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温州市初中生用字量的调查,建立温州市初中生语料库,开发字频统计系统,就学生用字量和用字频度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给予解释和分析。本文对温州市初中生用字量和用字频度的统计,以及用字量、用字频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分析等,均为首次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人名用字中的生僻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汉字规范化工作有一定积极意义。文章就人名用字中生僻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人名用字规范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期编写的《实用汉语近义虚词词典》的用词用字进行了考察,以此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统计、控制外向型词典用词用字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控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对用词用字数量和范围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城市街道中商店、招牌等用字情况,对不符合社会用字规范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分类讨论。调查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程度、汉语拼音使用错误等两方面,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引起人们对汉字使用的讨论和思考,进而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商店、招牌用字不规范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姓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也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以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2007和2008级的3420个学生的姓名为语料样本,通过量化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姓与名的用字,诸如使用频率、生僻字、新趋势等现象,以此管中窥豹,梳理出一些"90后"学生姓名的用字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宁波不规范的社会用字的类型、分布规律和产生原因,并就如何促进我市的社会用字规范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吴莉  滕菲 《文教资料》2013,(29):119-121
本文统计分析了李荣主编42卷本方言词典的用字。依照方言词汇复现次数的高低,提取出低频词用字表和共有词用字表.据此统计方言词频与用字量的关系。然后抽取江淮官话与北部吴语在“衣、食、住、行”四种义类上的方言用字,初步探求这两个方言区词汇用字的特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人名用字现象谈起,以调查的数据说明社会上人们对国家用字的基本政策还不明确。提出反对把社会上人名用字使用冷僻字看成是显示个性的观点,认为对人名用字现象应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9.
商品品名的命名固然要追求新颖别致,但也应该合乎现代汉语用字规范.因为品名用字不规范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用字产生负面影响,尤其那些电视黄金时段播出广告的商品,品名用字不规范的影响更为巨大.本文通过对电视黄金时间频播广告的几种商品品名用字不当情况的分析,着力说明商品品名用字规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明确规定:7—9年级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可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普高学生的识字量和用字量却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按常理推断.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因此。普高学生的识字量和用字量应当高于初中生。可是现状到底如何呢?从高一到高三.学生的用字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语文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在用字量方面到底有没有差异呢?以上这些方面的调查研究.在目前的普高语文教育界还非常少。  相似文献   

11.
苏健 《考试周刊》2013,(96):15-15
姓名用字不仅仅是人们区分你我的重要标示符号,更是浓缩时代变化和折射社会生活的窗口。本文通过对当代姓名用字的考察分析,总结阐释了目前姓名用字中体现出的显著特点,归纳概括了当代姓名用字的发展趋势,以期引起人们对姓名用字的关注和重视,推动姓名用字的规范使用和良性发展,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街头用字规范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街头用字的种种现象入手 ,分析了街头用字不规范的原因 ,并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特别是用字规范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大量个案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街头用字不规范的种种表现,进而剖析了由此造成的负面效应。最后提出了应对街头用字不规范现象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墨经分类译注》中对墨经的用字现象,如通假字、省文、繁文、古今字等的处理有值得商榷之处。通过对全书所注用字的归纳、整理、统计、分析后认为:有的用字现象有主观臆测、穿凿附会之嫌。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理工大学2001级4419名学生姓名为语料,通过对语料量化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时代特征,对人名这一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用字及语用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据库技术对语文出版社的基础教育语文版教材用字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其统计内容包括课文使用的字量和字种,四个学段的汉字字量和字种,课后会写字和会用字等。统计结果表明:语文版教材课文数量比较多。学段的识字量和识字的字种数基本上都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规定的数量。课后会认与会写字的安排大致与之相契合。另外通过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相比较,发现教材编写还存在滞后性。期待语文版教材在修订中更多吸收数据统计的结果,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文字规范与否,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对社会用字的调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产生不少调研成果,为促进地方社会用字规范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仍有大量的二类城市及乡镇存在大量不规范用字现象,影响着地方城镇文明,因此对其进行调研以整改仍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规范社会用字,提升语言服务能力和语言服务水平是办好2022年冬奥会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张家口市主城区社会用字现状的调查,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策略,可以更好地提升张家口的语言服务能力,为冬奥会语言保障奠定语言文字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汉语用字研究一直是探讨汉语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以两周金文军事动词用字为例,分析其内部用字的六书差异、用字的意义特点以及假借字的语音特点。以期为读者更进一步了解、认知上古汉语的特点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商业牌匾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用字规范是汉语语言规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以沈阳市皇姑区餐饮行业部分店名的牌匾用字情况为切入口,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牌匾用字规范化问题。本文不探讨外文字在牌匾中使用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