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是他戏剧发展的里程碑。通过对《哈姆雷特》的详细解读,可以从作品中找到作家与其作品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最重要的悲剧有4部,它们是:《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其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思想最深刻、艺术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悲剧风格的一部传世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其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笔者现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葛特露及波洛涅斯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悲剧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文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人物刻画真实、立体,性格各异。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进行赏析,使读者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再次深入品读莎士比亚大师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4.
梅琳 《林区教学》2013,(1):66-67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文学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进行形象分析,并具体阐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这是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里关于演员艺术的精彩论述。虽然,它是主人公哈姆雷特导演《捕鼠机》时对伶人们说的,却很能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特别是分析反映资本主义产  相似文献   

6.
从平行研究角度浅析《哈姆雷特》与《雷雨》的悲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敏 《文教资料》2014,(28):15-16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其代表作《哈姆雷特》集聚了多种艺术成分,体现的人物特性完美而又悲剧,反应的人文主义思想鲜明又强烈,这些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曹禺,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处女作《雷雨》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雷雨》的诞生奠定了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第一人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戏剧发展开拓了道路。本文采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将两部戏剧的悲剧主题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更深入地解读两部作品,从而更好地了解两住剧作家的创作思想及中美文化背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及英国十六、七世纪诗剧的杰出代表.我们不能不谈到莎士比亚.这位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翁一生,写出了三十七个剧本,在吸收前辈悲剧作家如基德、马治等的成果基础上,其语言形式、性格刻画、形象塑造及戏剧冲突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哈姆雷特硒是其杰出代表之一。不论就莎士比亚的创作讲.还是就世界文学看,我们说《哈姆雷特奖一出最富哲理性的悲剧都是公正的。几个世纪以来.关于《哈姆雷特》的论述不断,这是与作者那独特的人物塑造艺术分不开的。一、通过语言展示出人物丰富的思想哈姆雷特(Hamlet)的话充满格言…  相似文献   

8.
【背景导读】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是英国文化的象征与骄傲,是“时代的灵魂”,“属于所有的世纪”马克思曾把莎士比亚和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看做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的两个最伟大的天才戏剧家”终其一生,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9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5首长诗。其戏剧作品可分为4类,即:历史剧、喜剧、悲剧和浪漫传奇剧。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数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提出了社会、国家、道德、财产、家庭、哲学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下面所选的就是莎士比亚的不朽巨著《哈姆雷特》(Hamlet)[其与《奥塞罗》(Othello)、《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Macbeth)合称为四大悲剧]中哈姆雷特王子的著名独白  相似文献   

9.
剡城  一页书 《课外生活》2020,(10):22-23
中外文学史上都出现过很多著名的戏剧大师,这些大师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西方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写的悲剧《哈姆雷特》举世闻名,而300多年后,中国的曹禺也因为一部《雷雨》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这两部悲剧作品就像是一次隔了300多年的“对话”。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都说了什么吧。  相似文献   

10.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也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长并且最负盛名的一部.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复杂而有张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所说,历年来不同文学评论家对于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哈姆雷特的复仇,很多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一直都在讨论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为何坎坷,文中哈姆雷特性格极为复杂,很难用一种理论解释他的性格。哈姆雷特对身边人,对自己母亲的态度都是复杂的。哈姆雷特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并不影响读者对哈姆雷特的喜欢,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复杂性。本文从两方面解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一是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复杂性,二是哈姆雷特性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威廉·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化史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少有的天才之一。他的著作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史的里程碑,是因为他首创了现实主义手法,对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客观描写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哈姆雷特》被看作是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书中记叙了12世纪王子哈姆勒斯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复仇故事,踌躇是哈姆雷特最著名的性格特点。他要报杀父之仇,但却又多次不能下手,反复迟疑,而这正是莎士比亚关于哈姆雷特的构想中最关键和独特的地方。本文正是分析了莎士比亚手中的哈姆雷特这一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对死亡的探究基于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对死亡的思考不仅体现了戏剧的悲剧主题,还展现了从恐惧死亡到超越死亡的精神变化过程。这与17世纪玄学派代表人物约翰.邓恩的《圣十四行诗之10》中诗人与死神辩论所内蕴的死亡观有所不同。从对死亡进行思考到与死神进行辩论,折射出自文艺复兴至17世纪英国文学中死亡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14.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是作者的代表作。在剧本中,莎士比亚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无耻罪行。这个剧本高度概括了公元1600年左右英国的生活现实,同时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个光辉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表现了莎士比亚高度的戏剧艺术才能,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剧本所讲的事迹,最早见于丹麦编年史家葛拉马蒂克斯的《丹麦史》(1200年左右)。在年轻王子杀叔而为父报仇的故事中,表现出的是中世纪道德范畴的思想。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法国作家倍尔弗尔改编了这一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是英国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是最伟大的悲剧之一,剧中人物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主要是通过他的拖延复仇来表现的。冲突的主题是曲折复杂的。作通过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从各方面反映了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特性。在《哈姆雷特的拖延复仇分析》中,作主要从宗教道德和心理两方面浅析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从而提示了哈姆雷特这个矛盾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造成拖延复仇的真正原因所在。《哈姆雷特》在世界学史上是颗永不衰落的恒星。它的成功之处一直被后人所模仿,是一部优秀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6.
《哈姆雷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之一,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是性格复杂、充满矛盾、具有悲剧美的人物形象,当这位抑郁王子在生活的希望和理想被摧毁之后,他的复仇计划、心理和行为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们读起来感觉震撼人心,对人生感悟颇多。  相似文献   

17.
作为莎士比亚悲剧系列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中各类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哈姆雷特这一核心人物无疑是当中的关键,他是一个集合了"高贵与粗俗"、"理智与冲动"等矛盾的复杂人物,通过对他的刻画,莎士比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不能忘怀的悲剧世界,本文就将对《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09,(10):17-18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分析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通过对剧中女性人物的地位和排列顺序,哈姆雷特的“厌女意识”,以及模式化的女性角色,揭露了莎士比亚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9.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的悲剧人物之一,其复仇过程中表现出的延宕一直都是最具争议的话题,文章将哈姆雷特的性格作为导致其行为延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哈姆雷特理想化的内心世界与黑暗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冲突,从而表现出莎士比亚在揭示人的本性和面对生死抉择时人内心的细微感受方面的高超手法。  相似文献   

20.
<正>《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标志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百年来,各国学者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研究热潮从未消减,解莎翁者莫不竭精尽力,试图探讨并解决《哈姆雷特》中有关"复仇""生存还是毁灭""戏中戏"等诸多问题。据统计,平均每12天就有一部关于《哈姆雷特》研究新成果的著作问世(见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