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工作中蕴含着丰富的辨证哲理。作为班主任,如果能自觉的运用哲学思想指导工作,开展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内外因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的根据,内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是整个教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以这个观点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十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得良好的教学效应.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现介绍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等待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把他们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哲学上讲:"事情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入手,才会事半功倍,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学困生是指具备正常的学习智能,但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形成英语学习障碍,从而达不到课程标准和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一、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农村英语学  相似文献   

7.
试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时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在个人成长中要正确处理主观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要用内因、外因结合的观点观察和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却是极其复杂的,应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黑格尔在阐述绝对观念的辩证发展时,曾“猜测”到: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恩格斯非常赞赏黑格尔上述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可见,恩格斯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高二教材哲学常识中 ,对于什么是主要矛盾 ,什么是内因外因 ,课本讲解得非常清楚 ,但主要矛盾和内因外因之间的关系怎样 ,主要矛盾存在于什么地方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否就是主要矛盾等问题 ,许多学生并不明白 ,更有甚者 ,错误地把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同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笔者认为 ,要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主要矛盾一定存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之中唯物辩证法在谈到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认为 ,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事物…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陈哲中学哲学常识课本在阐明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指出:1.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2.事物的内部矛盾为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为外因,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3.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  相似文献   

11.
内外因关系的传统观点既没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外因关系的基本思想,也未能很好地吸收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因而造成重视内因而忽视外因的片面性。本文提出了内外因关系和作用的新见解:一、内因和外因都可以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二、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内因和外因互相通过对方起作用。重新认识内外因关系和作用,全面理解事物之间以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过去忽视外因的倾向,树立科学的联系观,既重视内因又重视外因,这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内因”“外因”的含义《课程标准》要求“识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学生在回答概念的含义时却又容易出错。当问什么是内因时,学生常常答成“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这就把内因的作用与内因的含义混为一谈了。对什么是外因的回答,也存在类似...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内因、外因的含义;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就自己所熟悉的问题,以及个人成长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并发表富有哲理的见解。3.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个人成长进步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国家的繁荣富强主要靠本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我们青少年要在优越的环境下立志成长,发愤努力,为祖国的腾飞贡献青春。[教学重点]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教学难…  相似文献   

14.
学案教学     
杨占芳 《中国教师》2009,(Z2):443-443
<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更新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此新一轮基础教  相似文献   

15.
蒋寿荣 《新高考》2009,(9):30-32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次要矛盾;考察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来研究、分析,否则都是片面的、有缺陷的.解答数学问题同样如  相似文献   

16.
曹晖 《文教资料》2015,(4):73-74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院校现状的解决青年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道路,就得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着手,内外兼修、立体构建解决方案,让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从而真正为解决这个长久的困难问题作出实际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采草药》(高中语文第三册《(梦溪笔谈)两则》之一)一文预习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采草药》主要从‘内因’(草药使用的部位不同)和‘外因’(草药生长的‘土气’‘天时’不同)两个角度来否定古法,阐明观点。”这一段话读来令人费解,原因如下: 提示中内因、外因之说,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学知识。内因,指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指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在原因,即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内因和外因是影响同一事物发展的相对应的两个方面。而草药使用的部位和草药生长的“土气”“天时”,两者缺乏内容上的同一性,并不构成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此其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内因、外因的含义;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就自己所熟悉的问题,以及个人成长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并发表富有哲理的见解.3.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个人成长进步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国家的繁荣富强主要靠本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我们青少年要在优越的环境下立志成长,发愤努力,为祖国的腾飞贡献青春.  相似文献   

19.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效果必须抓住学习内驱力这一内因。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学习倦怠调查入手,分析影响学习内驱力形成的因素,探索学习内驱力培育的模式:启发自觉,浸润熏染,创造表现机会,合理评价,指导结果归因。  相似文献   

20.
一、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在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 1.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在训练中的地位 在舞蹈训练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着训练的效果.而主体意识的发挥,取决于"事物的内因决定外因,内因受外因的影响"这一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