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安市热岛效应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洛学院学报》2016,(6):76-81
利用2003年6月Landsat5 TM和2014年8月Landsat8 OLT_TIRS两期遥感影像数据对西安市主城区夏季热岛效应强度与同期植被覆盖度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与热岛效应强度呈负相关,西安市主城区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平均降温0.47℃,但植被覆盖度对降低温度的影响却因地而异;西安市植被覆盖在空间上呈现自一环向三环主城区外围逐渐减小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5%、42%和38%),地表温度温差自一环至三环呈现降低的趋势(地表温差分别为18.88℃、14.62℃和9.43℃);2014年较2003年,西安市主城区植被覆盖向低等植被覆盖快速过渡,人类活动对城市自然景观影响日趋加重。  相似文献   

2.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降雨类型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量具有很大差异.裸露地(对照)小雨时也可能产生水土流失,而大雨以上降雨会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具有一定植被覆盖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果园和锥栗林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大幅度减少;而植被覆盖良好的杉木林即使大雨以上降雨也仅产生极轻微的水土流失.降雨量与径流量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降雨量越大,径流量越大;而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性明显小于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影响土壤流失量的因素比径流量复杂.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博罗县流域为例,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利用气象数据、土壤数据、DEM数据、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对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各因子进行量化分析与强度分级.结果表明:1)2021年博罗县域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9 721.24 t·km-2·a-1,总体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年侵蚀量892.61×104 t,其中剧烈等级土壤侵蚀量占到总侵蚀量的54.70%;6个侵蚀强度等级面积大小依次是微度>剧烈>轻度>强度>极强度>中度;2)石湾镇及园洲镇属微度,而西北部及东中部山地丘陵区的罗浮山、横河镇、公庄镇、柏塘镇及泰美镇等区域土壤侵蚀较为严重;3)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每增加一个等级,平均侵蚀模数呈增大趋势,而且增大幅度较大;有林地的面积为52.64%,其土壤侵蚀量比重占45.08%,而裸地虽然面积比重仅占0.45%,但其土壤侵蚀量却占到总土壤侵蚀量的6.41%,属于激烈侵蚀等级;4)植被覆盖度小于20%和大于65%的区域土壤侵蚀面积高达26.78%和24.57%,其他植被覆盖度级别下的土壤侵蚀面积变化不大;植被覆盖度20%~65%之间的土壤侵蚀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处理黄冈市2000~2013年共14年的同时相的MODIS影像,获得其植被覆盖度,并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级。同时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地形统计和分区统计,较清晰地反映了黄冈市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三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从2000年到2008年黄冈市植被覆盖度处于上升趋势,从2008年到2013年黄冈市植被覆盖度则处于下降趋势,但总体而言黄冈市的植被覆盖度良好;(2)从2000年到2013年黄冈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不明显,上升为主;下降、急剧下降和快速上升的比例很低;(3)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县市主要为:英山县、罗田县、麻城市;植被覆盖较低的县市主要为:黄州区、武穴市、黄梅县。  相似文献   

5.
基于NDVI植被指数和改进后的像元二分模型,定量估算了福州地区1989年和2000年植被覆盖度,得出植被盖度分级,研究了福州地区1989—200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地区11年间总体植被状况稳定,1989—2000年植被覆盖的总面积增加了98.63km^2,增加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0.83%;植被覆盖度为80%~100%的类型增加的面积最多,60%~80%的类型减少的面积最多;覆盖度为0~20%的类型变化率最大,为42.9%,覆盖度为60%~80%的类型变化率最小,为9.12%.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的河南省植被覆盖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和2009年8月MODIS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提取的河南省植被覆盖度,对近8a的植被覆盖及其等级结构的时空特征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河南省植被覆盖度整体呈明显的提高,等级结构转化显示植被覆盖度有显著的变化.8年间,水体或无植被等级增加了116.67 km2,增长率为30.62%;低植被覆盖等级减少了4057.75 km2,增长率为-63.17%,中植被覆盖等级减少33277.6 km2,增长率为-56.3%;高植被和全植被覆盖等级分别增加了32846.69 km2和4372.06 km2,增长率分别为34.2%和140.97%.植被覆盖发展区面积为52741.47 km2,逆转区面积为10153.36 km2,增长区面积比降低区大42588.12 km2,表明河南省植被覆盖度转化整体向高等级植被覆盖转化,生态环境不断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表径流是城市内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以福州市典型内河-晋安河为代表,在内河沿线选取不同功能区,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地表径流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来了解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这些污染物对内河污染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径流中的污染物以TN的污染贡献为最大;地表径流中的重金属物质不是内河水体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停车场、道路是向内河输入污染物的主要功能区,城市绿地及住宅小区次之.  相似文献   

8.
基于ENVI的阜新山区植被覆盖度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覆盖度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状况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它及其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指示,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拟基于阜新地区1995,2004年两景同时期TM影像,利用ENVI软件提取植被指数,根据象元二分原理提取植被覆盖度,再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类,获得这两年阜新山区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发现阜新山区的植被覆盖度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131-136
为了对夏季玉米四叶期、拔节期、抽穗期和花粒期的植被覆盖信息进行快速、精确提取,提出基于可见光植被指数阈值法与直方图相结合的提取植被覆盖度新方法。对试验田中玉米的上述4阶段进行图像提取,选择了VDVI、EXG和NGBDI等3个指数对植被覆盖度进行描述,并对其精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植被阈值法能够准确提取夏季玉米4个阶段生长期的植被覆盖度信息,并且采用EXG指数描述植被覆盖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路面径流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公路环保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从污染物的组成、迁移特征等方面概述了公路路面径流的污染物特征及排放规律,比较了植被控制、滞留池、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等4种控制措施的优缺点,指出了我国开展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麻城山丘区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洪水灾害频发。一段时间内,人们不合理地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植被,导致境内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地失去植被的庇护,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洪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加大,加重了洪水灾害。二十多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表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在流域内实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相结合,坚持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拦、截、灌、蓄、排优化配置,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防范减灾效益显著。事实证明,水土保持工作是山丘区防治洪水灾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牟尼河小流域百喜草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百喜草能有效增加地表覆盖,截留雨水,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径流量和泥土冲刷量,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地表温度,维持和培肥土壤地力。  相似文献   

13.
小良地区曾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现已基本上得到有效治理,为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京。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该区的地形地势、岩土性质、森林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运用灰色理论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相关度分析,揭示了植被因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在四大因子中居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小良水土流失中气候水文因素影响的灰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良地区过去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现在已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为了使小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气候水文因素,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在简要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地形地势、岩土性质、森林植被等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灰色理论对气候水文这个主要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度的分析,突出气候水文因素对水土流失影响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s of phosphorus transport from purple-soil cropland of 5° and 10° slopes with bare and vegetated surfaces, respectively. Each type of land was tested under a simulated moderate rainfall of 0.33 mm/min, a downfall of 0.90 mm/min, and a rainstorm of 1.86 mm/min. Runoff dynamics and changes in the export amount of phosphorus are influenced by the rainfall intensity, the slope and surface conditions of cropland. The vegetation diverts rain water from the surface into soil and helps the formation of a subsurface runoff, but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runoff process at the same sloping degree. Vegetated soil has a smaller phosphorous loss, particularly much less in the particulate form. A heavier rainfall flushes away more phosphorous. Rainwater percolating soil carries more dissolved phosphorous than particulate phosphorous. Understanding the patterns of phosphorous transport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from purple soil in the middle of Sichuan basin is helpful for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resulting in the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ies in this region that could, if not controlled properly, deteriorat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治理途径的研究是水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肯定历史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续技术服务、农户庭园治理、产业开发等措施,把水土整治土地类型划分为"高值土地整治,保护土地整治和后续利用土地整治"三大系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is work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wheat-straw/corn-stalk mulch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upland crops (winter wheat, summer corn) field from 1997 to 1998. With and without mulch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 water demand, day and night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weeds control, crop yields,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soil texture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mulch rate for both water saving and yield-increase was determined. Ineffective interplant evaporation can be turned into effective transpiration of leaf by application of wheat-straw/corn-stalk mulch, which enhances the utility factor of soil moisture and reduces irrigation norm, and may also regulate soil temperature, increase soil fertility, and improve soil texture after being returned to the field. Wheat-straw/corn-stalk mulch inhibits evaporation of moisture so that accumulation of salinity near the soil surface is prevented, and thus ameliorates salinization of land. In the region of severe soil erosion, mulch is used to cover land so as to forestall hydraulic and wind erosion of the soil.  相似文献   

18.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对当地生态环境起主要的控制性作用,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土壤和水等环境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水资源减少、植被单一、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从恢复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探索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恢复重建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情况及气候、地形、土壤、地质和植被的调查,阐述了垦区水土流失的现状,指出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土壤、建筑物的危害,分析该区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找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主要内容,为在治理过程中分清主次、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