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赫金在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系统地提出了“复调理论”,而英国作家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则以解构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写作方式印证了复调理论中的某些观点。本文以复调理论对福尔斯的这部一向被视为“元小说”的作品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深入的描写。本文主要从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角度对这部代表作进行分析,探讨女性意识在这部作品中的萌芽状态及其局限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荆棘之城》中的禁闭空间是禁锢女性的"疯人院",体现女性在父权社会所受的迫害;它也是隔离女同性恋者的"异托邦",反映维多利亚社会女同性恋者被排斥、被惩罚的生存状态。女主人公最终解构了父权制的禁闭空间、建构女性空间来安置她们的同性恋情,但同时也是重构了一个禁闭空间以实现自我保护与自我隔离,这是作家模糊了虚构与真实、历史与现在的界限,站在当代的角度对当下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境遇的阐释,体现小说的后现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高斯的自传《父与子》是英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派传记。高斯在这部自传中一反隐晦和溢美的维多利亚时代传记文风,围绕父子之争,建构了一个偏执、狭隘的父亲形象,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至上的伦理观。《父与子》在传记艺术层面融入现代小说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传统传记的书写规范。作为英国"新传记"的前奏,《父与子》开启了现代派文学"杀父"的反传统之风。文章拟从伦理学、文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揭示《父与子》的杀父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小说《克兰福镇》是盖斯凯尔夫人的重要作品之一,描写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个普通乡村小镇的田园生活和风俗人情。该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革命发展给乡村生活和当地风俗伦理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通过对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分析,可以窥探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乡村中人们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6.
小说《克兰福镇》是盖斯凯尔夫人的重要作品之一,描写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个普通乡村小镇的田园生活和风俗人情。该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革命发展给乡村生活和当地风俗伦理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通过对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分析,可以窥探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乡村中人们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7.
《露丝》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盖斯凯尔的第二部作品,作为描写"失身"女性形象的开山之作,这部作品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小说女主人公露丝和《圣经旧约》中的女性Ruth同名,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盖斯凯尔认为露丝正是在男权社会压迫下勇于正视自身错误并积极追求自我救赎的始祖。本文以个人成长和道德救赎为研究视角,将女性问题置于维多利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析个人成长和道德救赎的关系,揭示女主人公是如何战胜道德困境,觉醒救赎意识,并最终实现内外双重成长的。  相似文献   

8.
《阿弗小传》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重要的实验之作,它通过狗与人、事实与虚构、空间与时间的二元对立叙事,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以精英为传主、过分被事实束缚和主要以时间线性叙事为主的传统,为传记艺术的创新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9.
塞缪尔·勃特勒创作上的怪诞奇想(如《埃瑞璜》)和行文上的讽刺反论都曾影响过英国二十世纪两位文学大师:威尔斯和肖伯纳,而且他被肖伯纳推崇为“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但是他的代表作《如此人生》却写得如此朴素,作者笔端浸透维多利亚时期日常的生活气息,达到高度的写实水平。这部作品的写作过程长达二十余年,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0.
周敏 《文教资料》2006,(9):62-63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家托马斯·哈代的两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5)在人物、结构和主题等方面颇多相似。本文旨在对这两部作品做一个比较,从而回答“裘德是否是一个变了性的苔丝?”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在维多利亚时代不同时期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勃朗特姐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精神联系。揭示这些联系及其内涵,不仅有助于读者将作家作品中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形象结合起来,加深对作家和对作品的理解,同时,提供一个新的视野,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独特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2.
乔治·艾略特因其作品对道德的严肃探讨和对人性的关怀被当代英国批评家利维斯列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传统四大家”之一,在其作品中,艾略特以独特的女性视野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形象,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如实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即妇女在职业、教育和婚姻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惑。其作品如镜子般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萨拉是英国小说家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的女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莎拉是一个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精神相悖,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威,视传统道德为粪土,颠覆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否定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行为准则。自由始终是萨拉的生命主题。为了自由,她背负骂名,放弃爱情和婚姻。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萨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觉醒——反叛——自立。  相似文献   

14.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作品以深刻的笔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远大前程》是其后期作品,展示了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的尖锐批判。而《远大前程》中的悲剧人物郝维仙小姐的刻画,更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社会、家庭及郝维仙小姐自身的角度,对其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旨在揭示在男权统治下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地位与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萨拉是英国小说家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的女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莎拉是一个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精神相悖,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威,视传统道德为粪土,颠覆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否定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行为准则。自由始终是萨拉的生命主题。为了自由,她背负骂名,放弃爱情和婚姻。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萨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觉醒——反叛——自立。  相似文献   

16.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都是刻画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动人的经典英文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与《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分别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早期和后期,两部作品的问世时间相隔43年。这43年里,英国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繁荣期到以宗教和农业为主导的年代再到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垄断期,这一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使长期统治人们的宗教信仰遭到了质疑,夏洛蒂·勃朗特"清教徒"式的信仰与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的悲剧情愫正是英国同一时期两个阶段人们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夏洛特女郎》是丁尼生叙事诗歌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该诗的文本分析,结合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景,试图寻找出夏洛特女郎这一人物身上寄寓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各类形象,并通过对夏洛特女郎折射出的不同女性形象的解读,来深入探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性别政治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8.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在该部作品中,福尔斯向传统的维多利亚时代创作模式提出了大胆地挑战,通过打破叙述者的权威和线性叙事结构,解构了作者与读者的二元对立关系;并通过颠覆女性的命运和他者地位,解构了盛行于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中心主义,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解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婷 《文学教育(上)》2010,(19):104-106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的一段光辉盛世,它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而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柯南道尔先生用他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全景图。本文即通过对《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解读来全方位了解英国的这一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的重要代表作,它奠定了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这部小说不仅引起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在世界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至今仍广为流传。这不仅基于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思想内涵,更由于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女性爱情观与婚姻观,不仅在当时的时代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而且在当今社会也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