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国际速览     
4月26日晚,日本小泉纯一郎内阁正式出炉。在18名成员中5名是女性,为日本政坛首见。1960年池田内阁首次吸收女性入阁,同一内阁当中女性此前最多的是1993年的细川内阁,当时有3名女性入阁引起轰动。小泉内阁不仅刷新了纪录,更委任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女儿田中真纪子为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外相。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7,(42):18-19
鉴于国内自杀现象的日渐严重,日本内阁11月9日首次发表了《自杀对策白皮书》,决定将减少自杀定为重要国策。 《白皮书》彻底分析了日本人的自杀问题。2005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的自杀者当中,男子比女子多,且以中高龄者占最多。有关自杀原因,女子多因为健康问题,男子则多因经济和家庭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横跨明治和大正时期,处于藩阀政治向政党政治的过渡。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园寺内阁积极维护日本利权,无奈最终束手无策,采取旁观态度。西园寺内阁对社会主义运动采取一定的宽大态度,工人运动得以有效展开。明治天皇的去世深刻影响了日本的一代社会风貌,其后的陆军增师事件中,内阁和军部分歧严重,最终导致西园寺内阁垮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7,(19):14-15
5月28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在接受国会质询几个小时前,在其东京寓所上吊自杀。这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位自杀身亡的在职内阁官员。  相似文献   

5.
环球人物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标榜重视女性,先推出“女性经济学”,9月重组内阁时又把5名女性纳入麾下,创下历届内阁女阁僚数憾之最。近日,安倍的5名女阁僚却相继“出事”,成了安倍新内阁的“雷区”。 最早“出事”的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今年40岁的小渊优子是前首相小渊惠三的女儿,被日本政坛视为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桐的政治新星,形象清新的她一直足安倍内阁的“内阁之花”。  相似文献   

6.
1994年6月29日晚,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村山 富市在众议院第二轮投票中,以261票对 220票,战胜当天脱离自民党自荐为候选人并获得原联合执政党支持的海部俊树,当选为日本第81任、第52位总理大臣。 翌日,村山内阁顺利组成,接替执政仅两个月的羽田政权。在首相以外的20名内阁成员中,自民党占13人,社会党占5人,新党占2人。自民党总裁河野洋平任副总理兼外相,新党魁党代表武村正义任藏相。至此,日本历史的舞台上又重新启落了一次帷幕。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日本三木内阁首相以公职身份,在8月15日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至今有四任首相步了参拜的后尘,而内阁大臣、国会议员、党阀巨擘仿效……  相似文献   

8.
日本首相细川护熙辞职后,朝野各党舌战不息。其间,新生党党首、原内阁副总理兼外相羽田孜脱颖而出,成为日本的新首相。羽田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日本《朝日周报》发表了一篇对羽田夫人绥子的专访,题为《夫君是当首相的料》,介绍了羽田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为了侵华战争的需要,日本战时东条内阁决议,利用伪"华北劳工协会",在1944年7月至1945年6月间,先后三次虏押、绑架年轻的中国军人(包括少数八路军官兵、游击队员)、平民共986人到日本秋田县鹿岛组的花冈矿山做苦工,其中服役中遭虐杀、暴动中牺牲的共418人。  相似文献   

10.
3月13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氏家干人先生在国家档案局有关人员陪同下,到市档案馆访问。韩剑昆副馆长等向外宾简要介绍了市档案馆的职责与机构、馆藏的情况与管理方法、档案的来源、工作人员文化结构与专业职称,以及筹建新馆等情况,日本客人还参观了部分装具、技术设施和库房。  相似文献   

11.
本组电报,据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收发报底稿译出,档案号为1.6.1.4——2——1(2)。其中英文手写体八件,日文手写体两件。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积极准备在中国南方发动起义,建立共和政府。9月25日,偕日人内田良平、山田良政、平山周、尾崎行昌等自日本神户启程赴台湾,28日抵基隆。其后,山田良政转赴汕头,尾崎行昌等赴厦门,孙中山与平山周留台北,与日本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的代表后藤新平会谈。后藤“许以起事之后,可以相助”。孙中山即在台北建立指挥中心,聘请日本军人参加,并命郑士良于10月8日在广东惠州举义。本组电报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日本政府原计划乘机占领厦门,侵据福建。但在9月底,由于担心欧洲舆论反对,也由于与沙俄的矛盾,放弃了占领厦门的计划,因而也相应地改变了对孙中山起义的态度。过去传统的说法是,山县有朋内阁出于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支持”孙中山起义的,只是继任的伊藤博文内阁才改变了方针。孙中山本人在《建国方略》中也曾自述:“不图惠州义师发动旬日,而日本政府忽而更换。新内阁总理伊藤氏对中国方针,与前内阁大异,乃禁制台湾总督不许与中国革命党接洽 又禁武器出口及禁日本军官投效革命军者,而予潜渡之计划,乃为破坏。”本组电报说明,孙中山的这一看法并不准确,日本政府态度的转变,在山县有朋内阁辞职前即已开始。 本组电报,英文件由杨天石译,习五一校;日文件由尹俊春译,邹念之校。电报书写极为潦草,在辩读、翻译过程中,承沈自敏同志相助,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狭间直树教授又远道寄来补充资料,均此致谢。各电原无题,现题一律为译者所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6,(34):16-16
时下的日本最让人关心的问题,除了二皇妃腹中之婴的性别,就是热门首相候选人安倍晋三的施政方针了。这位几乎可以肯定将接替小泉的内阁官房长官,9月1日在广岛正式宣布参选,并发布了酝酿已久的竞选纲领。  相似文献   

13.
用比任何当代美国总统都快的速度,奥巴马完成了其内阁的组建过程。12月20日(美国芝加哥时间12月19日),他公布了最后四名内阁成员人选,至此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内阁名单全部确定。奥巴马的内阁显得更加多元化:20名部长级内阁成员中有9名为少数族裔,其中包括两位亚裔。  相似文献   

14.
日本朝野政治人物积极参拜靖国神社的背后,显示日本社会不断加深的右倾化,值得整个亚洲警惕。但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右倾化是日本看不清新方向、走向衰落的开始10月17日日本靖国神社开始秋季大祭,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于大祭首日进行了参拜。18日上午,67名国会议员集体前往参拜,其中即包括曾担任首相的森喜朗,也包括执政的野田佳彦内阁两名大臣——国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和邮政民营化担当大臣下地干郎。此前8月15日日本战败日当天,羽田雄一郎与另一名内阁成员、  相似文献   

15.
张家口市图书馆馆藏日文文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市乃战略要地,历来兵家必争.日本人为了侵占中国,曾长期盘踞在张家口地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统一侵华决策成立了对华核心特务机关兴亚院,它直属内阁首相近卫文磨领导,兴亚院仅在中国内地四个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城市设立了联络部,其中之一便是张家口市.  相似文献   

16.
寺内内阁成立后,以寺内为首的政府要人及日本驻中国公使馆、领事馆、驻屯军等相关人士在复辟活动的前期或明或暗、或多或少都在背后给予了相当的支持.正是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刺激了国内欲行复辟的各势力积极行动,适时准备复辟,由此导致原本不稳的中国国内政局更加混乱.而随着中国参战问题的表面化,国内府院之争的矛盾凸显,日本上下内外虽...  相似文献   

17.
日本法务大臣因否认南京大屠杀而被迫辞职5月3日,刚成为羽田内阁中的新法务大臣永里在接受《每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所谓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他还说,日本前首相细川把日本在二战中对亚洲邻国的野  相似文献   

18.
去年9月,活力四射的"青年才俊"安倍晋三首相突然因"健康"原因辞职不干了。当时,他领导的内阁尚未满1周岁。而今年9月,当日本内阁刚刚改造完,外界正企盼着政府能展开手脚大干一番时,"老年翘楚"福田康夫首相也突然"撂挑子"走了。  相似文献   

19.
江南 《湖南档案》2014,(3):37-41
精心策划的作战计划 马里亚纳海战的失败,激起了日本统治阶层内部对东条英机独裁的不满,由于重臣们和木户内大臣的倒阁活动,1944年7月18日,东条政府终于倒台。这一事件本身也预示着日本军阀们的处境已是江河日下,但他们并不甘心失败。陆军大将小矶内阁把过去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改称为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试图加强战争指导,他们自恃还拥有一支庞大的陆军和具有相当实力的海军,根本就不打算停止战争,叫嚷着完成战争任务,但战局却急转直下。  相似文献   

20.
日本政坛经过几日的风云变幻,终于在6月25日出现高潮——羽田首相及其艰难运作的内阁不敌日益沉重的压力,挂冠而去。其实,早在这一结局出现的58天前,即羽田内阁组成当日,就已被新闻界以预测性新闻披露了出来。美联社和时事社于4月28日所发的电讯《羽田内阁可能是短期政权》,尤以其缜密的分析和非凡的洞察为人所称道。 预测性新闻(或称预告性新闻)是以今天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