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喜祥 《科教文汇》2010,(13):63-64
本文从宝黛爱情、王熙凤人物性格发展史、贾府的丧事三个方面谈了《红楼梦》的线索,充分论证了《红楼梦》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宝黛爱情、王熙凤人物性格发展史、贾府的丧事三个方面谈了《红楼梦》的线索,充分论证了《红楼梦》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物出场的描述已经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现,这中间,对主要人物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出场研究已经不胜枚举。本文着重对贾政、贾赦的未出场的出场进行论述,贾政、贾赦这两个一直没有出场的人恰恰以另外一种形式悄然出现。  相似文献   

4.
胡金辉 《科教文汇》2010,(10):68-68,93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物出场的描述已经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现,这中间,对主要人物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出场研究已经不胜枚举。本文着重对贾政、贾赦的"未出场的出场"进行论述,贾政、贾赦这两个一直没有出场的人恰恰以另外一种形式悄然出现。  相似文献   

5.
你觉得《红楼梦》闷死人吗? 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红楼梦》很闷,更不用说小时候了. 有人跟我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付人的手腕特别厉害,我都很困惑:王熙凤这样就很厉害吗?有比妈妈的那些朋友厉害吗?大概因为我家里常常有"很多王熙凤"进进出出,所以我看《红楼梦》时,就觉得王熙凤还算"蛮正常"的嘛!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讲述宝玉出走,宝钗哭得人事不知.王夫人说道:"我为他担了一辈子的惊,刚刚儿的娶了亲,中了举人,又知道媳妇作了胎,我才喜欢些,不想弄到这样结局!早知这样,就不该娶亲,害了人家的姑娘."此时,薛姨妈倒安慰王夫人说:"这是自己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陈博君 《百科知识》2024,(11):39-45
<正>“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情节之一。通过这位乡下老妪,曹雪芹巧妙地向人们展示了贾府的奢华生活,同时,也借由刘姥姥赠献的乡野农产品,让读者了解到平民百姓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当王熙凤命平儿将大堆好东西赐赠给刘姥姥时,她颇感过意不去,平儿暖心地吩咐道:“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  相似文献   

8.
袭人与晴雯分别是薛宝钗、林黛玉的副本,这已是红学界的共识。她们同是贾宝玉身边的丫头,性格及处世方式却完全不同,因而导致她们在贾府的地位结局也迥然有异。温柔和顺、有心计、会做人、懂得隐忍的袭人和率直纯真、性情刚烈、不懂处世艺术的晴雯在大观园的众多女儿中构成了两道独特的风景,也充实了代表中国文化道德精神和诗性精神的薛宝钗、林黛玉的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9.
白葵阳 《科教文汇》2009,(15):220-220,222
袭人与晴雯分别是薛宝钗、林黛玉的副本,这已是红学界的共识。她们同是贾宝玉身边的丫头,性格及处世方式却完全不同.因而导致她们在贾府的地位结局也迥然有异。温柔和顺、有心计、会做人、懂得隐忍的袭人和率直纯真、性情刚烈、不懂处世艺术的晴雯在大观园的众多女儿中构成了两道独特的风景,也充实了代表中国文化道德精神和诗性精神的薛宝钗、林黛玉的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10.
童言趣语     
正吃酱油的黑人吃晚饭的时候,女儿要求在自己的面条里加点酱油,她端起碗说:"爸爸,面条里怎么没有酱油,给我加点酱油吧!""酱油吃多了,人会变黑的,宝贝!"老公摸着女儿的头应道。"爸爸,那黑人是不是吃了很多很多酱油,所以皮肤才那么黑?"女儿仰起头一脸天真地问道。同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数学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如果10个人拆一座房子需要3天,那么,5个人拆同一座房子,需要多长时间呢?""这不可能。"一个男孩回答道,"因为同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  相似文献   

11.
马浩 《知识窗》2010,(9):40-40
蝉的成虫.是一种很美的野味.我们那儿称之为姐儿龟。这名儿大抵出于民间。日龟,生动、传神,至于“姐儿”二字,我始终有所怀疑。似乎无解。  相似文献   

12.
正"喂,是卢老师吗?我要给宋佳请假,她今天顶撞我,我实在气不过又打了她。"我猜到是宋佳的母亲,接到这种电话已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刚要问原因,她母亲接着又哀求道:"老师,求求你好好帮忙管教一下我女儿,我拿她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电话那边无助的抽泣声揪痛了我的心。"没办法也不能动手打孩子啊。"我训斥道。每次把女儿打了一顿后,她又很后悔,可又控制不住自己。见她此时很自责,我不好再说什么。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一个母亲会不疼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正几个月来,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遭受蝗灾。面对这样的新闻,有人甩出了"吃货治灾"的老思路,调侃道:"蝗虫要是敢来,我们就起锅烧油,吃绝它。"然而蝗灾真的可以靠吃货解决吗?并非任何蝗虫都能吃事实上,吃蝗虫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蝗虫可食可药用,古已有之。《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药使用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短、破伤风、急慢惊风、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0,(8):36-37
某市居民张先生的妻子今年刚过完38岁生日,独生女儿又考上了重点高中,一家三口生活十分幸福美满。妻子前年在肿瘤医院检查乳腺时,发现有一个小肿块,当时诊断为"乳腺增生"。她也没在意,也没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去年10月份到某医院检查后,怀疑有患乳腺癌的可能,及时住院手术切除,经多次病理检查,被证实为"乳腺癌"。从此,全家处于紧张与痛苦之中。  相似文献   

15.
童言趣语     
正镜中梨一天,妈妈回到家中,看到女儿小童正对着镜子吃梨子,不禁好奇地问道:"你为何对着镜子吃梨?"小童回答道:"这样不就可以同时吃两个梨了吗?"批评牙齿午餐前,我正在给小朋友们介绍饭菜营  相似文献   

16.
童言无忌     
偷吃糖大陈给女儿买了她最爱吃的奶糖。怕女儿吃多了牙齿不好,大陈只给她3颗糖,然后把剩下的都藏了起来。女儿很不情愿,瞪着大陈,捏了捏他的喉结,大哭起来。大陈担心地问:“怎么啦?”女儿指着大陈的喉结哭道:“您偷吃了我的糖。看,在这儿,快还给我!”  相似文献   

17.
功能对等在王熙凤人物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  贾德江 《科教文汇》2009,(6):251-251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午后,我正在卧室看书,女儿突然举着一块糖果跑进来对我说:"爸爸,帮我把糖纸剥开。"我接过糖果,三两下就剥开了,然后把糖喂进女儿嘴里。女儿一边吃着糖果一边说:"爸爸,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能把糖纸剥开,而我费了好大力气都剥不开呢?"我抚摸着女儿的头说:"你还小,剥糖纸对于你来说还比较困难。""困难是什么?就是剥开一张糖纸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和高等教育管理者构建服务学生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1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上的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都明显高于常模,而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的得分都低于常模,且男生的得分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男生在"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的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都明显低于女生;城市和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存在差异;独生与非独生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不存在差异;大学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总体上要低于其他年级学生。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度偏低,性别、年级等因素对社会支持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