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发明专利申请由于其授权后保护期限长,且因经过实质审查,权利的稳定性强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专利申请人的青睐。在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中,审查员与申请人或代理人之间是通过审查意见通知书及其答复就申请文件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申请人或代理人也是在对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中实现对申请文件的修改和完善。审查意见通知书中要求申请人对审查员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在实践中,有些申请人由于对专利法缺乏了解,不知道该如何答复,也不知如何修改申请文件,不恰当的答复和不正确的修改不仅给后续的审查工作带来障碍,还影响到申请人专利权的获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专利审查工作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基本原则出发,从专利审查工作是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水平来开展的角度入手,以申请人意见陈述常见的争辩点为切入点,总结了一套适用于中通或驳回决定中针对申请人意见陈述的答复意见的撰写流程,提倡对实质性意见进行充分沟通,而不是对所有的争辩点都主张证据优先,避免因过度追求公正而牺牲效率,保证答复意见合理合法,与申请人/代理人的沟通充分高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以期提高专利行政程序效率,促进高质高效审查。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是实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最常涉及的内容,也是最考验申请人或代理人答复技巧的地方之一,除修改申请文件之外,意见陈述是阐明本申请具备创造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件申请的最终走向,意见陈述经常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了答复创造性审查意见时意见陈述中的要点和误区,希望在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下,能够促进代理人业务水平的提高,深入挖掘有价值的专利,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实质审查过程中,对于大多数发明专利申请,审查员均采用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方式将实质审查意见告知专利申请人。如果能够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撰写出令人信服的意见陈述书,并修改出合格的专利申请文件,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授权。因此,如何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是专利代理人的一项基本功。根据审查意见通知书对专利申请文件的审查意见来看,大致分为存在形式缺陷和存在实质性缺陷两类;  相似文献   

5.
申请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通常需要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提出的问题进行意见陈述,这也是专利法赋予专利申请人的一项权利,本文围绕意见陈述中经常出现的逻辑问题和说理方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意见陈述必须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律,违反基本逻辑规律的意见陈述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往往达不到申请人意见陈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二、针对审查结论撰写意见陈述书。专利申请人或者代理人接到审查员发出的关于专利申请案的实质审查通知书之后,首先应当仔细阅读和分析实质审查通知书,理解审查员对于专利申请案的总体结论性意见。意见陈述书一定要针对审查员在其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对专利申请案所做的审查结论,尤其是对权利要求书所做的评判性结论进行撰写。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多个实际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检索、通知书撰写、意见陈述答复、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就如何在实际审查各环节中践行程序节约原则进行了探讨。笔者结合自身审查实践分析了不利于程序节约的处理方式,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希望为缺乏经验的审查员提供参考,助其提升审查效率。  相似文献   

8.
意见陈述和答复意见陈述是审查员与申请人就专利申请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双方为了阐明己方观点,说服对方,通常需要借助论辩这一论证方法。本文从食品领域的几个案例出发,以法律论辩中的充足理由原则来举例说明如何在答复申请人的意见陈述书时体现最佳说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正确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与对比文件是否给出了技术启示、以及申请人正确理解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对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做出适当意见陈述和修改权利要求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指出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当从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整体出发,以其相对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技术特征以及该区别技术特征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综合考虑,进而再通过反向思维法来检验确定的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否恰当,以期保证一项发明专利的合理走向。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是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阶段用的最多的条款,审查员发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审查意见时有时也是与申请人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申请人可以根据审查员的审查意见进行简单有效的答复,针对权利要求与对比文件的核心区别,说明该区别是否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等。在权利要求相对于对比文件没有创造性的前提下,仅采用长篇大论的方式进行冗长的意见陈述,并不能改变该申请走向被驳回的结局。  相似文献   

11.
在案件的实质审查阶段,如何抓住对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的有限机会,针对通知书中涉及的创造性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是专利能否被授权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如何对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以期为该类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审查员的工作是简单而又困难的,简单之处在于每天都是伏案工作,与文字打交道;困难之处在于要通过通知书与申请人良好的沟通,审查意见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又不能武断刻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件,有的很快就能授权结案的,有的经过多次修改仍不能结案,同时又没有驳回时机,导致一直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以来,对一些来自於外国的外观设计申请,专利局审查员会以“在先申请与本申请不是同一主题”为由向申请人发出“视为未要求外国优先权”通知书。如果申请人不同意审查员的意见,只能先辨理权利恢复手续,然后才能向审查机构陈述其不同意的理由。对外观设计专利审查部门的这种审查做法,各界人士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一些申请诉讼法律程序,请求司法机构作出裁决,试图改变审查机构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37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对其申请进行修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答复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的目的在于确定发明专利申请是  相似文献   

15.
电学类涉及功能性描述的实用新型案件,可能会收到因包含对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不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所规定的实用新型保护客体的审查意见。本文结合专利代理实务中答复通过的案例,对电学中被认为涉及软件、不符合实用新型保护客体的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曾永珠 《世界发明》1998,(6):32-32,31
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以后,专利局审查员在实质审查过程中,首先要对与专利申请案有关的现有技术进行一定范围的检索。在检索的基础上,审查员将会向专和申请人发出实质审查意见通知书,在实质审查意见最知书中,审查员结合已经检索到的与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对该申请能否获得专利权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协同作用经常在专利申请或申请人答复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时被提及,而协同作用作为由《协同学》而引申出的概念,审查人员对其具体的实质含义的准确理解对建立协同作用与预料不到技术效果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协同学》中的协同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了协同作用与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为协同作用在专利审查中的考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答复审查意见时的救济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件发明从开始申请专利至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期间,是关系到这件专利申请是否能够授权以及授权范围大小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申请人(专利代理人)一般要针对审查意见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以克服原申请文件中的缺陷,争取尽快授权.  相似文献   

19.
分案申请制度为存在单一性缺陷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救济方式。申请人既可以主动提出分案申请,也可以依据审查员的审查意见被动提出分案申请,但无论申请人采用何种方式,分案申请的提出时机都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如果因分案申请存在单一性缺陷,申请人需要针对分案申请再次提出分案的,只要申请人能够提交审查员发出的指明了单一性缺陷的审查意见通知书或者分案通知书,再次分案的提出时机则不必依据原申请审核,由此可能产生分案滥用的现象。本文从分案申请的提出时机入手,对由此可能产生的分案滥用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并对相应的规定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中,审查员在检索不到评价通式化合物或组合物等产品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对比文件时,经常会要求申请人对通式化合物中的取代基进行过分严格的限制,或者对组合物中组分的种类、含量、粒径和比率等进行限定。针对这些情况,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述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的一些答复思路,期望能为申请人和代理人在分析或答复相关的审查意见时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