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洋葱和大蒜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典型分裂相,发现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4℃)大蒜在各期的典型分裂相较多,便于学生在镜下观察和绘图。同时,改进染色方法(用0.2%龙胆紫染色)易于染色体的辨认。作者认为以大蒜作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用0.2%龙胆紫染色,实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苏瑾 《生物学教学》2000,25(6):29-29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重要实验之一,难度大。多数学生在自制的临时装片中难以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实验效果不够理想。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和探索,发现实验的几个步骤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显微镜下找到处于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1根尖材料的选取 洋葱很尖是典型、较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但是许多学校受季节因素和学生人数多等教学条件限制,培养的洋葱根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需要,影响了实验进行。针对上述情况,可用大蒜根、小麦根和蚕豆根等材料代替洋葱很尖。这些材料来源方…  相似文献   

3.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是有节律性的,受生物钟的制约。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根尖。在不同的时间剪下的洋葱根尖,实验的效果不一样。用不同浓度的龙胆紫染色液染色装片。实验的效果也不相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除受生物钟制约外,与环境温度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高中学生必做的实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教材上一般选用水培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其中染色是制片的一个关键步骤,使用的染色剂是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但学生在染色步骤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染色体被染成紫色一片的现象,在显微镜下难清晰地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核内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导致实验失败.本文报告了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培养活体大蒜根尖的方法,对染色体活体标记着色进行探究,根据显微镜下能否清晰观察到染色体行为变化特征对着色效果加以比较,筛选出更为理想的活体着色浓度.  相似文献   

5.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材中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是洋葱,染色剂是0.01g/ml龙胆紫溶液.照此做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1)洋葱生根费时费力,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多(16条),不易观察;(2)龙胆紫作为染液,着色程度不均匀,且易产生沉淀、影响染色效果.我在多年实验教学中经过探索尝试,对生根材料和染色剂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6.
改进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增加前、中、后、末期的典型分裂相,缩短学生的观察时间,我们一直不断地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并通过改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本文主要阐述改进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实验,有较大难度,关键在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取材是否在细胞分裂的高峰期。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周期性,尤其分裂高峰有一定时间范围。如果不能在分裂高峰期取材,很可能学生在制作的装片上根本就找不到分裂的细胞。 第二,如何处理染色问题。染色情况直接影响观察效果。龙胆紫溶液染色时间短,便于学生在课堂内自行操作。但很难把握染色适度,红细胞染色体或着色浅或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作者曾选用过许多材料(洋葱、水稻、葱、大蒜等)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大蒜是作为该实验研究的好材料。利用自己动手制作的“大蒜根尖纵切片”永久切片,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效果很好。实验具体操作如下:1.材料大蒜根尖。...  相似文献   

9.
第Ⅰ卷一、选择题图 1- 11 .图 1 -1表示细胞周期 (图中的M表示分裂期 ,G1、G2 表示RNA及蛋白质合成期 ,S表示DNA合成期 ) ,有人为确定DNA合成期的时间长度 ,他在处于连续分裂的细胞的分裂期加入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 ,在下列化合物中 ,哪一种最适合 (   )A .腺嘌呤      B .胞嘧啶      C .鸟嘌呤      D .胸腺嘧啶2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 ,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   )植物种(选项 )细胞周期时间 (h)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A .物种A 10 .6 0 .411B .物…  相似文献   

10.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新见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在做洋葱 (大蒜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实验时 ,在取材方面采用新办法 ,具体操作是 :左手用镊子挟住根尖 (解离、冲洗 ) ,右手用解剖针或刀片在根尖乳白色部分 0 .3厘米处剔除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然后放在载玻片中央 (载玻片上不需滴水 ) ,然后把所取的材料充分捣烂。进行染色压片后 ,在显微镜下观察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前、中、后、末 )各时期染色体都十分清晰。这样做有三点好处 :①易染色 用解剖针或刀片剔除部分根尖 ,充分捣烂后 ,细胞完全分散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液染色 ,又缩短了染色时间 (约一分钟左…  相似文献   

11.
以山楂叶、山楂果、蜂蜜、白糖等为原料,用大蒜作为天然防腐剂,研制含天然植物黄酮的健康饮料。通过3×3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5%山楂叶汁、50%山楂果汁、8%蜂蜜配制的饮料口感和理化性质较好,并含有保健黄酮;大蒜能有效地防止饮料腐败,有很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蒜在铜、铬、铅、钡四种金属离子溶液中分别培养的实验证明:实验重金属均对大蒜根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各重金属离子溶液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大蒜根生长的速度变慢或停止.同浓度的不同重金属离子溶液对大蒜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Cu^2+〉 Cr^3+〉 Pb^2+溶液.非重金属Ba^2+对大蒜根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染色体较大、容易观察的大蒜为材料,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醛水溶液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行为和微核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对甲醛的毒性反应比较敏感,用0.01%~0.04%的甲醛水溶液处理4 h~12 h,细胞分裂指数较对照平均下降69.13%;处理24 h,细胞分裂完全停止,分裂指数为0;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醛处理均可诱发细胞微核的产生,频率在0.162%~0.235%;细胞分裂后期个别染色体表现落后,并随之解体、凝聚,是导致微核产生的一个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部分葱属(Allium)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丝分裂常被人们认为是只存在于低等植物中,是高等植物中不正常的或偶然见到的细胞分裂方式。本文报道近期对部分葱属植物的细胞分裂方式研究情况,确定无丝分裂是健康植株表皮组织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并对无丝分裂的各种表现形式、分裂高峰时间作了详细的报告,对细胞无丝分裂的机理也作了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100—500m g/1)的硝酸锌溶液处理蒜小鳞茎,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毒害加重,外观表现为根尖生长受阻,内部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分裂细胞异常率增高。分裂细胞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粘连,染色体解体,微核及核解体等,但锌对蒜的毒害作用明显低于镉和铅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0_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碱性紫5BN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色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了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三苯甲烷染料碱性紫5BN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源为20 W的KL-1型光催化反应器,在平均粒径为30 nm的TiO2悬浮体系中,TiO2能够高效脱除碱性紫5BN的色度。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碱性紫5BN、活性艳红K-2BP,在KL-1型紫外光实验装置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紫5BN在初始浓度80 mg/L时,TiO2用量1.0 g/L,pH值为3,外加催化剂H2O2加入量为2.5 ml/L,反应2.5 h,碱性紫5BN最大脱色率为98%。本试验为进一步进行碱性紫5BN的工业化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其他染料废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18.
以斜茎黄芪为材料,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染色体观察和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0.003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2h,卡诺固定液固定2-24h,1mol/L盐酸室温下解离15min,卡宝品红染色,制片效果理想。染色体数目2n=16,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以斜茎黄芪为材料,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染色体观察和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0.003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2h,卡诺固定液固定2—24h,1mol/L盐酸室温下解离15min,卡宝品红染色,制片效果理想。染色体数目2n=16,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