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未来风功率密度变化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滢  罗勇  赵宗慈 《资源科学》2010,32(4):640-649
利用模拟20世纪近地层风速变化效果较好的3个全球气候模式和3个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了21世纪中国区域近地层风功率密度变化.得到如下结论:①区域气候模式CMM5预估21世纪初期中国夏季平均风功率密度比20世纪小;②全球气候模式预估21世纪中期中国年和冬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略小于20世纪;夏半年风功率密度变化趋势难以分辨;③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和PRECIS)和全球气候模式一致预估21世纪后期中国年和冬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比20世纪小,且可信度较大;对于夏半年,全球气候模式预估结论与区域气候模式预估结论不一致,不确定性较大.由于当前科学水平的限制,无论是全球气候模式还是区域气候模式,对区域尺度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预估方面,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做大量和长时间的研究试验,才能得到更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煤矿开采区水、土地与煤炭资源同步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我国的资源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煤矿开采区水、土地与煤炭资源互耗问题严重,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地下水污染、土地沉陷或淹没等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文在分析资源互耗矛盾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水、土地与煤炭的资源同步利用理念及其应用基础,同时,指出实现资源同步利用的关键在于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最优临界值。最后,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流域的资源利用现状和调水工程特点,初步探讨该地区的资源同步利用的实现模式:①管道分级的输水方案;②将采煤沉陷区的地下水纳入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量调蓄管理系统;③恢复南四湖流域沉陷区的土地功能。  相似文献   

3.
沈镭  钟帅  胡纾寒 《资源科学》2018,40(1):1-10
近10多年来,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了地理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全球变化影响下的资源利用问题对于资源科技工作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阐明了全球变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提出:① 全球变化不仅仅指气候变化,而且涵盖了由自然和人文因素所引起的全球尺度地球系统功能变化,存在极其复杂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技术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过程;② 全球尺度上的变化过程已由过去的单一经济格局变动演变成经济、社会、政治、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多要素之间耦合或胁迫的复杂过程;③ 全球资源利用面临着七大共同挑战,新的全球资源格局逐渐形成;④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应对全球变化下资源利用挑战,应采取内外并举的双向战略,即对外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取得重大突破,力图构建新的全球资源治理体系,保障国际资源供给安全;对内积极实施“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挖掘资源利用科技创新的新动能,保障国家资源需求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21世纪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①树立积极主动的文献资源共享整体观念;②建立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保障体系;③实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8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璇  倪旭  张海亮 《资源科学》2021,43(10):1976-1989
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离不开金属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国博弈下,中国在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如何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带动东道国金属产业加速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借助2009—2018年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直接投资对本国和东道国双边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以及选择不同投资模式、投资区域对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总体上看,对外绿地投资显著促进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②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对位于价值链高端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更大。③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东道国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更加显著,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对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研究有利于探寻中国全球治理和话语权提升的应对策略,对于政府更好地精准施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业各行业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阶段,经济资源从相对较低生产率的产业流向相对较高生产率的产业,带动了中国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进入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制定新时期的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产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于资源的消耗和"三废"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因此把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工业产业无疑是研究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世界主要大国的资源安全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2,24(3):59-64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政治”商品 ,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经济打击巨大 ,使得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保证资源 (特别是石油 )的安全供应。该文在分析主要大国资源安全战略的基础上 ,总结了发达国家保障资源安全供应的几个共同措施 ,这就是 :①建立战略性资源储备体系 ;②建立区域性合作组织 ,共同抗击资源供应中的风险 ;③增加资源进口渠道 ,避免对某一地区资源的过分依赖 ;④调整经济结构 ,减少资源消费 ;⑤用市场机制化解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地区森林资源贸易与流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晓昌  甄霖  魏云洁  李芬  杨莉 《资源科学》2009,31(10):1670-1676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要求使森林资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东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开发程度不高的森林资源,其森林资源的开发及贸易状况将对全球木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1992年~2006年东北亚六国木材贸易和横向流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亚区域木材贸易量与国家间木材流动量呈增长趋势;②俄罗斯是木材贸易与流动量最大及增加最明显的国家;③木材产量、经济状况、政策对木材贸易的影响最大,经济合作状况对各国的资源流动影响最大;④木材出口潜力国为俄罗斯、蒙古、朝鲜:俄罗斯增加强势,蒙古受资源基础及自然条件影响,朝鲜受经济技术影响;木材进口潜力国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强势增加,日韩微弱下降.我国应在保持同俄罗斯木材贸易量继续增加的基础上,加大对蒙古和朝鲜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力度,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望远镜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大事最近,一些未来学家预测,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经济将发生巨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①公元2000年,“燃料电池”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它体积小,安全和清洁,并将打破石油公司垄断能源的地位。②公元2050年,世界将出现“无碳  相似文献   

10.
资源科学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成升魁 《资源科学》1998,20(2):1-10
资源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研究认为:资源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各分支资源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资源问题是资源科学迅速发展的社会动力。为了正确认识或解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科学必须进行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因为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利用现有的社会经济资源(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管理等)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过程。从世界范围看,特别是从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看,资源问题是人口、环境、经济复杂的问题的核心。最后,本文对几个重要的资源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①资源过程论;②资源的生态经济平衡论;③资源生态系统论;④资源流动论;⑤资源产权论。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水资源安全与对策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基于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新四川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有重点保护围管束植物39科55属67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0中,裸子植物7科13属38种,其中I级18中,Ⅱ级49中,从生活型&全球化;水资源;水资源安全;对策;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世界油气资源格局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8,30(3):322-329
本文以世界和中国油气资源赋存、分布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世界和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与供需的基本态势和变化趋势。总结了中国利用世界油气资源的背景和基本格局。提出中国的战略选择时策:以和平和协商为主要方式平衡世界能源输出、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关系,全面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工作,坚持油气资源利用多元化和来源多元化的原则,全面参与油气资源输出国家和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坚定不移的建立和实施油气资源战略储备.强化利用世界油气资源运输的保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资源安全战略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2,24(1):5-10
随着中国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石油供应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打击后,建立了较为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有效地方翻了石油供应中断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大国之一,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文中提出7个方面的战略对策:(1)尽快建立国家资源储备机构,完善中国的资源储备体系。(2)积极开展资源外交,为中国利用国外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保障国家的资源安全服务。(3)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贸易伙伴关系。(4)积极扶持中国大型资源扩国公司的发展,为中国的全球资源战略服务。(5)建立多渠道的资源供应体系,减少资源进口来源单一化带来的风险。(6)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结构,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寻找新的替代石油的能源。(7)积极参与和共同组织区域性能源安全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4.
从石油供需缺口论我国石油安全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总瑛 《资源科学》2004,26(6):111-117
我国石油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今后产量只能保持稳中略有上升的势头。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石油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今后石油供需缺口占国内石油需求的比例将不断上升,预计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为38.6%、46.0%和53.4%。为此,本文根据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特点,对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策略提出五条具体建议:立足国内,保障石油基本供应;大力发展天然气,以气代油,减轻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压力;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缺口,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针;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区域战略布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天然气供需市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管网建设及下游消费市场等多种因素,提出了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区域布局:(1)中部区天然气资源基础雄厚,勘探开发基础好,离经济中心较近,是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基础和主战场;(2)西部区天然气资源相当丰富,但远离东部经济中心,要以“西气东输”工程为契机,开拓天然气勘探开发大场面,使之发展成为继中部区之后的战略接替区;(3)海域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具有临近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应摆在优先开发利用的战略地位上,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天然气产量,优化沿海地区能源消费结构;(4)东部区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但市场条件优越,天然气需求旺盛,要挖潜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天然气气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相似文献   

16.
李强  楚明钦 《资源科学》2013,35(4):704-712
在全球经济衰退凸显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国用来抑制颓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基于能源产业建立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的贡献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低于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常规产业,可以预计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文章认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核心技术、产业政策配套不足和技术转化率低等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在政府政策上面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财税政策、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需和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源安全和资源国际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张雷 《资源科学》2002,24(1):1-4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与生产国家之一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鉴于迅速变化的消费结构、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2 1世纪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任务是 :在不断扩大资源国际化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进口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及及早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61年至2007年东北地区水分盈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与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年-2007年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的气候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参考蒸散量,进而计算水分盈亏量,对水分盈亏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与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10年际全年、春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以亏缺为主,夏季以盈余为主,东北地区全年、夏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速率分别为-4.2mm/10a、-3.4mm/10a、-2.2 mm/10a、-0.7 mm/10a;春季呈弱增多趋势,其速率为7.5 mm/10a,东北地区有逐渐变干的趋势.从地域分布看,有2/3的地区呈下降趋势,1/3的地区呈上升趋势.对各气象因子与水分盈亏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水分盈亏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其次是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当降水量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对冬季的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降水的变化对夏季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受水分亏缺影响,干旱频率增加、区域扩大,粮食生产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别对我国重点资源的供需格局和利用周边国家资源现状的研究后,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资源供需和资源安全上的竞争与合作主要表现在油气资源上.因此,以油气为例,将周边国家分为:高度依赖石油的国家或地区,石油供需平衡或少量进出口的国家或地区和大量出口石油的国家和地区三种类型.认为对中国利用境外资源构成挑战的国家便是第一种类型的国家.彼此的竞争主要在油气管线走向、境外开采权、油气运输线安全保障等领域.但是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基础,如可以在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营和管理,能源效益的改善,打击恐怖主义对石油运输通道的袭击等方面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铜资源消费大国,保障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首要任务,科学地计算和评价中国铜资源的社会存量可为中国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铜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本文运用动态物质流分析(MFA)方法、Weibull分布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并结合Minitab软件计算了1990-2013年中国铜产品的报废量和铜资源的社会存量。计算结果显示:①1990-2013年中国铜产品的理论报废总量为1521万t,社会蓄积量为6504万t;②2013年中国再生铜产量占精炼铜产量的38.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0%);③以国内废杂铜为原料的再生铜产量占再生铜总量的36.5%。研究结果揭示:中国国内铜资源报废量和社会蓄积量将会持续增加,未来将会保持这种增长趋势;中国国内的废杂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国再生铜的原料主要源于进口废杂铜,在铜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国内废杂铜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在精炼铜消费量持续增长和自给能力有限以及进口受限的综合压力下,再生铜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铜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在中国铜资源禀赋条件差的条件下增强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提高废杂铜的利用效率,来保障中国铜资源的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