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级教师发展机构承担着区内教师研修培训的职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近三年,深圳市龙岗区教科院按照“成果导向、评价驱动”的工作要求,构建了“研修成果、研修参与、同伴关系、技能提升、承担工作”五位一体的名师孵化名师A-STAR驱动培养模式,通过以教科院构建顶层设计进行统筹服务,工作室发挥名师引领落实培训工作的双重协同行动策略,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索了名师孵化新路径,推广了龙岗教师研修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已有10多年历史,让名师来引领未来名师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共识。2008年开始,浙江省成立名师工作站,对225个名师工作室进行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通过对1558位工作室成员问卷调查,表明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其中最有效的活动形式是“名师引领”“共享交流”“主题研修”,文章还对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受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普遍重视。学界对名师工作室的理论探讨较多,但对名师工作室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操作策略有待于深入研究。通过两轮共6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基于价值引领的名师工作室文化系统,开发了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课程体系,形成了“专业阅读,坚定信念夯实理论;课例研究,增强课堂教学能力;智慧表达,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实验创新,彰显化学学科特色”的研修策略,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名师乡村工作室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实现“教育共富”的重要平台。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打造一支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举措。名师乡村工作室应立足乡村学校发展实际,通过卷入式、主题式、逆推式、专项式、组合式等研修方式,顺应教师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5.
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是指由某一地区中学政治学科首席名师领衔,多名中学政治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以政治学科研究和青年政治教师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中学政治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研究能力和促进中学政治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研修共同体,是名师工作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名师工作室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定位不准、方向不明,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不够,持续性发展的后劲不足,评估手段繁琐、效果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为实现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高效、科学运行,必须要采取转变观念、明确自我定位、树立“政治名师服务工作室”思想;大力发展政治名师工作室“草根化”经营道路;进一步强化政治名师工作室的区域辐射功能;完善政治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估体系等有效措施,推进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仙区创建了一批“名师网络工作室”,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名师引领的网络研修平台,突破了教师研训工作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性。搭建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发展平台,有助于凝聚形成以网络工作室为核心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推动跨校、跨区域的教师学习培训和专业研修,实现全区教师抱团成长,进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瑞金市金穗学校立足生源“杂”、师资“弱”的校情,通过创立校级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等方式,探索引领教师阶梯式成长的可行路径。一是组建“草根”名师工作室,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形成教师发展新模式;二是探索构建阶梯式成长机制,同时基于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问题开展深度研修,真正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三是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共研共享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提升,通过送教送研带领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是当下名师工作室建设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重庆市小学语文工作坊研修活动,参与了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工作坊各项研讨活动,其中“童话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研讨为名师工作室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该范例从“确定真问题——感性课例——引领性讲座——学员研讨——专家引领”,环环精彩纷呈,让每个教师明白了作为一名坊主如何有效地去开展类似的研讨活动,指导老师的专业引领,明白了什么样的形式才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合宜的引领形式。  相似文献   

9.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成长共同体,是优秀教师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理论依据和化学卓越教师的关键能力。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关键是研修课程,由专业阅读、学科理解、论文写作和实验创新四门课程组成。名师工作室的社会责任是示范引领,以高尚师德示范、教学研究示范、课堂教学示范,彰显工作室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名师工作室是十年课改期间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它以一位名师领衔,传承中华民族固有的师徒授艺“同门”群体形式,既是一种新颖的教研工作组织,又延伸了教师培训的特定职能而活跃在中小学教育界。名师工作室的个性特征是“名师”,由名师带导名优教师进行专业研修。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特质是它的聚合性、建构性、前沿性、辐射性和品牌性。名师工作室的效能特性在于把名师工作室建成一个“家”——温馨的“新家”;一个“场”——互动的“气场”;一个j‘堂”——自由的“讲堂”;一个“台”——起飞的“平台”;一个“型”——提质的“范型”。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童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12.
突破学校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质量与效能不高等问题,必须寻求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力量。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充分挖掘区域及校内“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特色教师/学科”工作室力量,通过课程滋养、项目研修、深耕课堂、平台搭建、成果提炼等途径,将名师工作室专业引领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机链接起来,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能,促进教师群体提速提质发展,开拓了学校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广州市天河中学副校长。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外文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项目”督导专家,“广东省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爱种子行动”英语学科牵头人,获教育部科教司、中央电教馆“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共同体立项,课例入选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课程资源”。访谈者:陈校,三年来,您的省名师工作室建设恰逢教师信息技术2.0能力点研修周期,请问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2.0能力点的研修助力名师团队进行学科教学改革?陈迪:我们借助省名师工作室的研修平台,通过“唤醒—赋能—激励”三个阶段对一百多名学员进行研修培训。首先,  相似文献   

14.
名师工作室是以主持人姓名命名,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它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可在"引领"上做文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究""发展"为关键词,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本文就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从九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类型的共同体进行简述,提出名师工作室是一种研修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凝练了名师工作室的构成要素,论证了各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钟辉生名师工作室为例阐述了通过制定工作室和成员发展规划、构建合作共享研究文化、结对共建学科教研基地、设计系统学习和研究任务等路径提升名师工作室共同体建设效能。  相似文献   

16.
李丽  杨红梅 《江苏教育》2022,(78):50-53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名师工作室承载着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任务。工作室可以通过网站建设,开辟多样的教师研修活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互动课堂实践;也可借助网络新兴媒体、视频工具、即时通信工具等,为工作室的教师研修路径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依托中央电教馆人工智能研修平台,围绕陈燕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建设,结合河北省规划课题“中学语文部编教材项目学习实践单元整合教学案例研究”课堂实践,通过深度调研、创新工作室课例研修模式,构建基于课堂诊断的主题式行动研究的新方法、新策略,逐步形成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工作室课例研修模式,促进教师个体、工作室团队、区域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晓芳 《陕西教育》2014,(11):36-38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或文化传统中进行。灞桥区纺织城小学将自身业已形成的教育科研理念根植于学校文化沃土之中,以建设“阳光教师团队”为核心,以“阳光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打造学校独特的研修文化,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粱哲工作室”是广东省第一批名师工作室之一,几年来,工作室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要,与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联系,引进高校和教育研究协会资源,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名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作用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与此同时,工作室通过分散学习、集中研修、课题引导、实践反思的方式,在以研带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探索。在“追求风格,形成流派,打造学习与实践研究共同体”的工作室宗旨引导下,  相似文献   

20.
<正>正高级教师,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小学英语教研员,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教学微技能认证项目指导专家、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库成员。主讲的教师培训课程分别被列入“上海市教委十二五共建共享课程”和“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课程”,出版专著《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与英语教学数字化融合创新》。访谈者:吴老师,三年来,你的省名师工作室建设恰逢教师信息技术2.0能力点研修周期,请问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2.0能力点的研修助力名师团队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吴秉健:教学设计能力是促进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能力。我们的团队研修的能力点聚焦三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多媒体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