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历年来使用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中(从试用本、甲种本和乙种本到必修本),关于玛丽亚·居里的大女儿(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现象而荣获193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约里奥·居里夫人—小居里夫人),都一脉相承地把其姓名中译为“伊丽芙·居里”。笔者对这个译名提出异议。按照译外国人名的惯例,应该为音译。当然,因为中外文读音的差异等原因,译音不可能绝对准确,因而读法、写法都有一定的“变动范围”,但应大致相近。小居里夫人的法文原名是“Irene Curie”,对此有的书上译作“伊雷娜 居里”(见《居里夫人传》),有的人书上译作“伊伦·居里”(见《近代物理实验史及其启示》),这些都是说得通的。而译成“伊丽芙·居里”就相差太远了。  相似文献   

3.
对一道高考题的异议河北省徐水县巩固庄中学(072550)刘金水,李桂英95年高考化学第二卷27题为:图(1)中瓶a内放入20毫升6摩尔/升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4克碳酸钙粉末,将它紧紧套在瓶a口上,胶管c套在瓶的侧口,并用弹簧夹d夹紧(瓶口...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十七页,“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定义为:“改写的时候,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对这一定义,我认为不妥。这一定义认为:“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这一提法不准确。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基础上多划分了一个词类——拟声词,并下了定义:摹拟事物的声音。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268页的《汉语知识》中,对拟声词下的定义却是:“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准确更严密呢?我以为,初中语文教材上的定义欠妥,“模拟人……的声音”这种说法很费解,并容易使人把拟声词与叹词相混淆。  相似文献   

6.
对一道选择题的异议奉节县上坝中学黄代福在有些练习册上出现了下面的题目。[题目]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与足量碳酸钠反应,收集到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则需三种酸的体积比是()。A.3∶2∶1B.1∶3∶2C.6∶2∶1D.6∶3∶2答案是D。...  相似文献   

7.
对一道填空题的异议江西省高安县灰埠中学熊祥胜在某些复习资料中出现下面的一道题。题目:联二苯的结构简式为,其不在同一苯环上的二氯取代物(C12H8Cl2)有种同分异构体。答案:10种。出现此答案可能是由于把两个苯环建立在同一平面上来讨论的。但实际上,即...  相似文献   

8.
对规范儿化的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韵母er除了自成音节(耳、尔、儿等)之外,还可以与其它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转变成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儿化了的韵母便叫做“儿化韵”。目前的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材或汉语拼音专著大都有儿化这节内容,并列出了儿化诸作用,也就是为什么要教学儿化部分的理由。其理由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贵刊1998年12期《谈谈反应后存在物质的推断》一文,我们认为其中的例7答案存在错误,现分析如下:例7:某氧化铜粉末中含有少量铁粉,取一定量此混合物用适量盐酸充分溶解至粉末完全消失,再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问:滤渣中肯定存在的物质和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原文答案为:“滤渣中肯定含有Cu、Fe和Zn,滤液中溶质只有ZnCl2”。我们认为正确答案应为:“滤渣中肯定含有Cu和Zn,滤液中溶质有ZnCl2和FeCl2”。贵刊1998年4期《锌粒、锌粉跟FeCl3溶液反应的产物相同吗》,1999年6期《再论锌粉跟FeCl…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乘法?教材中的定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我认为,这个定义中的“几个”一词不确切。《现代汉语词典》对“几”的解释是“大于一而小于十的不定数目”。在乘法里,我们所碰到的乘数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贵刊2003年第2期《数学课结尾的艺术》一文后,受益匪浅。但对“讨论式结尾”所举例子的答案存在异议。原文举例认为:“把一块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橡皮泥切成相等的两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可以得出如下四种答案:①沿着6厘米的棱的方向切开,如图(1),  相似文献   

12.
1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中有一道习题: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1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0.5元,该小组每月有90元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只兔子?(每月按30天计算)由题中的条件很容易求出饲养一只兔子每月需:1×30=30(元);饲养一只鸽子每月需:0.5×30=15(元)。很多学生的解法(有的参考书中的解法也是如此)是:可饲养兔子:90÷30=3(只)或可饲养鸽子:90÷15=6(只)。笔者认为这一解法不合题意,理由是:从题中“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到所求的问题: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范进中举》一文中的胡屠户这个艺术形象,被教学参考书定义为"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对此我想谈谈对胡屠户形象的一点不同看法。推敲教参对胡屠户定义的原因有三:一是对屠户的职业有成见,认为屠户满身腥臭,两手血淋淋的,叫人生厌;二是传统思想认为欺贫爱富是恶行,应该否定;三是胡屠户在城里谋生,又是卖肉的,使人很快想到市侩。  相似文献   

15.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弄清它的概念是很有必要。但是,我国现在发行的供大专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中有关渗透压概念的内容似有不妥之处。本文提出个人看法,请广大化学教师指教。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二化学教材(必修)60真有一道习题: 下列反应中,能置换出铁的是( )。 A、Cu+ FeCl3(溶液) B、Na+ FeSO4(溶液) C、Al+Fe3O4(高温) D、Zn(过量)+FeCl3(溶液) 《教学参考书》中给出的答案虽是(C、D)。但答案D与实验事实不符合。 取少量新制的FeCl3溶液加锌粒至过量,首先看到溶液颜色黄色逐渐加深;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收集检验证明是氢气)。过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胶状沉绽生成,并附着在锌粒表面,溶液中无铁单质析出。这是因为锌先与FeCl3反应生成ZnCl2和…  相似文献   

17.
冯尚玉 《青海教育》2002,(11):40-40
由青海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的《初中化学·一课一练》中,第98页选择题14为:“CO和CO2的混合气体15克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后,测得质量比原来增加了6克,则混合气体中含CO2质量为()。A.10.5克B.7.5克C.4.5克D.10克该书123页上的答案为A。对此笔者持有异议。因为题目所给混合气体中能与O2反应的只有CO,而反应后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故可设有x克CO参加反应,则2CO+O2=====2CO25632x6或用差量法:2CO+O22CO2———质量增加56…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试题的信度应是一流的。然读了今年高考语文第10、11小题后,不免产生一种遗憾。这两题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面及分析鉴赏能力的,创意是不错的,然选拔的效果却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异议     
读(教师之友)1996年第5期C小语古诗中的词性变化>一文.觉得有些讹误.特提出来商椎:; 作者说“瑟”表义指一种绿色的玉。是名词.此说不对。瑟是琴瑟之瑟,乐器名。双音词“瑟瑟”才是珠玉名。不过唐以前“瑟瑟”一词指风声。唐时用为珠宝名可能是从少数民族音译过来的。<文献通考·于阗》引唐代高居晦记:“经吐蕃.男予冠中国帽,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