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TAITherm软件和Starccm+软件完成了电池包的热模型和流体模型的耦合仿真。运用TAITherm中已建立的热模型,定义热相关的边界条件并进行电池包内部热分析;运用Starccm+已建立的流体模型,选择乙二醇水溶液为冷却液,在初始温度为25℃、进口质量流量为0.18 kg·s~(-1)的边界条件下进行液冷板内部流体的对流换热分析;热-流耦合仿真后根据仿真结果对液冷板的U型处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液冷板原结构的U型处冷却液流动紊乱,造成较大压降;在液冷板U型处增加一定数量的导流柱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冷板内导流结构可有效改善冷却液流动方向,达到了降低压降和增强换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电动车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系统和实际测试系统。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波形符合理论分析,系统能平稳运行,并具有较好的静、动态特性,电机能够运行在良好的启动特性和速度跟踪特性上。  相似文献   

3.
刘海涛  姬安召  黄华 《内江科技》2011,32(3):23+43-23,43
在计算井底流压的过程中,采用微元分析法,从井口到井底分成多个微元,针对每个微元具有不同温度,压力变化范围,采用不同的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模型,并对高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进行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的校正进而较准确的求取天然气的偏差系数;同时考虑到每个微元摩阻系数,气体密度及气体粘度随井深的变化,求得井底静压和流压的数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止回阀存在高开启压力和高流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微流阻、微开启压力的止回阀。依据CAD设计图,对阀门开启压力和流阻进行了理论计算。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分析阀门分别处于75°、40°、10°工况时的压力云图,计算出每个工况下的流量系数。结果表明,设计的阀门开启压力小、流阻系数小、流量系数大、通流能力好,能有效减小流体系统中总输送泵的能耗,达到了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将颗粒阻尼和双层隔振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颗粒阻尼双层隔振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得到的系统固有频率,验证了实验装置的正确性;实验测量不同外界激励的上层机组加速度信号,运用时域信号衰减法对比分析了系统阻尼随各主要参数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并拟合了阻尼比公式;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仿真,验证了所拟合阻尼比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加固计算机正朝着小型化、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液冷散热在计算机热设计中的需求越来越必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液冷技术的研究发展情况,通过对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工程应用中液冷散热设计的三大要素,并详细介绍了液冷机葙、模块的结构设计,液冷系统的测试技术,为下一代加固计算机环境适应性技术,特别是高效散热技术以及液冷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核电汽轮机组在正常运行期间机组出力变化的原因,根据汽轮发电机组微增出力计算原理,分析汽轮机低压缸数量对机组出力随背压变化曲线的影响。根据微增出力计算结果,低压缸三缸结构时机组出力随背压变化量较大。由于机组背压随海水温度变化而改变,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机组出力将随海水温度正常波动。同时,根据汽轮机热力系统特性,分析了阀门内漏、机组额外用汽对汽轮机出力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值仿真计算理论,提出了一套动力舱通风冷却与排气系统一体化设计计算分析方法,针对直8某型机动力舱超温问题,计算分析研究了动力舱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排气混合管和发动机尾喷管的搭接区存在回流,该回流现象将热气带回动力舱,导致动力舱温度超限。针对此问题,结合引射机理提出了改进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引射间隙和搭接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排气混合管安装角度和加长长度,能明显降低动力舱环境温度和壁面温度。且改进方案在机上实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Polyswitch自复过流保护开关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及其开关动作速度和恢复时间的特性。列举了该器件的实际应用领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杨梅果实的力学特性及其贮藏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实的力学特性是设计收获、分级和加工系统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主要对不同成熟度的杨梅果实的力学特性及其在贮藏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借用弹塑性力学的赫芝理论对果实的力-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最后还建立了贮藏过程中屈服力随贮藏时间变化的不同阶段的回归方程,可用于预测在相应贮藏条件下的杨梅果实的屈应力,为改善杨梅果实的贮运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多齿型结构面,但对于双齿型结构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为了探究双齿型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因素和规律,首先对比了单轴压缩试验结果与颗粒流计算结果,得到了较准确的细观参数,然后基于该细观参数和颗粒流程序建立了不同法向应力、齿高和齿距的颗粒流直剪试验数值模型,并从峰值抗剪强度和峰值摩擦角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峰值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齿高皆呈现出正相关;峰值抗剪强度随齿距的增大而减小;峰值摩擦角随着法向应力和齿距的增大而减小;峰值摩擦角随齿高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灌浆廊道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非稳定温度场与应力场的仿真计算,研究了外界气温条件变化和水化热释放、混凝土应力状态等随龄期及分层浇筑对结构温度和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温控防裂措施,重点研究低温天气施工时保温层对表面特征点应力的影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一种成熟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系统主要部件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的数学模型,并通过TRNSYS瞬态模拟软件对该系统的进行了仿真,探究了当集热器面积,水箱容积和集热器安装倾角发生变化时水箱出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箱出水温度随着集热器面积的增加和水箱容积的减小而逐渐增加,但集热器倾角的变化对水箱出水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冯亮 《科技通报》2023,(12):42-45+61
直流电流测量装置是直流输电系统中测量电压和电流的重要设备。为有效甄别直流测量装置的阶跃响应特性,提高电流波形控制水平,研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测量装置阶跃响应试验电源关键技术。本文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测量装置阶跃响应试验电源的关键指标,根据电路结构研究阶跃试验用电流源的技术方案,通过电路结构与多级LC回路基本原理,计算影响电流源的关键参数,设计波形控制技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上升时间<10μs,脉宽≥5 ms,最大过冲<5%,趋稳时间<100μs,可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实现陡前沿、长脉宽、高幅值的电流输出。  相似文献   

15.
谢嘉敏  杨其华  张若玙 《科技通报》2019,35(1):213-217,223
建立城市燃气PE管网核心部件流阻模型和网路结构分析模型;建立管网运行参数理论分析模型和泄漏检测分析、漏点定位分析模型;利用管道仿真软件PipelineStudio进行管网运行的动态仿真,研究管网不同工况下的泄漏规律,验证相关分析判漏和压差法漏点定位的可行性,评估了泄漏检测方法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研究注水管柱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及工况发生变化时所引起注水管柱温度的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不稳定温度场热传导原理,采用空间真三维模型分析了入井液体或井内中的液体返出过程中携带热量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注水管柱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为开发注水管柱力学分析仿真软件计算注水管柱温度分布及温度的变化量奠定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试验技术相结合,研究了轿车扭杆梁式后桥的结构强度特性。首先建立了后桥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获得结构应力应变的分布特性,之后对后桥完成台架加载试验并获得关键位置处的应变特性,最后根据有限元计算值和试验结果评价后桥的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18.
随机信号在理论上分为稳态信号和非稳态信号两大类,稳态信号是指统计特性随时间变不变化的随机信号,反之,非稳态信号则是指统计特性随时间变化的随机信号,其包含丰富地待测目标地信息量。如何准确获取舰船非稳态噪声特征至关重要,常规的稳态信号处理方法显然不适用,因此,本文基于短时Fourier变换理论,开展舰船非稳态噪声特征提取方法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取出非稳态噪声特征;通过实船非稳态噪声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快捷、有效地给出舰船非稳态噪声地特征及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科技学术期刊稿流的系统特征及其参数指标的概念,验证了期刊稿流到达的简单流特性、时间间隔的负指数分布、稿流在系统内停留时间的数学期望、状态概率和刊出时滞的偏态分布,并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及其标准模型,对期刊的稿流概率密度和时间概率密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稿流系统各项指标计算的若干重要关系式。深入研究稿流问题,对期刊编辑都各项流程的改革、编辑部编辑行为和作者投稿行为的调整以及期刊评价的新的方法体系的形成,均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宣仲义 《科技通报》2012,(1):117-121
柴油机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是电控柴油机控制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本文应用实验分析和系统辨识的方法,以YC4D130电控柴油机台架试验为基础构建了发动机模型,并结合理论建模的方法,进一步构建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经过试验车辆数据和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的对比,证实该模型可有效模拟车辆的行驶性能及换档过程,为柴油机控制策略的整车功能分析研究和设计验证提供了可靠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