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企业层面的开发—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划分,这种模式划分可以与政策以及政策工具更紧密地连接.采用1986—2011年中国省级专利数据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开发型、探索型和混合型3种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当前我国开发型模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内陆地区,探索型模式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省市,其余部分为混合型模式.本文新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划分对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成为我国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相关组织、这些组织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网络系统,技术创新的相关组织直接或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政府作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主体,在行动时正确定位、并在重点工作领域内以适当的工作方式发挥作用非常关键.政府工作适当,可以较大程度地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相反,却会使结果有违行动的初衷,要么使政府努力的效果下降,要么适得其反.本文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探讨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工作定位、工作重点与工作方式,然后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揭示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体系和创业活动研究基础上,揭开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体系的内部运行的"黑箱",从三螺旋体系的螺旋间合作、网络关系、互补协同三个特征维度出发,以区域创业环境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了这三个方面对区域创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间合作、网络关系、互补协同及创业环境对创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创业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基于区域分类的群组分析结果表明,螺旋间合作与网络关系这两个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创业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而螺旋间互补协同这一因素则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区域的创业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创新体系是整合创新要素组成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网络,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的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它们在近几年都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创新体系必须要有新的模式和思维,应在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芬兰ICT创新网络中,有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等节点,它们之间构成了企业-企业、企业-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企业-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节点关联.这些节点关联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将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划分为企业主导型、研发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等四种,进一步探讨这些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出发,将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区域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东莞为实例,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重点分析东莞2007-2012年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以及对比分析2012年珠三角九市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最新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RIS)已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三年(2007-2009)国外学者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文献进行了回顾,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归纳综合了目前国外RIS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学—产业—政府非线性网状创新的三螺旋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问卷调查,对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网络结构特征可以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分为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学为主导和以企业为主导三种类型,政府、大学、企业分别在以各自为主导的创新网络中起到资源配置和支撑作用,其他两类主体协同参与创新,而中介机构在协同创新中主要发挥结构洞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全球创新链进行测度,能够准确衡量各国(区域、企业等主体)的创新水平,并对其创新实践进行指导,但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全球创新链测度的探讨,制约了该领域的量化研究。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根据创新链相关理论,将其分解为“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提出了“环节—联系—链条”的三层次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用以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在某一创新领域的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情况进行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AI领域全球创新链的例子解释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的应用,并基于AI领域案例对中国在AI领域全球创新链中创新状况进行了解读。研究结论丰富了全球创新链研究,并为各创新主体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