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实与守信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诚实。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和报酬的人,终将为社会所唾弃;一个单位要想成为事业的常青树,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使人信赖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忠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诚信和命运相伴相随。  相似文献   

3.
以诚为本以信立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份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诚实无欺的道德传统,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诚信包含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实即忠诚老实,守信即遵守自己的信约。它具体表现为:忠厚老实,不贪不欺; 勇于责己,不护己短;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言出必行,反对空话; 表里如一,力戒虚伪; 实事求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政府存在的根本,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守信是法律对政府的要求,政府守信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守信;公务员诚信是政府行为守信的保证,公务员诚信一要自律、二要打造公务员诚实守信机制,三要铸造公务员诚实守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字典上解释“诚实”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即诚实不欺,遵守诺言。  相似文献   

6.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讲真话,表里一致,真诚不虚假;守信就是遵守诺言,重信誉,说到做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成语“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个人对别人说过的话,或者答应了的并且是应该做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决不能失信。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人也是举不胜举。远观历史,“曾子杀猪”、“完璧归赵”、“张良纳履”、“晏殊诚实无欺”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走进现代,鲁迅刻“早”字勉励自己守时守信,童年宋庆龄冒雨赴约。博览群书,富兰克林的话历历在目:“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相似文献   

7.
一、回归课标看诚信《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分类目标中把“诚实守信”明确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内容标准中“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提出诚信方面的总体目标为: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做一个诚实的人。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课程标准规定具体的内容标准为:“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相似文献   

8.
“诚信”即城实守信.字典上解释“诚信”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  相似文献   

9.
诚实守信——大学生就业中道德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处世之基。孔子曰:“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倡”,一个人失去诚信将寸步难行,一个国家失去诚信将混乱不堪,所以,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加以弘扬,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又提出了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的问题,可见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是人生的转折点,是步入社会的新起点,要走好这一步,必须诚实守信。实践证明:只有诚信,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只有诚信,才能保持正常的用人秩序;只有诚信,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自我推荐要诚实常…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诚实与信任”关系的论述,集中体现于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材首先将“诚信”的概念界定为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其次,正式提出诚实与信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以下是对“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命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江琳 《中国考试》2006,(12):28-30
人立于世,最根本的做人品质是“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古语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把诚信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八荣八耻”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有建设诚信社会的愿望,更要牢固树立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观念,共同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此之谓诚信,其本义就是要  相似文献   

13.
时下,“诚信”一词,人们议论得越来越多。诚信,作为道德的重要范畴,就是要求人们在一切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恪守信用。“诚”,即诚实无欺、诚实无妄、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信”,即真实不伪,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其道德要求就是言为心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诚信同样是立国之本。然而,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单位,受错位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左文能 《云南教育》2004,(31):45-45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为人之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反对‘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莺点”。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2.搜集并讲述关于讲诚信的故事,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体验诚实守信的愉悦感和不诚实守信的羞愧感。3.学会在生活中诚信待人,说话做事诚实守信。4.对别人的承诺实事求是、讲原则。对他人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教学重难点】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之人。【教学准备】微视频、诚实守信故事、诚信卡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策略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与守信有着辩证关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能为他人着想,做事才会讲信用。具体说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讲信用,守承诺。诚实守信是人所公认的最为重要和宝贵的品德,它能让你自己的面容上有自尊,目光里有自信,行动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还是学校  相似文献   

17.
诚信品质在当今时代弥足珍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日益凸显,人们更加需要维系共同生活的道德纽带,而诚信正是当代公民立身处世所必需的行为指南。见利忘义可能逞一时,但若从整体上丢掉诚实守信原则,则必然会破坏与他人正常的交往关系。唯有把诚实守信的外在道德约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自觉地用诚实守信的准则约束自己的所作所为,方能构筑与他人和谐相处、融洽共事的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诚信系列概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一条基本规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地出现在各民族的道德箴规中,出现在各种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道德。失去诚信,整个道德体系都要动摇。中华民族有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诚信铸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它们是分而二、合而一的规范,既可以以诚实、守信两个规范出现,也可以单独成词,成为独立规范。确立诚实守信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普遍的信任关系和正常的社会信任系统,所以,诚…  相似文献   

19.
诚信即诚实守信,也就是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守信用。诚信品德的培养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提升过程,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力的强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丁海东 《教育现代化》2005,(11):121-121
“诚信”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年一度的高考,学生要签订诚信承诺书、打造诚信中国、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这些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热望和追求。诚实守信是公民的普遍道德规范,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诚信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了。整个社会都渴望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