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施怡 《文教资料》2009,(18):251-253
本文分析了定势思维在学习中的三种表现形式,即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从众定势,以及这三种定势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弊端,提出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条件,来弱化语文学习中的定势思维,解放学生的思维束缚,激发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陈明钟 《考试周刊》2009,(42):86-8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定势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本文从打破思维定势,防止误入“歧途”;消除思维定势,学会“退中求进”;避免思维定势,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思维定势,培养良好习惯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思维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定势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它们的关系如图: 什么是定势与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中的定势包括定向、定法、定序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明钟 《考试周刊》2009,(45):72-72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定势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呢?第一、打破思维定势,防止误入“歧途”;第二,消除思维定势,学会“退中求进”;第三,避免思维定势,创设问题情境;第四,利用思维定势,培养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思维定势亦如此。数学教学既要发挥思维定势正迁移的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和怎样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呢?对此,谈点粗浅的做法与体会。一、培养思维定势,发挥正迁移作用思维定势的作用,表现在合适的条件下,能迅速地联想旧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有基本的方法步骤格式,但不可形成定势思维。教学中只有合理的处理好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某些定势的本质涵义,才能够跳出思维定势,做到有机运用发散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究了物理学习中学生所出现的思维定势,从思维定势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的正面影响和表现以及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的负面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被思维定势的作用所左右的现象.虽然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要大干消极作用,但是学生由于思维单纯,缺乏经验,在英语学习中随时都会陷入思维定势的弊端中.本文用一些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思维定势的考题,来警示英语学习者注意思维定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今大学生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普遍存在思维定势,而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突破思维定势,促成定势向变势转化。本即就大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中存在思维定势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做具体分析,并对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使思维定势向变势转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中的“适应”理论 ,探讨中学生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思维定势在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希望对思维定势有更深刻的认识。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个方面。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通过同化并不断巩固 ,形成思维定势 ;通过顺应 ,突破原有思维定势 ,形成新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同化不断成功达到平衡而形成的图式。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和情景时 ,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同化 ,也就是利用自己的思维定势试图去解决问题。如果成功 ,则获得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如果不成功 ,便导致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平衡 ,或说产生思维障碍。此时 ,或者改造原有的图式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定势 ;或者产生认知上的顺应 ,建构起新的图式 ,即建立起更高水平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和学习新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定势也叫学习定势。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有其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辩证地认识思维定势,努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断防止和克服它的消极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而且有利于思维水平乃至整个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进行思考,促…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和思维定势的辩证关系宁夏中宁中学张武华所谓定势是指有机体作特殊的反应或系列反应的准备.思维定势是有机体对思维活动的准备.一种新的思维定势的产生必将要用创造性思维性活动去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因此在思维活动中最有意义的并不是所创造出的成果,也不...  相似文献   

13.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 ,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多或少总是在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展开的。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角度 ,对思维定势的作用、形成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 ,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 .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 ,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 ,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 ,以致错解 :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 ,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 ,以致难解 .本文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1.比较、鉴别的方法比较、鉴别应用于物理解题中 ,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综合性 ,避免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教条主义的错误 ,以增强思维的辨析显微能力 .一些问题错解的产生 ,是由于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指思考同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以致错解: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以致难解.本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男女生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特点与差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解题思维定势是指解题者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同中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思维定势,这些思维定势的总体特点是:以技能性定势,知识性定势为主,以策略性定势为辅,具有显著的迁移性,女生的数学解题思维定势中知识性定势,技能性定势成分相对多于男生,而策略性定势成分则少于男生,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加工”陈述性知识,注重变式训练,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用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能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定向思考,但是也有局限性.当问题的条件发生变化后,思维定势可能将思维引向错误.  相似文献   

18.
正定势思维就是习惯性地按旧的思维方法往一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形成思维的定势。定势思维有其好的方面,使思维有如破竹之势,往往能迅速、熟练地解决一些问题,一些难题也会迎刃而解。但定势思维也有不好的方面,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是定势思维的负影响。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定势思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闻采访,定势思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利用好定势思维。  相似文献   

20.
思维定势具有双重作用,对于英语学习很重要。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势,而后又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形成新的思维定势,如此反复螺旋式上升,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