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摄像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光影的艺术.在电视摄像中,光能影响被摄体再现的形状、影调、色彩、空间感以及美感、真实感.对于电视摄像来说,最常用的有三种光:自然光、演播室灯光和人物专访用光.在一般情况下光线分为三种:顺光、侧光、逆光.这三种基本光线各自有着不同的要求,摄像师运用不同光线来表现拍摄对象,根据笔者多年的拍摄经验,论述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摄像用光.  相似文献   

2.
说到摄影摄像我们先要讲讲"光",简单的说,摄影摄像就是捕捉光,捕捉得好,所产生的照片效果就好。本文探讨了对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线应用进行了概述,进而分析了摄影摄像中的光线类型,并从白色反光板对摄影摄像布光、闪光灯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闪光灯结合现场光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摄影摄像中的光线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刘非 《记者摇篮》2015,(2):46-47
如果没有光,那么就没有影。光和影,是相辅相成的。理解上面的两句话不难。摄像就是拿光与影勾勒画卷。摄像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光影的艺术。在电视摄像中,光能影响被摄体再现的形状、影调、色彩、空间感以及美感、真实感。对于电视摄像来说,最常用的有三种光:自然光、演播室灯光和人物专访用光。在一般情况下光线分为三种:顺光、侧光、逆光。光线是摄像师强有力的工具,摄像师可以利用它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形象。那么作为一个摄像师如何利用光线使我们的画面更加充满视觉张力,更加富有美感?自然光的主要光源是太阳。随着季节、气候、地理条  相似文献   

4.
摄影是用光作画,描绘山河、塑造人物。以下从四个方面谈点认识。一、光表现被摄对象的外部特征客观世界的景物,各有其外貌,在光线的作用下显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对比,构成各种可视的各不相同的轮廓形态。作为摄影,要把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反映到画面上,只有靠光线作用景物所产生的色彩对比和明暗对比,并通过科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黑白摄影中,本来色彩对比鲜明的被摄体,都被变成明暗差别不大的灰色影调.由于有色滤光镜能把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被摄体变成浅灰色,把其它颜色的被摄体变成深灰色,因此如果使用了滤光镜,会加强照片画面上的这些灰色彩调所显示出的具有深浅不同的反差和层次.  相似文献   

6.
徐铭 《新闻前哨》2020,(1):90-91
人们常说:摄影无非就是光和影的艺术。的确如此,在摄影技术两大要素中,除了构图,应该就是用光了。一部优秀的摄影作品,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在光线造型上应该是成功的,用光是能为表现主体添彩的。如何利用光和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光源无非就是自然光(太阳光)和人工光(灯光器材),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的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按光源和被摄体及摄影机之间的位置(光位)不同,一般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等。  相似文献   

7.
电视台的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视节目的质量,摄影光线的调节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摄影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电视台摄像光线的运用技术也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光影会根据户外自然光的实际情况进行变换,虽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当光线投射到物体上时会产生反射以及折射等情况,导致对光影的变化很难进行精准的把握。基于此,本文对电视台摄像光线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电视节目可以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精致、优美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曝光控制是摄像师在摄像时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只有掌握好曝光控制技术,才能拍摄出影像清晰、影调丰富、色彩艳丽的完美画面。本文介绍了曝光控制概念、摄像机的动态范围、伽玛特性、自动光圈的工作原理和数字摄像机的常用曝光功能;叙述了控制场景的亮度、调整被摄体的色彩反差、确定光圈值、滤光镜的使用及摄像菜单的设置和评价曝光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是形象化的新闻。新闻摄影工作者拍摄的图片形象,不是简单的用相机进行机械的记录,而是包含了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感情,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也就是艺术的美感。新闻摄影与艺术摄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为什么环境亮度是影响摄影曝光的因素?我们在采访摄影或旅游摄影中,假使忽视了现场(环境)亮度这个重要因素,曝光要出错.被摄体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空间,它会受到周围物体反射出来光线照射的影响.由于反射光的强弱不同,因此会使被摄体的亮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比如在泥地和雪中拍摄人物逆光照,因泥地反射光线少,雪的反射光线很强,所以后者的曝光时间至少可以缩短1/2.又如在晴天的阔叶树丛中摄影,比在一般广场上的摄影,曝光量要相差10—15倍以上.因为密密层层的阔树叶,不但遮挡住了阳光,而且吸收了对胶卷乳剂最敏感的紫兰色光,因此在户外阔叶树丛中摄影的光线,比一般室内光  相似文献   

11.
抓拍──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吴建抓拍的方法,有人又称之为不干涉对象摄影。它是指拍摄者在拍摄新闻照片时不干涉被摄对象,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充分利用现场光线,让被摄对象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去捕捉抓取其富有个性的典型瞬间形象。抓拍的特征有三个:一是不干...  相似文献   

12.
构图这个名称,还源于西方美术,学习西画,这是一门课程,叫做构图。在中国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摄影摄像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在摄影界习惯叫法是"取景",摄像构图就是结构画面,指摄像师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摄对象以及摄像的各种造型元素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画面形式的创作活动。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拍摄时,取景框内远、中、近充满各种景物,有我们需要的、有不需要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本质的、有现象的,这些东西全部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创作主题进行适当的取舍,把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从画面中减去,从杂乱无章的缤纷世界中,提取你所需要的摄像元素。  相似文献   

13.
在确立了电视摄像拍摄主题和研究了被摄对象之后,摆在电视摄像记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根据不同现场环境,被摄主体在空间所占有的位置,来选择既能突出电视画面特点,又能创造出具有一定电视艺术价值画面作品的最佳位置。选好位置,摆好电视摄像机机位,寻找出理想的适合电视画面透视规律的摄像角度,才能完整地安排电视画面构图,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拍摄工作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即在一个场景中,可以找出无数个摄像角度。而随着摄像角度的不断改变,被拍摄对象会显示出不同的神韵,或表达出不同的寓意,这就是摄像角度对画面构图的影响。"摄像角度"指的是摄像机镜头的位置和拍摄对象之间形成的那个虚拟的夹角。从被拍摄对象来讲,它朝向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摄影构图,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基本构成尽可能完美的画面,以突出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对新闻摄影来说,就是当人们发现了新闻线索,确定了要表现的新闻主题后,思考如何把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表现出来的过程。新闻主体放在哪里,大小比例如何,光线、色彩如何处理,从什么角度去拍摄等,这一系列的考虑就是新闻摄影构图。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影视广告作品创作的时候,应该掌握其中摄影技巧,并且将这些技巧加以及时运用,才能够创作出成功的影视广告作品。本文将从影视广告的构图、色彩以及光线这三种摄影技巧来进行论述,以此浅谈影视广告作品的摄影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电视的发展对摄像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一名优秀的电视摄像记者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眼光,而这些想法和眼光是通过色彩、光线、构图来表达的。摄像记者对人、对生活、对所有事物的理解都包含在这里边,通过电视画面传达给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18.
电视摄像的造型手段主要包括画面景别、画面构图形式(光线,色彩,影调度)、拍摄角度、画面运动和画面长短等。  相似文献   

19.
巧用阴影     
摄影是“用光来绘画”,因此,由光线照射而造就的阴影,自然也就成为摄影的一个重要因素。 照片画面中被摄主体的阴影虽源于物体的原形,但其细节层次已大为改观,只剩下一个鲜明的外表轮廓,而且在光线的作用下,往往会出现夸张和变形,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别具一番韵昧。像附图,就是个好例子。  相似文献   

20.
所谓摄像就是指通过摄影机来摄取景物和影像的过程。摄影就是借助光线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所进行的视觉记录或是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在演播厅进行摄像与拍摄的过程中,则要注意许多细节,为提高演播厅拍摄的画面质量,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拍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