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当前标注MBD工艺信息的过程中存在手动操作步骤繁多、难以保证布局合理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加工特征进行MBD工艺信息的自动标注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了加工特征与MBD工艺模型上待标注MBD工艺信息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加工特征的MBD工艺信息模型,阐述了其相关的技术,包含加工特征识别与分组、加工特征父子关系、确定标注基准、加工特征定型信息生成、加工特征定位信息生成、MBD工艺信息冗余消除以及MBD工艺信息空间布局等一系列技术。基于数字化制造软件UG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加工特征的MBD工艺信息自动标注原型系统,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三维工序模型贯穿三维工艺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关键内容。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特征的工序模型创建方法中MBD思想的体现,探究工序模型创建中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基于特征的3D工序模型的创建,在是实现数字化表示的同时,深度融合自动化的思维,基于零件特征的信息的继承性,结合知识库辅助工具,自动生成刀轨并进行优化,更高效地建立3D工序模型。保证了从设计、工艺到制造的单一数据源,深入贯彻落实基于模型的定义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的有关内容,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通过总结模型三维表达方式以及基于XML的信息交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协同制造中MBD的应用,并展望了MBD在协同制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集成化的三维实体模型定义产品信息的三维模型工程定义,在基于逆向MBD的产品状态管理系统中,对航天器产品全数字化的生产设计及测试装配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MBD技术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对产品实做状态进行MBD的模型迭代式管理。本文所阐述的MBD各关键技术方案,为航天器产品全状态管理系统中的MBD技术的应用及开发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可 《中国科技信息》2013,(23):108-112
本文介绍了基于MBD技术的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仿真、规划及其应用.该应用使用DELMIA软件定制开发的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系统进行工艺仿真、工艺规划和三维AO编制,通过将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系统与现有PDM、ERP系统的集成来实现三维装配工艺从规划设计到生产现场的流转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史龍 《科技风》2011,(16):30
本文首先阐述了MBD的技术概念及内涵,分析了以MBD为依托的并行协同设计工作方法,明确了MBD技术条件下的并行协同设计流程。同时,分析归纳了产品并行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各类协同信息及衍生的成熟度设计概念,指出了基于MBD模型的协同产品信息定义模式。最后,详细描述了各类产品协同设计信息在MBD模型中通过属性与标注的具体表达方法,为实现产品协同设计提供了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强 《科技广场》2012,(10):29-31
本文介绍了基于模型设计(MBD)的定义和模型表达技术,论述了产品制作过程不同阶段与管理系统的联系方式。通过搭建数据管理模型框架,将模型数据分解为一系列子数据,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机加工艺规划总体方案。研究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加工工艺规划系统体系结构组成,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基于三维模型的工艺信息进行了建模。  相似文献   

9.
围绕目前机车设计中的效率低,更改繁琐等问题,本文研究了MBD技术原理,基于MBD技术研究了关联设计的原理,分析了关联设计中的骨架模型的定义,给出了基于MBD的机车关联设计过程,为机车的关联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可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企业生产任务分配过程中面临多种信息交互,致使生产任务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供应商协同生产任务分配方法。利用大数据在信息收集、转换、分析与可视化方面的优势,结合生产任务分配特点,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任务分配框架;给出了子任务集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胜任度的任务分配模型,实现了任务分配合理化目标。通过模型检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矿井安全生产物联网是煤矿智能化开采与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针对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监控管理子系统相互独立造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共享问题,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融合传输的智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共享模型。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设计目标、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以信息共享为突破点,从统一编码标识体系、融合无线传输和综合业务应用平台三个层面建立一体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共享模型,解决智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问题,为矿井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2.
MBD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飞机研制的工作模式,也给零件的加工制造及其检验带来了新的转变。简要介绍了基于MBD技术的并行的特点,结合西飞公司现行的制造模式分析了零件制造以及检验过程中存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BD技术的零件制造及其检验的新思路,并对新的制造及检验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室内装饰模拟布置过程中出现模拟情况不真实有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虚拟现实的室内装饰模拟布置方法。通过在室内装饰图像中平移一个小窗口对角点进行检测,依据Harris算子完成室内装饰物特征提取。以从摄像机或照相机中得到的图像信息为基础,求出三维环境下室内装饰的位置、形状等几何信息,依据上述信息建立室内装饰的三维几何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朱韶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7,33(19):126-127
为了解决异构系统的电子商务过程中流程信息的协同交互,本文探讨了本体论(PSL)和XML的技术特点,设计一个基于XML的流程描述元模型,在语义层次上通过PSL语义定义和映射规则来统一基于XML描述流程信息,实现了流程信息的协同交互。最后通过具体的采购过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及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从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信号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俯仰角压缩的阵列天线SAR三维成像算法,解决了阵列天线SAR中存在的距离单元徙动项的校正问题,从俯仰角压缩的角度分析了阵列天线SAR的三维成像原理.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信号模型和三维成像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CATIA平台上,三维模型附加属性手动添加工作繁琐、效率低下;同时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的过程成需要手动填写标题栏信息和明细栏信息,劳动强度繁重。为解决这上述问题,基于VB6.0编程语言和CATIA二次开发帮助文档V5Automation开发出"产品设计工具"应用程序,使用者利用该程序能快速地为三维模型添加附加属性以及自动创建工程图标题栏信息和明细栏信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具有不同空间参考基准的输电线路三维杆塔模型在虚拟地球中与多尺度影像、地形的精确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投影特征点和影像标定控制点库的三维模型自动配准方法,将复杂的三维杆塔模型投影在基准平面上完成对三维模型特征点的提取,基于数字正射影像进行控制点标定建立特征控制点库,并利用过渡坐标系构建基准统一的虚拟地球可视化环境,完成三维杆塔模型的与虚拟地球中影像、地形的精确配准。最后基于上述方法在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NSCGlobe中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监测等特点,在矿山及山体滑坡、桥梁沉降、地震形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基SAR图像与上述领域中地形数据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是系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关键技术.本文建立地基SAR系统与地形数据的关系模型及地基SAR系统与雷达图像的关系模型,提出基于距离向和方位向条件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分析几何映射三维匹配过程的误差特性.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及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多维度、多元化和基于人际关系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对社交网络传播模型研究中缺少实例验证和用户层次分类的问题进行补充分析和证明。通过调查收集"平江火电厂重启事件"中公众对火电项目的态度变化数据,对政府相关宣传内容的传播过程、方式和效果进行归纳总结;采取K-Means方式对抽样的数据节点进行分类,构建以节点传播能力为划分标准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分析模型中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特征及权重关系。研究表明:(1)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更能真实地体现社交网络中信息传递的特点;(2)意见领袖层节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其网络影响程度约为普通群众的4倍(意见领袖节点的平均权重为2.6,普通群众节点的平均权重为0.6);(3)用户网络地位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政府在提高公众支持度的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仍然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难点,信息传递的方向、节点出度和入度都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苏鸿  叶波  奉明芳  刘杨 《大众科技》2008,(8):191-193
文章针对科技信息项目特性,面向问题求解过程提出了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知识管理模型,并采用基于.NET的Web数据库开发技术构造了科技信息项目知识管理系统,介绍了一个系统典型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