契图版,考辨录文中误读的文字,以期恢复文书本来面貌,为该书再版和相关研究扫清语言文字障碍。  相似文献   

13.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张先堂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P.2555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唐人诗文作品抄卷。此卷抄录唐人诗190首、文2篇,除其中的16首诗、1篇文外,余者皆系不见载于《全唐诗》、《全唐文》的唐人佚诗、佚文,因而此卷实为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14.
敦煌遗书中关于佛教的资料,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我们称之“敦煌佛教文书”。从记年题记看,敦煌佛教文书最早的是西凉建初元年比丘德祐等所写《十诵比丘戒本》(S.797),最迟为宋初至道元年敦煌灵图寺僧道猷所写《往西天取经牒》(北图4号背面),中间延续了六七个世纪。  相似文献   

15.
敦煌文书《某使君造龛设斋赞文》的有关问题马德一敦煌文书P.3542《某使君造窟设无遮斋会赞文》(拟)全文如下:1.厥今朱明半掩,令公钦慕于金田;炎景初临,使君倾心于2.席侧。舍珍财于宝地,祈恩于三世之前。设大会举郡无3.遮,焚名香而雾盖。八音竟奏,合...  相似文献   

16.
曹元德、曹元深兄弟二人任归义军节度使的时间不长,有关文书保存下来的不多,因而很容易将两个不同节度使执政时期的文书混淆。935年曹元德出任归义军节度使后,沿用之前的司空称号。939年,曹元德已经以司徒自称。曹元德去世后,940年沙州刺史曹元深继任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德的太保称号是在他去世以后由中原王朝诏赠的。  相似文献   

17.
晚唐五代敦煌康氏家族是敦煌粟特人中势力很强的胡人,他们是唐敦煌从化乡的主体,从石城镇迁徙而来,成为敦煌的豪族,从事商业手工业经营,同时还在吐蕃及归义军政权中担任各种官职,亦官亦商是他们从政的基本特点,敦煌文书中留下了他们很多丰富的记载。康秀华就是他们中的代表,吐蕃统治时期出任吐蕃部落使,并经营胡粉等高级奢侈品生意,归义军时期出任归义军使衙判官,最后升迁为瓜州刺史。  相似文献   

18.
敦煌遗书有一批归义军时期的道教斋文,受佛教斋文和当地民俗的影响,这些斋文的文体形态和内容与当时中原地区的传统道教斋醮文书迥异。归义军时期的道教斋文充分展现了以生命关怀、伦理道德和祈禳信仰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内涵,揭示了道教文化在敦煌社会生活传播领域的另类生存状态。究其根本,归义军时期道教斋文的演变是宗教文化之间以及宗教与世俗文化之间依附共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宣宗关于归义军的诏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11345号文书,经释读为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光复,在由到报捷使者的报告后,唐王朝为褒奖张议朝而以宣宗名义颁发的一件正式的皇帝诏敕,是归义军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第二件皇帝诏敕,因此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20.
归义军史一向是敦煌学研究的重点。由于资料残缺,要系统研究归义军史则困难重重,所以研究者单篇论文居多,专著甚少。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一书。全书共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