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怪童丸木谷实虽然在棋盘上所向无敌,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在他头脑中还涌动着无法为广大世人和多数职业棋士所理解的思想,而以自己的思想和木谷实互相砥砺的就是已经在天元模仿棋中向他射出响箭的吴清源,这两位好友兼宿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就是改变了昭和棋界面貌和整个围棋史进程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2.
20.大手合与吴清源昭和2年(1927年),日本棋院开始举办"大手合"——升段大赛。在当年所有棋士的眼中,这是升段的惟一机会,因而也是大显身手的最高竞技舞台。这个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天才围棋少年——吴清源。昭和3年,吴清源东渡日本,拜在濑越宪作门下。在"段位认  相似文献   

3.
进入20世纪,围棋这个浪迹异乡的游子终于重新回到中国的土地上,从吴清源到“南刘北过”,在战争的残垣断壁下幸存的围棋火种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乾清时期皇恩浩荡下的尊贵容颜。相比同期的日本,中国无论在实战水平、棋士厚度还是理论研究、文化积淀上都落后甚远,六、七十年代中国围棋就是在与日本不成比例对抗的阵痛中写下一部蘸血的悲怆史。  相似文献   

4.
走自己的路     
虽然是一意要在棋盘上追求清贫之道,但是藤泽库之助终究不可能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盘外事。和同时代的其他大棋士一样,他也不得不面对这一代人共同的宿命——在吴清源的十番棋神话中扮演配角。和同时代的其他大棋士不同的是,藤泽因为这命运而失去的似乎更多。在被吴清源打至定先之后,藤泽毅然递交了辞呈。日本棋院产生的第一位九段退出了日本棋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日本围棋一直有一种唯美的文化色彩,注重构形,注重步调。“形”的美丑是许多棋手在思考下一手时的极其重要的标准,有宁愿输棋也不下恶形的实例。同时,由于海岛文化的特殊性,日本围棋有时也体现一种悲壮的“殉”之美。在这一点上,吴清源、林海峰、赵治勋以及后来的王立诚等人都不是其代表,真正能代表日本围棋的应该是大竹英雄、武官正树,应该是坂田荣男、藤泽秀行、依田纪基。  相似文献   

6.
    
《围棋天地》2008,(15):87-87
曾经在《围棋天地》上看到对赵治勋棋风的评价——把根留住。小林光一的棋在鼎盛时期被称为“地铁流”。一部世界名著——《根》,揭示了种族认同的深刻性;棋盘上的每一手棋,都显示出追求生存的强烈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因坊是日本最大也最有影响的围棋世家。日本古代围棋史上的十位名人中,七位出自本因坊。末代本因坊秀哉退隐后,日本棋院获得了举办以本因坊命名的棋战的资格。由于历史上本因坊称号的重要性,本因坊战成为最重要的职业棋战之一,也是目前为止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棋战。在五六十年代获得本因坊战冠军的棋手还要改名。计有关山利一号利仙,桥本宇太郎号昭宇,岩本薰号薰和,高川格号秀格,坂田荣男号荣寿,石田芳夫号秀芳,武宫正树号秀树,加藤正夫号剑正,只有林海峰和赵治勋由于是外籍棋士,并未改名。本因坊战是争创连霸纪录的地方。六十…  相似文献   

8.
好汉刘小光     
万强 《围棋天地》2020,(8):1-12
2020年3月,与围棋结下一生之缘的中国传奇棋士刘小光九段年满六十,功成身退。“好汉”有二义:一是棋盘上的英雄好汉,二是棋盘外的热心汉子。刘小光老师兼而有之。谨以数位棋界名人对刘老师的寄语开篇,以此文致敬棋坛大力士、重锤传……聂卫平:退休就是正常的收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第一位九段     
围棋界的昭和时代是多姿多彩的,名家辈出,强手如云。某种程度上说来,在这一时代众多的大棋士当中,藤泽朋斋头硕的光环也许是最为暗淡的:吴清源自不必说;木谷实有新布局、名人引退棋和道场的伟业;桥本宇太郎领导了关西棋院的独立,更有升仙峡的壮举;高川格本因坊九连霸;坂田荣男是胜负世界的一代王者;藤泽秀行是大正棋士最后的旗帜……唯独藤泽朋斋,在胜负世界中唯一让人记住的似乎只有一个不光彩的纪录:在吴清源众多的十番棋对手中,他是唯一被打到定先的。可是,这个昭和围棋史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人,难道真的是一个如此不堪的角色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赵治勋、曹薰铉的王朝现在步入了黄昏。 他们都是让韩国围棋崛起的英雄,同时他们之间又是命运的对手。如果说:曹薰铉的对手是徐奉洙、赵治勋的对手是小林光一这话并没有错,至少表面上是对的。可是曹薰铉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1.
第四章:刹那芳华 不朽似云烟 藤泽秀行在木谷实、赵治勋师徒俩几句随意的话语中豁然开朗,一举悟道。第二天他便召集各路媒体的记者发表声明,宣布无意与吴清源进行十番棋的较量,自己的人生梦想是在围棋的黑与白中看出所有的斑斓色彩,为此要常年修炼,身外之物的胜负之争只能暂时抛在脑后。  相似文献   

12.
侯俊 《围棋天地》2013,(14):108-109
有一位棋士,他的时代稍稍有点久远,很多80后、90后棋迷可能对他比较陌生,对他当年的辉煌更是不甚了了。但是,这个人绝非等闲,而是日本围棋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划时代人物——他曾经与昭和棋圣吴清源争夺天下,他是日本第一位集名人、本因坊丽大头衔于一身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吴清源曾著有随笔集《莫愁》,昭和十五年十一月由天元社出版发行。战后昭和二十九年九月,中央公论社发表了其追记的其它文章。著名文学家川端康成为文集作序。他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吴清源严谨的棋艺观:“日新者进,反之则退”。“棋士著述随笔者,前无仅有”。在这篇随笔集中,吴清源以怀旧的笔触记述了他在二十三岁时以六段棋手的身份在信州富士见的高原疗养所静修疗养时的随想,在文集中他写道:“每天,我都尽量让自己不去做且不去想任何事情,漫不经心地生活,我想放松自己就是最好的治疗,以前我总是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围棋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4.
《新疆体育》2001,(7):38-39
6月初,冰城棋牌界都在谈论围棋棋圣吴清源,今年87岁高龄、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棋手”的他正在哈尔滨讲棋。  相似文献   

15.
本因坊秀策(1829年6月6日-1862年9月3日),日本江户时代的围棋棋士,被许多人认为是围棋黄金时期(19世纪中期)当中最伟大的棋士,以其超强的棋力及高尚的人格被称为“棋圣”。  相似文献   

16.
怒火青春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6,(23):25-37
棋士的青春永远在棋盘上,无论苦读经年尝尽失败,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爆发的23岁的小土豆王尧,还是享尽笑傲棋坛之风光,凭借一张外卡打出绝妙排局54岁的野草徐奉洙,加之以前的赵治勋、罗洗河……现代棋士们不止一次地证实了“盘上青春”这一铁的规则。对于常昊、李昌镐、崔哲瀚这些拥有绝对实力和当打年龄的潮头勇士,他们的每一局棋都是在做青春之赌,或燃烧,或荒芫。无论年少与年长,滴水与飞瀑,斗士与散仙……失去燃烧的青春,再辉煌的昨日,也会落入遗忘的海洋。 常昊与崔哲瀚的应氏杯“日出昆仑”的决战一晃一年半过去,任世界棋战的舞台上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两大高手从此之后竟再无缘交手,如同镰仓十番棋后十四年不曾相逢的吴清源和木谷实,只能凭谱相望,现代棋战遗忘定律之残酷令人唏嘘。今天,三星杯八强战,当两位宿敌再次谋面,不谈狭路,不谈旧仇,只求“我燃烧,你荒芜”。 11月7日,适逢常昊九段30岁的生日,按传统的说法,这是一个从锐气走向成熟的关口,我们期待着常昊风继续吹,火继续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黑方:刘昌赫九段在韩国棋界,除了“四大天王”之外,还有一批非常有实力的中坚棋士。但由于李昌镐的光芒太强,所以他们很少有机会露面。其实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他们一样弈得出好局来,甚至不逊于实力强于他们的棋手!因为围棋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使得任何流派都有发挥他们精彩技艺的机会。而流芳百世,一局足矣。第一谱第一谱1──28白6二间高挂为吴清源老师所推崇,意义在于重视中央的势力。黑7小飞是偏爱实地的下法,普通可于A位小飞。白8若跟着黑7应当然也可以,但非白6二间高挂的本意。白8二间高夹,利用白6处在高位的…  相似文献   

18.
棋盘到底有多大?没人能回 答出来,我们只知道,聂卫平、藤 泽秀行等大家下了那么多年的 棋后,反而对围棋愈发产生一种 敬畏的心理。当年的吴清源、如 今的李昌镐都何等了得,但即使 在他们的全盛期,所谓的 独步也只能说是一种夸 张的赞誉。 种种流派,种种棋风,浪漫如武宫正树,亦如在旷野中呼号;严酷如坂田荣男,好似秋霜烈日般的肃杀;华丽如藤泽秀行,敏锐的感觉使得所有心血费尽的计算都不免相形见绌……但这一切说到底,都不过是围棋的沧海一粟而已。即使是对人类中智D慧极为突出的一部分,即使是对D为求道孤灯作伴、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9.
说变就变,转眼换了人间。 神话总有终结的时候,随着25世本因坊赵治勋大三冠的──旁落,一个时代宣告结束。回眸已经远去的那段位极殊荣的岁月,我们得承认这位强悍的韩国人是他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霸主,本识坊十连霸、连续二年垄断大三冠近乎神奇的表演成为永远的历史封存在20世纪。也许是厌倦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赵治勋抖落所有牵挂,潇洒离去。从第一人沦落为无冠棋士,庞然大物轰然倒地在世界棋坛激起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中、日、韩三国不约而同地把这列为20世纪十大围棋新闻之一。几年来,在赵治勋的全力…  相似文献   

20.
吴来宏 《围棋天地》2013,(6):108-109
我是一名资深的铁杆棋迷,TOM对弈网的强7D。多年的围棋生涯中,我见过的丛书类围棋读物真的不少,如5卷6册的《吴清源围棋全集》,8卷的《吴清源围棋对局全集》,4册的《吴清源名局精解》,4册的《坂田荣男围棋高级指导》,12册的《坂田荣男围棋全集》,22册的《坂田荣男围棋教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